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雲立和另外兩位同學被邀請到學校的會議室,會議室裡布置得簡潔而莊重,一張橢圓形的會議桌占據了房間的中心位置。同學們正小聲交談著,對即將到來的座談會充滿期待。不一會兒,陳國誌在校長的陪同下走進了會議室。陳國誌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深色西裝,顯得格外精神,他麵帶微笑,從容地走到會議桌最中間的位置坐下。
校長站在一旁,清了清嗓子,開始主持座談會。他先是詳細地介紹了學校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包括教學成果、校園建設等方麵的成就,然後又向陳國誌介紹了三位學生代表。陳國誌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示意。
輪到陳國誌發言了,他站起身,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微笑著說道:“非常榮幸能夠回到母校參加這次活動,看到母校如今的發展,我深感欣慰。你們都是母校的未來棟梁,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將來為母校爭光,為江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下來是討論環節,前麵兩位同學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紛紛舉手提問。第一位同學迫不及待地問道:“陳學長,您設立的勵誌獎學金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請問您設立這個獎學金的初衷是什麼呢?”陳國誌微微思考了一下,認真地回答道:“我設立這個獎學金,是希望能夠激勵更多像你們一樣有夢想、有追求的同學。我深知在求學路上,經濟因素可能會成為一些同學前進的阻礙,希望這筆獎學金能為你們減輕負擔,讓你們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也希望你們能將這份關愛傳遞下去,在未來有能力的時候,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第二位同學緊接著問道:“陳學長,您在學業和事業上都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能不能分享一些獨特的學習方法,讓我們也能從中受益呢?”陳國誌露出自信的笑容,說道:“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強烈的自律性。製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另外,要善於總結歸納,舉一反三,多思考、多實踐。而且,保持好奇心,不斷探索新的知識領域,這會讓你們在學習中發現更多的樂趣。”
終於輪到顧雲立提問了,他深吸一口氣,問道:“陳學長,我想請教您怎麼看待親情呢?”陳國誌微微一愣,似乎這個問題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沉思片刻後說道:“親情對我來說,其實是比較模糊的概念。因為我從小就離家在外,身邊的親人很少,很多事情都隻能靠自己。所以,我也很想請教你,在你看來,親情應該如何理解呢?”
顧雲立看著陳國誌,認真地說:“如果您的至親生病了,您願不願意儘全力幫助他呢?”陳國誌聽後,臉上露出猶豫的神情,沒有立刻回答。顧雲立見狀,接著問道:“您知道王樂遠是誰嗎?不認識也沒關係,我隻是隨便問問。”陳國誌一臉疑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我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他是你的什麼朋友嗎?”這時,會議室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
校長察覺到了異樣,趕忙出來協調,笑著說:“顧雲立是我們學校的優秀班長,他平時非常重視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這次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向優秀校友學習一下您的家庭觀。”
座談結束後,顧雲立心情沉重地走回教室。葉子明、唐青青和童世婷早已在教室門口焦急地等待著。看到顧雲立回來,他們立刻圍了過來。葉子明急切地問道:“雲立,怎麼樣?陳國誌和王樂遠有關係嗎?”顧雲立沮喪地搖搖頭,無奈地說:“他根本就不認識王樂遠,看來是我們想多了。”幾人聽了,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沒了興趣,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臉上滿是失落的表情。童世婷歎了口氣,趴在桌子上,心裡也突然想著王樂遠的病情,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能幫到他。唐青青也坐在座位上,望著窗外發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葉子明則坐在那裡,不停地轉著手中的筆,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陳國誌校友訪問團一行在校長的帶領下,來到校史館參觀。校史館裡陳列著學校多年來的曆史變遷和輝煌成就,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都承載著學校的記憶。
