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河可沒耐心想這些彎彎道道,隻要媳婦覺得好,他就覺得行。
所以他有些敷衍說道:“行,咱家你做主,我們都聽你的吩咐。”
在池魚不知道的情況下,因為齊明宇的緣故,安平縣她莫名就出現了一個貴人。
此刻她就算夜已深,她依然沒睡,而是正在她二嫂家裡。
明日就初六了,他們到底還是決定,將池慶跟王巧芽的親事提前。
原本的日子定在正月底,但在決定提前後,便將日子改成了初八。
初八那天的日子也還不錯,不管是池東一這個族長,還是另外兩個族老,都覺得這日子不錯。
所以,要成親的日子沒兩天,池魚從初三開始,就把鋪子扔給眼睛已經快好的秦牧,自己帶著兒子,就泡在二嫂家幫忙。
剪雙喜,擬席麵菜單,提前跟族人借桌碗,幫忙規整新房。
總之,忙得團團轉。
這不初六一早,在秦牧準備跟她聊聊時,沒看見的她,又帶著壯壯跟姐姐一起去二嫂家了。
剛一進門,就見巧芽的娘,一臉不好意思地朝她點點頭,之後匆匆離開。
池巧見狀有些奇怪,就問:“二弟妹,你這親家這麼冷的天,一大早下山來,就是為了看看家裡的布置?”
黃大妮麵色有些古怪,不過還是誠實說道:“不行!是為了小魚來的。”
池魚挑眉:“為我來的?那見到我,怎麼什麼都沒說,就走了?”
“她說,他們王灣裡的規矩,親嫁娘在出門的時候,不蓋紅蓋頭。
需得男方喊一個未出閣的姑娘,落新人一步,為她打傘。
這個姑娘必須得是有福之人,得命好,還要漂亮才行。
眼下池家坳年輕一輩的姑娘,就小魚你一個。
你雖然嫁過人,但是和離歸家,依然算是池氏一族未出閣的姑娘。
加上王家老太太覺得,小魚你是個有福之人,便想你跟著一塊去迎親,到時候你幫忙打個傘。”
黃大妮這話才說完,慢池魚一步過來的陳小麥直接否定。
“小魚是長輩,哪有迎親讓長輩給晚輩撐傘的道理?
既然他們王灣裡有這規矩,怎麼不提早說?
去年定親說今年正月底成親的時候,就該說的。
這臨頭了,才來說這事,像什麼話?
她一個小輩是多大的臉,才能說出,讓親小姑跟丫頭似的,幫她打傘的?
不行,我不同意!”
她當閨女一樣疼到大的小姑子,怎麼可能跟丫頭一樣,去給侄媳婦打傘。
王家人真是好大的臉,是不是篤定他們池家坳年輕一輩沒姑娘家,所以才特意等到現在來說?
池巧知道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對王家這提議,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好生氣的。
傘,等於散,意味著開枝散葉之意。
現代很多地方的新娘子,在出門的時候,也有那長輩,類似全福之人幫忙打傘。
當然,更多的是,女方的閨蜜,也就是伴娘之類落後一步撐傘。
不過她也不同意,這個天氣讓妹妹去給對方撐傘。
不說彆的,就小魚這身份,真不合適。
她雙親不在,本身就和離,還帶著幼子。
往後阿慶和巧芽要是過得幸福還好,萬一有個啥的,王家人肯定會怪在她妹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