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日,整個嶽麓書院如同被投入冷水的滾油,徹底沸騰了。
甚至湘江府城的茶樓酒肆裡,也有不少士子模樣的人在激動地討論此事,抨擊郭侍郎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而且不僅嶽麓書院,全國上下,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等幾大書院也都炸了鍋,學子們無不義憤填膺。
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全國上下推動著這股輿論的風潮。
書院裡,已經有激進的學子開始串聯,倡議聯名上書朝廷,痛陳利害;有人提議要去府城最熱鬨的市集公開宣講,讓百姓都知道這賣島協議的危害;甚至有人暗中商量,要選派代表,直接將萬言書遞送京城!
王明遠坐在齋舍內,窗外隱約傳來的激昂議論聲讓他心潮難平。
他鋪開紙,研好墨,卻久久未能落筆。
胸中有萬千話語,澎湃激蕩,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有前世的悲憤,有今生的憂慮,有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感情。
他提起筆,筆尖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最終,他還是決定要把這一切都寫下來!不是用晦澀的經義典故,而是用最直接、最有力、最能喚醒人心的語言!
他想起了前世那些在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仁人誌士,他們的呐喊,他們的抗爭。那些話語,跨越了時空,在他心中激蕩。
他落筆了,字字如刀,句句帶血:
《問台島疏》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祖宗披荊斬棘、萬民胼手胝足所遺之天下也!
寸寸山河,滴滴血淚,豈容輕棄?
竟欲以台島沃土,貨於倭夷,美其名曰‘百萬資國’,‘十年之約’,此非市井商賈之見,實乃禍國殃民之始!
台島雖懸海外,然漢家煙雨早已浸其土壤,先民舟楫世代耕漁其間!其地控扼東南,屏護中原,豈可言‘無用’?
棄之,則門戶洞開,海疆不寧!倭人狡黠,貪欲無厭,昔年寇邊之痛猶在,今日豈可引狼入室?
所謂盟約,不過緩兵之計,待其羽翼豐滿,必反噬其主!
百萬白銀,不過鏡花水月,焉能買我社稷安穩、子孫福祉?
……
吾輩書生,雖無縛雞之力,然有忠義之心!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今此謬議,人神共憤!
若朝廷不察,一意孤行,則東南必亂,天下寒心!
煌煌史冊,殷鑒不遠!民心向背,即天意所歸!勿謂言之不預!
……
今國本動搖,疆土堪憂,正吾輩挺身而出,以筆為戈,以紙為盾,口誅筆伐,誓死力爭之時!
縱粉身碎骨,亦要喚醒朝野,捍我河山,守我社稷!
寫完最後一個字,王明遠重重擲筆。
他看著紙上墨跡未乾的文字,一股暢快淋漓的感覺湧上心頭,仿佛真的將那賣國賊子痛斥了一番。
然而,這股暢快感很快便冷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