趙圓看佟小麥這一臉茫然的樣子,解釋道:“所謂的借款式詐騙,顧名思義,是指以“借款”為名,行“詐騙”之實的行為。”
“也就是說借款人從一開始就沒有還款意願,虛構借款用途、隱瞞真實身份或財務狀況,騙取款項後用於揮霍、還債或直接失聯。”
佟小麥坐在那裡,仿佛被一道無聲的閃電劈中。
佟小麥的世界隻剩下趙圓那句“借款式詐騙”在腦海裡瘋狂炸開。
她是一名醫生,一個每天都需要冷靜判斷、分析病症、基於證據下結論的專業的、高智商的人。
她習慣了掌控和邏輯,可現在,她發現自己過去這些日子裡所有的判斷力、所有的邏輯,在唐夢玲麵前都像個被隨意玩弄的笑話。
震驚的堅冰碎裂後,底下翻湧上來的是被背叛的劇痛、是積蓄被掏空的心慌。
佟小麥感到一陣劇烈的反胃,不是因為他接觸過的任何醫學場景,而是因為人性竟能卑劣至此。
她想起自己一次次省吃儉用,想起因為把錢借出去而推遲的買房計劃,想起每次催款後自己反而湧起的愧疚感……
這一刻,他作為醫生的冷靜外殼徹底碎裂,露出了裡麵那個被騙得一無所有、信念崩塌的、赤裸裸的受害者。
其實,像唐夢玲這種借款理由,是借款式詐騙的常見手段。
畢竟像“癌症”、“撞死人”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利用了出借人的同情心和急迫感,讓人來不及深思和核實。
這些事都發生在借款人的家庭內部、非常好的朋友之間,或生意內部,一個外人很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麵對這樣親密的關係,出借人也常常覺得“不好意思”去深入核實這些理由到底是不是真的,騙子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壁壘去行騙。
反正像是“家人重病”、“生意周轉”、“突發官司”基本上就是詐騙劇本裡的“老三樣”。
說是詐騙罪,但法律規定是法律規定,有時候到了實務中就又不是那麼回事了。
對此,熊星星她們幾個在以前的辦案過程中深有體會。
像是這種借款式詐騙,即便是屬於刑案範疇,有些時候因為有借條,或者有借款的信息往來,受害者去報案警方有時候也不會立案。
即便是律師去幫忙申請立案,也是要各種扯。
因為詐騙罪,核心在於行為人主觀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並實施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
關鍵在於“借錢的時候就沒想還”。
這屬於刑法調整的範疇,立案門檻高,需要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
而且是民事借貸的強證據,但在刑事立案中,它有時反而會成為障礙。
借條強化了民事糾紛的表象,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子,往往會配合地打下借條,這讓整個行為看起來更像一場合法的借貸。
警方一看有借條,第一反應往往是“有憑有據,去法院起訴吧”。
騙子可以利用借條進行抗辯,即使到了公安局,騙子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騙,我打了借條的呀!我隻是現在沒錢還,這頂多是民事糾紛。”
在這種情況下,警方很難采取強製措施。
……
喜歡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請大家收藏:()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