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明遠被帶到了張家的書房。
書房布置得頗為雅致,但王明遠無心欣賞,徑直走到書案前,鋪開紙張,深吸一口氣,提起筆。
他此刻要做一件事,他將前世親身經曆過的那場災難換來的經驗和教訓,結合這個時代的特點,快速梳理。
把他能想到的,關於震後救災的一切要點,都寫下來!
哪怕隻有一絲可能幫到師父,幫到那些受苦的百姓,他都得試試!
筆尖落在紙上,墨跡迅速暈開。王明遠眼神專注,手腕沉穩,一條條清晰、務實的策略在他筆下飛快流淌:
《救災策》
一、安民告示,穩定人心。
除張貼外,組織衙役、裡正等沿街宣講,確保信息通達底層……
二、設立集中安置點。
提出分區管理,如生活區、診療隔離區、廁所區、物資發放區等,入區者發放登記憑條……
三、開倉放糧,施粥濟民。
憑登記憑條按人頭定時定量領取,專人監督,防止冒領、重複領取及哄搶……
四、水源管控與防疫。
在安置點設“疾疫觀察哨”,發現發熱、腹瀉、嘔吐者立即隔離上報……
五、以工代賑,恢複秩序。
憑登記憑條“做工”,領額外發放的生活物資,幫助府城儘快恢複秩序……
六、醫患救治,分級處置。
分輕傷、重傷等不同等級病患,調用不同等級的大夫分級診治,提高大夫利用率……
七、嚴查治安,震懾宵小。
設立舉報點,對提供作奸犯科有效線索者給予獎勵……
八、信息暢通,快速響應。
在各安置點、重要衙門、城門之間,設立固定或流動信使,確保政令暢通,災情及時上報……
九、災情上報,請求支援。
明確統計受災情況,所需物資,用確切數據說話,稟報上官早日儘快撥糧……
十、二次災害預防。
派人巡查各處山體、橋梁等險要地段,預防餘震或降雨引發二次塌方、泥石流、洪水。危橋區域,立牌警示或暫時封閉……
筆走龍蛇,墨跡淋漓。
王明遠寫得飛快,幾乎是不假思索。
這些策略並非他憑空想象,而是融合了前世無數經驗教訓,結合本朝實際,力求最直接、最有效地應對眼前的危機。
寫完最後一條,王明遠放下筆,長長籲了一口氣。
他拿起紙張,墨跡尚未乾透。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條目,他心中依舊沉甸甸的。
這些紙上談兵的東西,能否真正幫到師父,或者有些師父已經做了,他所寫能否讓師父查缺補漏這都是未知數。
但他必須去試試。
他小心地吹了吹墨跡,待墨跡乾後,將紙張卷起,緊緊握在手中。
回到堂屋,大夫已經來了,此刻正在給父親診治。
從大夫口中得到問題不大,隻需靜養半月的消息,他也鬆了口氣。
那麼,接下來,他要去府衙!現在就去!
給家人說了聲後,王明遠來到府衙後,往日裡還算清靜的衙門,此刻簡直像炸了鍋的螞蟻窩。
胥吏們抱著成捆的文書,腳步帶風地穿梭在廊下,個個臉上繃得死緊,眼神裡透著焦灼。
王明遠報了名號,門房的小吏認得他這位知府新收的弟子,不敢怠慢,立刻引著他往裡走。
到了內堂後,見到崔知府這位師父,王明遠差點沒認出來。
這才兩天不見!
書案後頭坐著的崔知府,哪裡還是兩天前那個紅光滿麵、富態圓潤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