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兄,慢點慢點。
知府大人……嗯,看著挺和氣的,說話也溫和,沒想象中那麼嚇人。
拜師禮的事,我爹娘他們正張羅著呢。”
張伯父在一旁笑著瞪了兒子一眼:
“行了小兔崽子,瞧你那猴急樣!讓明遠喘口氣。”
他目光溫和地看著王明遠,
“明遠,你這次可真是鯉魚躍龍門了。
知府大人的門生,這身份可不一般。
往後在長安府,乃至整個西北道,都算是有根腳的人了。
聽狗娃說,這次拜師,主要都是柳教諭所托,那柳教諭那邊,你可得好好謝謝他老人家。
這份恩情,重啊!”
王明遠神色一正,認真點頭:“伯父說的是。柳教諭的再造之恩,沒齒難忘。等拜師宴過後,我定當親自登門叩謝。”
“嗯,應該的。”張伯父滿意地點點頭,放下茶杯,話鋒一轉,
“對了,明遠,你讓狗娃急匆匆把我們叫來,說是有事相商?
可是遇到什麼難處了?
儘管開口!隻要伯父能幫上忙的,絕無二話!”
他拍著胸脯,語氣豪爽。
如今王明遠身份不同了,能幫上他的忙,更是對張家隻有好處。
王明遠看著張伯父真誠的眼神,心裡踏實了不少。
他組織了下語言,開口道:“伯父,文濤兄,今日請你們來,確實有一事相商。”
“哦?賢侄但說無妨。”張伯父坐直了身體,眼神裡多了幾分認真。
他知道王明遠不是無的放矢的人。
張文濤也安靜下來,眨巴著小眼睛,好奇地看著他。
王明遠沒有立刻說事,而是起身走到旁邊的小櫃子前,打開櫃門,從裡麵拿出一個用油紙仔細包好的小包。
他月餘前和張文濤吃飯後,就每天閒暇之餘思索了現階段可以做的生意,既要不招人眼紅,又能守得住。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做茶葉生意。
前世他身處西北,這每日飲茶的習慣一直都有。
雖說也不是什麼好茶,但是對茶葉也是略懂一二。
他就想到他前世喝的最多的涇陽茯茶,涇陽茯茶的核心特征是“發花”(即茶葉中滋生的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能改善口感、促進消化),且在古代屬於“邊銷茶”(主要銷往西北遊牧民族,需耐存儲、壓製成磚)。
這樣也方便張伯父的商隊售賣,而且可以壓成茶餅耐儲存。
他就買了些茯茶,每日閒來無事後便按照前世看到的相關信息開始嘗試,左右也耗費不了多少時間。
直至院試前,才實驗出來一些“成品”,這成品相較於前世那些完全嚴格按照工業流程製作的還是相差較遠。
他走回桌邊,小心地解開油紙,露出裡麵一些深褐色、壓得緊實的茶塊。
茶塊表麵布滿了星星點點、金燦燦的顆粒,看著有些奇特。
“伯父,文濤兄,你們先嘗嘗這個。”
王明遠拿起兩塊茶,將兩塊茶分彆放入兩個乾淨的粗陶碗裡,衝入滾水。
熱水一激,茶塊迅速舒展開來,一股醇厚、帶著獨特香氣的茶味彌漫開來,不同於尋常綠茶的清香,也不同於紅茶的甜潤,是一種更深沉、更厚重的氣息。
“這是……”張伯父是懂茶的人,一聞這味,眉頭就挑了起來。
他端起碗,湊近聞了聞,又仔細看了看碗中舒展的茶葉和金燦燦的顆粒,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茯茶?這是……精製的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