校長一邊走,一邊為陳國誌詳細講解著校史館裡的每一件展品。陳國誌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地和校長分享著自己當年在學校的一些回憶。他興致勃勃地說:“校長,我記得以前學校舉辦的田徑比賽,我還參加過400米項目呢,當時跑了個第三名。”校長笑著回應:“沒錯,你那時候在體育方麵就很出色,還有奧數競賽,你可是為學校拿了不少榮譽啊。”
提到籃球比賽時,校長上下打量了一下陳國誌,感慨地說:“說起來,你真的和之前我們籃球隊的隊長有幾分相似呢。”說完,校長又想起剛剛座談會上顧雲立說的話,不禁若有所思。陳國誌笑了笑說:“哈哈,以前上學的時候,也就是隨便玩玩,沒太認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繼續參觀,走到展館的儘頭,一個巨大的龍騰木雕映入眼簾。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先生看到後,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興奮地讚歎道:“哇,這可真是絕世的佳作呀!這木雕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校長自豪地介紹道:“這是我們江城的木雕,是江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國都很有名呢。”陳國誌走到老先生身邊,說道:“老熊,這個木雕我從小就見得多了,感興趣的話,我們到時上街上去看看,還有好多這樣精美的木雕呢。”老先生欣然點頭,同時他伸手從西裝夾層裡掏出一張名片,上麵赫然寫著“唐大庭”三個字,他看著名片,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在學校舉行完基金項目掛牌和捐贈儀式之後,陳國誌一行來到校門口。校長熱情地和陳國誌握手告彆,說道:“陳先生,非常感謝您對母校的支持和幫助,希望您以後能多多回來指導工作。”陳國誌連忙回應道:“校長您太客氣了,這裡是我的母校,是我的根基,有空我一定會常回來看看的。”隨後,陳國誌一行登上車,緩緩離開了學校。
陳國誌坐在車上,望著窗外江城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感慨萬分。他對司機說:“江城的變化可真大啊,我都快認不出來了。”這時,坐在一旁的熊先生開口道:“陳老弟,我想去見一個老朋友,不知道方不方便?”陳國誌有些驚訝,問道:“您在江城認識人?我怎麼從來沒聽您說過呢?”熊先生笑了笑,說道:“當然認識啦,雖然認識不久,但是我們很聊得來。”說著,他把唐大庭的名片遞給陳國誌。陳國誌看了看名片上的地址,眼睛一亮,說道:“這個地方我熟,是我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於是,他吩咐司機朝著木雕車間的方向駛去。
車子很快就到了地方,熊先生站在葉兆康的木雕車間門口,心情格外激動。陳國誌也下了車,拍了拍熊先生的肩膀,示意道:“老熊,您去吧,我在這附近走走,找找回憶。”熊先生禮貌地點點頭,然後走到車間門口,輕輕敲門,問道:“有人在嗎?”
葉兆康因為之前沒等到熊先生,心裡正不耐煩呢,聽到敲門聲,沒好氣地問道:“誰啊?”他走到門口,看到熊先生的那一刻,頓時目瞪口呆,結結巴巴地說:“熊,熊先生!您怎麼自己來了?快快快請進請進。”葉兆康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他一邊熱情地招呼著,一邊朝著屋裡喊道:“鄧溶,鄧溶,快來,熊先生來了!”鄧溶聽到聲音,急忙從裡屋走出來,也熱情地招呼著熊先生,並開始向他介紹工廠裡的各種木雕作品。
葉兆康趁著這個間隙,趕緊掏出手機給唐大庭打電話。此時,唐大庭正在家裡的沙發上打盹,迷迷糊糊中聽到手機鈴聲響起。他接起電話,葉兆康興奮地喊道:“師兄,熊先生來了!”唐大庭一時沒反應過來,迷迷糊糊地問道:“誰來了?”葉兆康又大聲重複了一遍:“熊先生!”唐大庭這才清醒過來,連忙說道:“好好好,知道了。”他趕緊從沙發上站起來,一邊穿衣服,一邊打電話給司機張師傅,讓他馬上送自己去木雕車間。
陳國誌沿著車間旁邊的小道,緩緩走向江邊。江風拂麵,帶著絲絲涼意,他的思緒也隨之飄遠。不一會兒,他來到了江邊的一棟老居民樓下麵,這裡曾經是他的家。他望著這棟略顯破舊的居民樓,心中五味雜陳。
