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不光吃了麵,兩人還商量好了今日休沐的安排——首要之事,便是去湘江府城裡一趟,探望那位尚未謀麵的師兄。
上次王明遠安頓好後便去拜見過,不巧正趕上師兄隨上官外出巡視,撲了個空。
從師父崔知府偶爾的提及中,王明遠得知這位大師兄姓季,名景行,字伯長,是師父早年外放江南為官時收的弟子,並非湘江本地人士。
如今在湘江府衙任六品通判,乃是實權官職,據說官聲頗佳,上次去拜訪時得知師兄家眷並未隨任,如今是獨居在此。
王明遠心裡琢磨著,若此次師兄仍未歸來,他便帶著狗娃在湘江府城裡好好轉轉,熟悉熟悉環境,順便把寫好的幾封信寄出去。
他最掛念的,還是大哥王大牛。算算日子,大哥若一路順利,應該到家了。
可這年頭,路途迢迢,車馬不便,誰也保不齊會不會遇上什麼意外耽擱。他心裡總有些七上八下,生怕大哥在路上出點什麼事。
這封信,既是向家裡報平安,詳細說了自己和狗娃在書院的一切都好,飲食起居都已適應,讓家人不必掛心,也含蓄地表達了對大哥行程的掛念。
同樣,也給府城的師父崔知府、柳教諭、永樂鎮的孫夫子,以及同窗好友等都寫了信,告知近況,以免他們牽掛。
另外關於科舉的本經的選擇,也需要師父和柳教諭的指導,也一並在信中寫明。
今日天氣晴好,秋高氣爽。
王明遠換上了一身乾淨的青色直裰,狗娃也換上了來時新做的灰布短褂,兩人收拾利索,便出了書院山門,雇了輛騾車,往湘江府城而去。
到了湘江府城後,兩人先尋了一家門麵大氣,看著可靠的驛館,將一疊厚厚的信寄了進去。
看著驛卒將信分揀、登記,王明遠心裡才仿佛卸下了一副擔子。
家書抵萬金,隻盼這些信件能早日送到親人朋友手中,好讓他們安心。
寄完信,王明遠便領著狗娃,按照上次的地址,再次前往師兄季景行的住處。
師兄的住處不在鬨市,位於城西一處清靜巷弄裡,青磚灰瓦,門庭不算特彆顯赫,但看著整潔肅穆,門口蹲著兩個石獅子,透著官宦人家的氣派。
王明遠整理了一下衣袍,上前叩響了門環。
很快,門打開一條縫,一個穿著乾淨青衣、門房模樣的老者探出頭來,卻不是上次告知他們師兄不在的那人了,他目光帶著疑惑:“二位找誰?”
王明遠拱手,語氣恭敬:“老丈請了,晚輩王明遠,自長安府而來,特來拜謁季景行季師兄。煩請通傳一聲。”
老門房聽到“師兄”“長安府”幾個字,頓時神色一喜,立刻請他們二人進來:“原來是王公子。老爺早都交代過您今日會來,特地命我在此等候。不過我家老爺今日確在府中,隻是……此刻正在書房與幾位同僚商議公務。公子可否在偏廳稍坐片刻,容老朽進去稟報?”
王明遠連忙道:“自然自然,公務要緊。晚輩在此等候便是,若師兄實在不得空,改日再來叨擾也可。”
他本就不想打擾師兄正事,正思忖著若是師兄一時不得空,便先帶狗娃去逛逛,改日再來。
不料,他話音剛落,就聽得院內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中氣十足,透著股親熱勁兒:
“哈哈哈!何須通傳!可是仲默師弟到了?為兄可是等候多時了!實在是怠慢!怠慢!”
話音未落,隻見影壁後轉出幾人。
為首一人,身著藏青色常服,身形……頗為富態圓潤,麵皮白淨,留著修剪整齊的短須,未語先帶三分笑,一雙眼睛精明活絡,此刻正洋溢著熱情的光芒。
王明遠雖未聽師父詳細描述過這位師兄的樣貌,但隻看了一眼,心中便立刻斷定——就是此人!
無他,這體型,這富態的麵相,這未語先笑的神態,簡直和他那位師父崔知府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若非年紀對不上,此刻師兄看起來約莫二十七八,他幾乎要荒誕的懷疑,這莫非是師父流落在外的親生子?
果然,那胖胖的中年人快走幾步迎上前,先是朝著身後幾位同樣穿著官服或便服、麵色各異的同僚拱了拱手,笑容可掬卻又不失分寸地說道:
“諸位同僚,著實對不住!今日恰逢我師弟遠道而來,初次登門,我這做師兄的,實在不好冷落了。
今日便先到此為止,方才所議之事,諸位回去再細細斟酌。
改日!改日伯長定當備下薄酒,再與諸位細細分說,定要給景行這個麵子!”
他這話說得圓滑周到,既表達了歉意,又給了對方麵子,還暗示了後續,讓人挑不出錯處。
那幾位同僚見狀,雖然有人臉上還帶著點未儘的談興,但也紛紛拱手還禮:
“季大人言重了。”
“既然季大人有客,我等便先行告辭。”
“改日再敘,改日再敘。”
一行人說著,便朝門外走去,經過王明遠身邊時,目光都不約而同地在他身上掃了一下,帶著幾分打量和好奇。
王明遠連忙側身讓路,微微躬身以示禮數。
季景行站在門口,笑容滿麵地將同僚一一送走,直到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這才轉過身,幾步走到王明遠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