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一家包子鋪前停下腳步。
紀書昀低聲道:“根據資料,這裡就是薑雲凱之前經營的炒菜館,現在已經改成了包子鋪。”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四周的五金店、便利店等商鋪。
紀書昀從招牌的褪色程度和店麵的使用痕跡判斷:“這些店都是開了四五年的老店了,應該對之前的鄰居有印象。”
夏知檸會意,立刻拿出夏承心服薑雲凱的照片,走向旁邊的商戶,露出親和感十足的笑容:“您好,請問您對之前在這裡開炒菜館的這個人還有印象嗎?”
商戶們七嘴八舌地回憶道:
“炒菜館?好像是兩三年前開的。我們都管老板叫薑三,真名還真不清楚。”
“他人挺不錯的,熱情又實在,炒的盒飯味道特彆好,每天都往對麵顏料廠送。”
“沒錯!就因為他手藝好,把顏料廠的盒飯生意都包圓了。”
“後來突然關門,街坊們都說,準是有人眼紅他生意好,使絆子把他擠走了。”
……
夏知檸聽著商戶們對薑雲凱的評價,忍不住和哥哥嘀咕暗:“這薑雲凱臥底做的還挺成功。”
紀書昀也點評道:“這要是放正道上,多少得是個人才。”
又是想出用風箏放火,又是當臥底的。
夏知檸又將母親夏棠的照片拿出來給商戶們辨認:“那各位認識這位嗎?她叫夏棠,以前可能在這附近工作生活過。”
大家紛紛搖頭表示沒見過。
這時有人提醒:“你們去問問街尾那家廢品站的楊阿婆吧!她的廢品站在這開了三十多年,從沒換過人,這條街就數她記得最清楚!”
兄妹倆找到楊阿婆,老人家端詳著照片,果然想了起來:
“這姑娘我見過幾麵!她就在湖光顏料廠裡工作。”
“不過她性子獨,從不跟街坊鄰居打交道,吃住、上班都在廠裡,所以大家都不熟悉她。”
楊阿婆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但我看得出來,她和湖光顏料廠那個女老板關係特彆好,兩人好得跟親姐妹似的!”
“這姑娘好像是在廠裡麵幫忙養什麼蟲子。”
“那種蟲子是做顏料用的,我這老人家也不太懂這個……”
夏知檸與紀書昀交換了一個眼神,當即動身趕往湖光顏料廠。
這座老廠看起來頗有年頭,據周邊商戶說,幾十年前便已在此紮根。
廠裡一直沿用傳統工藝,靠人工篩選、研磨礦石和植物來製作顏料,還保留著古法研磨技術。
聽說早年不少書畫名家都曾在此訂製過顏料。
但隨著現代化顏料產業的衝擊,以及如今從海外采購顏料愈發便利,這家老廠便漸漸沒落了。
兄妹二人走進廠區,一眼便看見空地上晾曬著一排排用竹竿架起的巨大仙人掌片。
有些驚悚的是,上麵密密麻麻爬滿了白色的小蟲。
夏知檸眸光一凜,脫口而出:“是胭脂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