他走上居民樓,樓道裡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他走到一戶門前,停了下來,手有些顫抖地敲了敲門,然而,並沒有人回答。他輕輕歎了口氣,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多年前的畫麵:父親和原配妻子滿臉怒容,將他和母親趕出家門,母親哭著拉著他,一步三回頭。當時的他,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委屈,發誓再也不想見到父親。如今,看著這扇緊閉的門,房子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住了,可想而知父親可能早就不在了。
他無奈地走下樓,來到樓下廢棄的羽毛球場。看著那破舊的球網和斑駁的地麵,他又想起了小時候和同父異母的哥哥在這裡玩耍的情形。那時的他們,天真無邪,一起追逐著羽毛球,笑聲在這個小小的場地上回蕩。他蹲下身子,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嘴裡喃喃自語:“哥,我還能見到你嗎?自從離開這裡,我們就失去了聯係,也不知道你現在還在不在江城,我好想你啊。”
另一邊,唐大庭心急火燎地趕到了木雕車間門口。他一下車,就立刻衝了進去。看到熊先生後,他激動地走上前去,又是握手又是噓寒問暖:“熊先生,您可算來了,怎麼也不提前告訴我一聲,我好去迎接您呀。”熊先生笑著解釋道:“不好意思啊,唐總,我剛好蹭了朋友的車來江城,所以就遲了一點。”唐大庭連忙擺手說:“沒關係沒關係,您能來就好。”說完,他帶著熊先生在車間裡參觀起來。
唐大庭一邊走,一邊介紹著車間裡的各種木雕工藝和作品:“熊先生,您看這個木雕,是我們葉師傅精心雕刻的,采用的是傳統的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釘子,全靠精湛的手藝拚接而成。還有這個,是我們新設計的係列,融合了現代元素和江城的文化特色,很受市場歡迎。”熊先生一邊聽,一邊點頭稱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唐大庭突然問道:“熊先生,您的那位朋友呢?請進來坐一下呀。”熊先生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哎呀,我把陳老弟晾在外麵太久了。”於是,他急忙出去找陳國誌。此時,陳國誌也剛好從江邊的老房子走了回來,看到熊先生在門口揮手,便快步走了過去。
陳國誌被請進了木雕車間,唐大庭熱情地招呼著他,心裡卻暗自嘀咕:“這人怎麼這麼眼熟呀?”幾人在車間裡坐下,開始聊天。唐大庭感慨地說:“陳先生,我之前一直在上海發展,後來因為對家鄉的情結,就回到了江城。”陳國誌聽後,誇讚道:“唐總,您這是為家鄉做貢獻啊,了不起。”唐大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哪裡哪裡,隻是想為家鄉出份力。”
就在幾人聊得正歡的時候,植淑芳提著一些食材走進了車間,準備和鄧溶一起做飯招呼大家。她一進門,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她。陳國誌看到植淑芳的那一刻,頓時呆住了。唐大庭見狀,介紹道:“這是我的夫人植淑芳。”植淑芳笑著和大家打招呼,當她的目光落在陳國誌身上時,也驚呆了,脫口而出:“國誌?”陳國誌也驚訝地說道:“淑芳姐,你怎麼在這裡?”植淑芳不敢置信地說道:“我的天哪,國誌,你怎麼回來了?也不說一聲。”
唐大庭和葉兆康聽到他們的對話,恍然大悟,不禁感歎:“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巧的事情。”幾人重新坐下,開始聊了起來。在交談中,陳國誌得知了自己的哥哥王維雄坐牢,侄子王樂遠得了白血病的消息,心情頓時變得十分沉重。他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頓時他也明白剛剛在座談會上,顧雲立口中的王樂遠就是自己的親侄子。熊先生在一旁安慰道:“陳老弟,彆太著急,事情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陳國誌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堅定地說:“我想去看看我的哥哥和侄子。”唐大庭麵露難色,說道:“陳總啊,現在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王維雄在坐牢,探監需要一些手續和流程,而且王樂遠因為一些事情也在服刑,現在是保外就醫,而且他的病情也很危急,醫院聯合監獄那邊可能也有相關的規定。”但陳國誌心意已決,執意要去看他們,他說:“這麼多年沒見,如今知道了他們的情況,我無論如何都要去看看。”唐大庭看著陳國誌堅定的眼神,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好吧,我幫你想想辦法,看看怎麼安排。”植淑芳也在一旁說道:“國誌,你彆太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此時,車間裡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大家都為接下來的事情擔憂著,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
喜歡白月光的心動軌跡請大家收藏:()白月光的心動軌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