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那肯定跟包子店老板很熟了。
畢竟聽阿姨的意思,她以前經常在他家買東西吃。
“那你就沒有跟店老板說過這件事嗎?他們難道就沒有意識到包子的味道變了?”
阿姨歎了一口氣,“怎麼可能沒有說?畢竟我們天天在他家買包子吃,他家的包子,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包子,當然,吃過的最難吃的包子,也是在他家吃的。”
“我們跟他說包子味道變了,鹹鹹的,但是店老板對此毫無反應。”
“那段時間啊,老板跟老板娘就像丟了魂一樣,喊半天也不見他們應一下。”
“還是他們的兒子出麵回應的,他跟我們說,他們知道了,他們會調整的,很快大家就能繼續吃上以前美味的包子了。”
“但調整個屁,第二天還是這個鬼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那樣。”
“我們嘴巴都說爛了,他來來去去都是那句話,然後嘴上說調整,味道還是沒有變。”
越說到後麵,阿姨越氣憤。
最後還朝包子店的方向吐了一口唾沫。
“呸,什麼玩意兒,好心給你們提建議,把我們當白癡一樣耍。”
“生意你愛做不做,關我們鳥事。”
楚晨哭笑不得,他沒想到阿姨脾氣那麼大,但想想,如果他代入阿姨那個角色,他恐怕會更氣憤吧。
不過阿姨這番話,倒是解開了楚晨的一個疑問。
周圍的街坊鄰居,老食客都跟包子店反饋過,味道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為包子的生產者,他們肯定也知道包子的味道變差了。
老板兒子的回應是什麼?
是他們會調整,味道會變好的。
如果單單分析這句話,這麼回答完全沒有問題。
你們指出問題,我們改正,那麼味道自然會回到以前。
但是從長期來看,在食客們指出問題之後,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再回過頭來看這句話,意思就完全變了。
這更像是一個承諾,而老板兒子也不知道這個承諾什麼時候會兌現。
這也是為什麼包子店一個生意也沒有,卻依舊還開著的原因。
老板兒子也在等,等包子店的味道重回原來味道的一天。
這能說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老板兒子雖然知道包子味道不對,但是他無能為力。
因為包子根本不是產自他手。
而是產自其他人。
包子店裡,總共就隻有四個人,杜娟,杜娟的哥哥,杜娟的爸爸媽媽。
負責把關包子味道的,可以排除杜娟的哥哥了。
而根據孟豬財說的,孟濤在喜歡上杜娟之前,經常在她家買包子。
但是他並沒有見過杜娟。
這說明,杜娟並不負責售賣包子的工作。
她一直在後廚忙碌。
包子好不好吃,其實全看後廚。
而楚晨注意到,在阿姨的口述中,杜娟並不曾出現過。
喜歡聽懂獸語,還怕凶案沒目擊者?請大家收藏:()聽懂獸語,還怕凶案沒目擊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