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愣了愣:“回殿下,罪臣不知!”
郭宗訓挑了挑眉:“是不知還是不想說?”
趙匡胤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
郭宗訓笑道:“如果你說得好,讓你與你家人見上一麵,也不是沒有可能……”
趙匡胤不由地皺了皺眉:
又來了!
又是這句話,三年來他已經聽郭宗訓說過無數次這句話了。
讓他當老師給軍師院校的學生上課時,是這麼說的。
讓他將這些年訓練、作戰心得寫成教材時,也是這麼說的。
甚至讓他當著那麼多將領的麵,自述他是如何在陛下眼皮子底下結義,如何拉攏人,如何發動兵變時,更是這麼說的。
可每一次,他都沒有見到他的家人,偶爾隻有家人寫的書信給他,內容也無非是家人都很好,讓他好好改造,好好給太子做事。
筆跡倒是家人的筆跡不假,可這內容擺明了就是太子郭宗訓的意思!
但沒辦法啊!
母親、妻子、兒女、弟弟都在太子手上,甚至這三年來,自己完全不知道家人在什麼地方。
如今自己也沒得選了,不是嗎?
說實在的,這三年遭受的欺辱,以他以前的個性,早就自儘了!
士可殺不可辱!
可問題是,太子說了,若他敢自殺,他的家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他很清楚,太子是絕對能做出這些事的。
彆看他年紀小,隻有十歲,但他的手段自己已經見識過了。
憋屈嗎?
恥辱嗎?
當然!
可當初既然選擇為了家人主動投降,又怎能半途而廢了,活著至少還有與家人重見的機會不是嗎?
所以即便知道太子會再一次戲耍自己,他也不得不老老實實配合。
於是恭恭敬敬地說道:“殿下,南平武平從來都不是問題!”
“可問題在於與其相鄰的西蜀與江南國。”
“如果罪臣沒猜錯的話,殿下此次應該不隻是為了拿下南平與武平吧?”
郭宗訓微微勾了勾嘴:
不愧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太祖啊!
見郭宗訓沒有說話,趙匡胤繼續道真:“罪臣知道,殿下誌在天下,此次出征定是想借此機會平定南方。”
“但還是太急了!”
“雖然殿下這三年的改革的確讓大周的實力再上了一個台階,但大周四麵環敵,早已是周圍各個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
“所以,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很難一口氣平定南方!”
“彆的且不說,僅是那江南國,三年前就有差不多十五萬的兵力,這三年過去隻會更多……”
“而大周雖然兵力遠超十五萬,可還要分兵防守北方遼國、偽漢等勢力,若貿然舉國之力南征,其他勢力肯定會蠢蠢欲動,到時若他們聯合起來,大周可就危險……”
正說著,郭宗訓突然打斷道:“夠了!”
“本宮不是來聽你說不可能的!”
趙匡胤愣了愣,無奈地搖了搖頭。
該說不說,他說的話是發自肺腑地站在大周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
他很清楚太子郭宗訓的野心,但在他看來,太子縱然天縱奇才,這三年來更是讓整個大周煥然一新,特彆是對禁軍的整頓!
但太子終究是太年輕了,年輕人就是容易著急……
可他並不知道,剛開始和他一樣覺得南征太著急的大周皇帝郭榮,在看到郭宗訓的那份戰略圖後,卻已經改變了看法。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郭宗訓當然明白他是真的在為大周考慮。
曆史上趙家兄弟二人花了整整十九年才基本完成統一,甚至連燕雲十六州與越南都沒有拿下。
可在郭宗訓看來,十九年太長了!
十九年,老爹真的能活到那一天嗎?
十九年,失地的百姓還要遭受多少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