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朔北上下都忙碌起來。牧民們主動把家裡的獸皮拿出來,幫著士兵們做箭囊和護腕;婦女們則在醫帳裡幫忙熬湯藥,照顧受傷的士兵;孩子們也提著籃子,去草原上采摘草藥——那是黃玉卿教他們認的,能止血消炎。
黃玉卿則每天往返於將軍府、軍營和醫帳之間。白天,她和周參將一起改良投石機,調整配重和支架的角度,讓投石機扔得更遠更準;晚上,她就去醫帳裡熬製湯藥,用空間裡的靈泉水稀釋,讓藥效更好。蕭勁衍也沒閒著,他每天都去邊境巡查,調整防禦工事,根據之前截獲的布防圖,把薄弱的地方都加強了防守。
這天深夜,黃玉卿剛從醫帳回來,就看見蕭勁衍坐在書房裡,手裡拿著一張紙條。他的臉色很凝重,見黃玉卿進來,把紙條遞給她:“探馬送來的消息,北境聯盟又加派了兩萬鐵騎,還帶了幾架攻城錘,看樣子是想直接攻打咱們的城門。”
黃玉卿接過紙條,上麵的字跡很潦草,卻透著緊張。她走到蕭勁衍身邊,坐下,輕聲道:“攻城錘不怕,咱們的城門是用硬木做的,還裹了鐵皮,一時半會兒攻不破。倒是投石機,咱們現在隻做了十架,恐怕不夠用。”
“我已經讓工匠們連夜趕工了,”蕭勁衍揉了揉眉心,“隻是木頭不夠,附近的樹林都砍得差不多了,再砍就要到牧民的禁地了。”
黃玉卿想了想,道:“我空間裡有幾棵百年的硬木,是之前偶然發現的,明天我讓人運出來,應該夠做五架投石機。對了,之前趙都尉去鷹嘴崖開采隕鐵,有沒有消息?”
“剛送來消息,隕鐵已經采夠了,隻是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小隊北境的騎兵,好在他們反應快,把人打退了,明天就能到。”蕭勁衍握住她的手,“卿卿,有你在,我心裡踏實多了。”
黃玉卿靠在他肩上,能聞到他身上的硝煙味和草原的風味。她輕聲道:“我們是夫妻,本該一起麵對。隻是……我有點擔心黃明遠,他今天又偷偷溜出了牧場,青禾說他去了西邊的廢棄驛站,那裡之前是蘇清柔的人待過的地方。”
蕭勁衍的眼神冷了下來:“我已經讓人盯著驛站了,若是他真敢跟北境的人勾結,就彆怪我不客氣。”
黃玉卿點了點頭,沒再說話。窗外的風很大,吹得窗戶嗚嗚作響,像是北境鐵騎的馬蹄聲。她知道,大戰越來越近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可心裡還是有點慌——她怕士兵們受傷,怕牧民們遭殃,怕自己護不住這裡的一切。
蕭勁衍像是感覺到了她的不安,輕輕拍了拍她的背:“彆擔心,咱們有這麼多好兵,這麼多支持咱們的牧民,一定能打贏這場仗。等打完了,咱們就帶著孩子們去草原上放風箏,好不好?”
黃玉卿笑了笑,點了點頭。她知道,蕭勁衍是在安慰她,可這句話,卻讓她心裡暖和了不少。她抬起頭,看著蕭勁衍的眼睛,裡麵滿是堅定和信任。她知道,隻要他們在一起,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第二天一早,黃玉卿就讓人把空間裡的硬木運了出來。工匠們看到這麼好的木頭,都很興奮,立刻就開始製作投石機。趙都尉也帶著隕鐵回來了,雖然士兵們都有些疲憊,卻沒人抱怨,立刻就去了鐵匠鋪,開始鑄造破甲箭頭。
中午的時候,青禾匆匆來報,說黃明遠從廢棄驛站回來了,他身上沾了些黑色的粉末,像是驛站裡的煤煙,還偷偷藏了一張紙條在懷裡。
黃玉卿的心裡一緊——廢棄驛站裡的煤煙早就冷了,他身上的粉末是哪裡來的?那張紙條又是什麼?她立刻讓人去查驛站的情況,同時讓青禾繼續盯著黃明遠。
傍晚時分,去查驛站的人回來了,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廢棄驛站的地下,有一個秘密通道,通道的另一頭,連著北境聯盟的營地。而黃明遠身上的黑色粉末,就是通道裡的煤塵。
“看來,北境的人早就留了後手,”黃玉卿的臉色沉了下來,“黃明遠恐怕是跟他們聯係上了。”
蕭勁衍也皺起了眉:“通道的事,我們之前都不知道,看來還有奸細沒被我們抓住。得儘快把通道堵上,否則北境的人很可能從通道裡偷襲我們。”
兩人立刻就去了廢棄驛站,讓人把通道堵上了。可黃明遠藏起來的紙條,卻一直沒找到。青禾說,黃明遠把紙條藏在了牧場的草垛裡,可他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黃玉卿站在草垛前,看著夕陽漸漸沉下去,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她知道,那張紙條裡,一定藏著北境聯盟的陰謀,而黃明遠,就是他們的棋子。這場仗,不僅要麵對外麵的敵人,還要防備裡麵的蛀蟲。
回到將軍府時,工匠們已經做好了五架投石機,士兵們正在操場上演練,箭雨密密麻麻地射向靶子,投石機把石塊扔得很遠,落在地上砸出了大坑。牧民們也來了,他們站在一旁,看著士兵們演練,臉上滿是期待和信任。
黃玉卿看著這一切,心裡的不安漸漸淡了些。她知道,不管有多少困難,不管有多少奸細,隻要朔北的軍民團結在一起,就一定能守住家園。
隻是,她不知道,黃明遠藏起來的那張紙條,上麵寫著的,是北境聯盟的進攻時間——三日後的夜裡,他們會用攻城錘攻打城門,同時,讓黃明遠打開之前堵上的通道,裡應外合。而那張紙條,已經被黃明遠偷偷交給了另一個人,一個他們都沒注意到的奸細——醫帳裡新來的軍醫。
風又吹了起來,帶著股寒意。黃玉卿抬頭看向北方,那裡的天空已經暗了下來,像是有一場大風暴,正在醞釀。她握緊了蕭勁衍的手,輕聲道:“準備好了嗎?”
蕭勁衍點頭,眼神堅定:“準備好了。”
兩人並肩站在操場上,看著士兵們演練,看著牧民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知道,三日後的夜裡,將會是一場血戰。但他們更知道,他們一定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