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不是特彆多。”
王文正老老實實的回答。
“八大家族的人大部分都在康郡之中,清河郡雖然也有他們的人,但都是其他家族代為行事。”
“我們對他們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不過,聽說八大家族都是鎮北王的擁護者,現在怎麼突然內訌了?”
王文正畢竟沒有步入官場。
對有些事情知道的並不是特彆多。
李楓點點頭。
這些事涉及的範圍確實不在王文正的掌握之中。
想了想,李楓讓人把剛剛離開的楊林叫了回來。
沒一會兒。
人就被帶到庭院之中。
等進入庭院後,楊林還是一臉懵,他呆呆的看著李楓和王文正,有些不解的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發生這麼大的事情。
本來就沒怎麼睡好,現在好不容易消停一會兒,他還準備回去休息一下呢。
還沒躺床上,又被人撈了起來。
要不是叫他的人是李楓,他鐵定把人打一頓。
“你對鎮北王知道多少?”李楓問道。
“鎮北王?”楊林愣了一下:“這不是人儘皆知的事情嗎?”
李楓看了他一眼。
楊林秒慫,然後便開始敘述鎮北王。
鎮北王勇武過人,但卻窮兵黷武。
此人喜好戰功,曾在戰場之上立下赫赫功名,乃大梁戰神。
後被傳喚入朝,擔任兵部尚書兼鎮北大將軍。
實則名存實亡,手中的權柄並不是特彆大。
然許多年前。
北涼和大魏來犯,鎮北將軍率兵出征,將敵國擊退,後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一時權勢無雙。
當時在整個大梁,提及鎮北將軍,都會讚歎兩聲。
那會兒,鎮北王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被民間稱之為大梁戰神,一時風頭無量,甚至蓋過了為帝者。
可臣子的名望蓋過帝王,就不見得是件好事了。
帝王猜忌心較重。
開始有意收回兵權,鎮北王自然不滿意。
甚至大放厥詞,這無疑惹怒了陛下。
兩方差點僵持不下,大戰一觸即發。
就是吳王從中調和,才避免了一場爭端。
也就是此時,吳王提議封鎮北將軍為鎮北王,從此坐鎮北方,永不回京。
且給予對方三郡之地,讓其自我管轄。
然而。
在兩方滿意之時,清河郡卻突發黃金失竊一事。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清河郡便血流成河。
也就是那時,鎮北王走馬上任。
鎮北王坐鎮大梁以北,吳王坐鎮大梁以南。
本來相處的頗為融洽。
清河郡盛產鐵礦的事情也是眾所周知之事,大家都不覺得奇怪。
可鎮北王成為北郡之主之後,便開始遍訪尋金之人,讓其搜尋清河郡未開發的鐵礦。
不查還好。
這一查可不就了不得了嗎?
清河郡的鐵礦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多。
甚至有人曾估算過,清河郡的鐵礦可以足足支撐百萬大軍。
利益動人心。
吳王得知此事之後,曾多次和鎮北王交涉,想要與之共享鐵礦。
可是到嘴的鴨子,鎮北王怎麼可能就這麼讓呢?
這一來二去。
南方和北方便有了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