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河聽到這話,雙眸一亮。
很快他又反應過來,隨即搖搖頭:“怕是不行,爹不會同意分家的!”
“我又沒說分家,我們隻是搬出去住而已。”
“可是搬出去住,就間接等於分家。爹和大哥,肯定不同意。”
當今聖上以孝治天下,若非如此,以王雲娟的性格,早就帶著男人跟女兒,從鐘家搬走了。
所以這會兒她也隻能歎息一聲,沒再繼續說這些。
他們二房,就是因為她嫁妝豐厚,不用仰賴大房人生活,所以才會如此硬氣。
如若不然,她都難以想象,日子會有多糟糕。
搞不好,今日大房和老爺子叫他們過去,是通知小鳳嫁給齊明宇的事,而不是用商量的口吻。
想著這些糟心事,王雲娟等回到二房的院子後,才說:
“明河,這天雖然冷,但有轉暖的趨勢。
等化雪後,咱們親自去一趟池家坳。
你可以跟他們學,怎麼在冬天種好菜。
我也去看看,那個池氏到底是怎樣一個奇女子。
年紀輕輕,就敢帶著兒子和離,在這當下,實屬稀奇。
按理來說,她行徑會被人說三道四。
但目前為止,整個安平縣的人,都隻是知道齊秀才和離。
除了鐘文明外,沒人說她不好。
也不知是因為天災導致大家自顧不暇,還是她當真好,以至於齊氏一族的人,沒好意思昧著良心,說她不好。
又或者,她娘家遠在池家坳,當事人不在,也就沒人去說這些了。”
鐘明河想法比較簡單,壓根就不考慮那麼多。
聞言,直接說:“媳婦,時間不早了,洗洗歇下吧。回頭得空後,去池家坳走一趟就知道。
不過當下沒人說,我估計是大家自顧不暇的緣故。
都要吃不飽穿不暖,快凍死了,誰有心思想彆人的這些破事。”
“說的也是!不過我對池家坳的人,還是挺好奇的。
自從各種災情以來,整個安平縣,估計就池家坳的人日子最好過,其他村落都夠嗆。
池氏帶著幼子回娘家,也是回對了。
不過這麼說來,我倒是覺得池氏有幾分好運道在。
她在齊家村的時候,也沒什麼天災。
齊家村就在安平縣郊外,離得不遠,老百姓日子相對來說,算得上殷實。
但她離開回池家坳後,到處開始下大雨。
水淹哪裡,都不可能淹到池家坳。
再有,這幾個災情以來,縣城的老百姓日子都不好過,更彆說是其他地方了。
可池家坳的人,卻能賣炭賣菜賣野物。
我怎麼越想,越覺得那姑娘的運氣好得很呢?
明河這種好運道的人,往後咱們可以跟她多多接觸。
還有,小鳳跟文鈺,也可以讓他們多多與池氏親近的人接觸。
我想,隻要我們不存壞心思,應該就不會出什麼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