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看似風平浪靜,書院依舊書聲琅琅。
甲班的課業依舊繁重,經義策論,字字句句都需要耗費心神去研磨。王明遠強迫自己沉下心,埋首於書卷之中,將那些紛亂的思緒暫時壓下。
然而,平靜的水麵之下,暗流從未停止湧動。
先是關於“租售台島”之議的源頭,開始在一些消息靈通的學子間悄然流傳。
不再是單純指責郭侍郎行賣國之舉,而是隱約指向了去歲秦陝大災——那般驚天動地的災禍,朝廷撥下的海量賑災錢糧,究竟去了何處?
為何一場天災之後,竟能讓偌大的國庫也感到吃緊,甚至需要靠賣島來填補窟窿?
這疑問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蕩開的漣漪卻帶著觸目驚心的寒意。
很快,又有更具體的風言風語從某些同窗的渠道消息,或是從往來湘江的商賈口中傳出。
有人說,那位提出賣島的郭侍郎,其座師乃至朋黨故舊,與秦陝官場牽連甚深。
甚至有人竊竊私語,提及倭國使臣在年節前後,曾秘密拜訪過郭府,所贈禮單之厚,令人咋舌……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這些碎片化的消息混雜在一起,在書院茶館、在齋舍臥談中被反複咀嚼、拚湊,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圖景:
那看似荒唐的賣島議案,其根源或許深埋在一片狼藉的秦陝廢墟之下,牽扯著貪腐、欺瞞乃至通敵的蛛絲馬跡。
王明遠聽著這些議論,心知這絕非空穴來風。
元滄瀾和他那位神秘的舅舅還有其背後之人,顯然已經動手了。
或者更準確地說,一場圍繞此事的高層博弈已經全麵展開,這些泄露出來的消息,不過是各方角力時濺出的火星而已。
風暴,已然降臨。
他隻能按捺住心中的焦灼與不安,每日照常讀書、寫文章,同時默默計算著日子,期盼著師父那邊能平安無事,也擔憂著元滄瀾那決絕一擊的最終結局。
又過了十餘日,一個看似平常的午後。
最新一期的朝廷邸報抄本被送到了書院的布告欄前,學子們如同往常一樣圍攏過去,瀏覽著來自京城的消息,揣摩著朝堂風向對將來科舉可能的影響。
突然,人群中發出一聲難以置信的驚呼,聲音都變了調,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天!天哪!你們快看!這……這……”
王明遠心中猛地一悸,一種強烈的預感攫住了他。
他立刻擠開人群,來到布告欄前,目光急切地掃過那密密麻麻的抄錄文字。
很快,他的目光定格在邸報首頁最顯眼的位置,那裡隻有短短幾行字,卻像一道撕裂天空的霹靂,帶著石破天驚的力量,悍然闖入所有人的視線:
【秦陝籍舉子元滄瀾,日前叩闕鳴冤,敲登聞鼓,呈血狀與萬言書,泣訴秦陝地動賑災之中,貪墨橫行、草菅人命之狀,證據確鑿,直指其生父及府道十數官員!朝野震動,龍顏盛怒,已敕令各司,嚴查深究!】
靜,死一般的寂靜籠罩在布告欄周圍。
所有看到這則消息的學子,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充滿衝擊力的事實震得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