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陳品按照節目組發來的地址,打車來到了一棟未來感十足的玻璃幕牆大廈前。
“企鵝視頻,亞洲總部。”
他仰頭看著那幾個在晨光下熠熠生輝的燙金大字,又低頭瞅了瞅自己腳上那雙花了一百二從網上淘來的高仿運動鞋。
嘴角一撇。
“行頭差點意思,但問題不大,哥們兒主打一個氣質取勝。”
一個穿著職業套裝,妝容精致的女人早已等在門口。
正是之前電話裡那位。
“陳先生,我是節目組的製片人,我叫林菲。”
她伸出手,笑容無可挑剔,商業化得像是一張精美的麵具。
“林姐客氣,叫我品一口就行。”
陳品跟她輕輕一握,指尖微觸即分。
心裡已經開始盤算,這一期五十萬,估計有一半是買他這張臉的曝光,另一半,是買他這張嘴的火力。
穿過冰冷的門禁和長長的走廊,林菲將他帶到一間掛著“評委休息室”牌子的房間門口。
“四位老師已經到了,您進去熟悉一下,我們十五分鐘後開始錄製。”
陳品推門而入。
房間很大,裝修是那種燒錢的低調奢華風。
空氣裡飄著一股淡淡的香薰味,和他昨天待的快捷酒店形成了鮮明的次元對比。
屋裡坐著四個人,涇渭分明,氣場各異,將偌大的休息室分割成了四個互不侵犯的領域。
左手邊沙發上,一個穿著改良式對襟唐裝,留著一小撮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閉目養神。他身前的小幾上,放著一套考究的紫砂茶具。
中間的單人沙發上,則是一個三十歲上下的年輕男人。
一身剪裁合體的名牌西裝,頭發梳得油光鋥亮,一絲不苟,像是剛從時尚雜誌的封麵上走下來。
他正低頭用法文小聲講著電話。
最右邊靠窗的位置,坐著一位頭發花白,麵容和藹的老者。他穿著一件半舊的夾克,手裡捧著個碩大的保溫杯,正樂嗬嗬地看著窗外,倒像是走錯了片場的退休老乾部。
而在他們對麵的角落裡,一位身穿素色新中式長裙的女士,正優雅地交疊著雙腿,低頭專注地看著手中的平板,纖長的手指在屏幕上偶爾劃過,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陳品的進入,像一顆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池塘,打破了房間裡微妙的平衡。
山羊胡男人眼皮都沒抬一下,仿佛入定。
西裝男掛了電話,用一種審視商品般的目光,將陳品從頭到腳掃了一遍,嘴角微微下撇,那份不屑幾乎要溢出來。
唯有那位捧著保溫杯的老者,主動站了起來,笑嗬嗬地朝他伸出手。
“你就是品一口吧?小夥子,真人比視頻裡看著精神多了。”
陳品趕緊上前一步握住,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您是?”
“我叫陶德正。”
陳品心裡猛地咯噔一下。
陶德正!
《舌尖上的華夏》總顧問!
這位可是真正用腳步丈量過華夏大地,吃過見過,為中國美食文化立過大功的泰鬥級人物!
“陶老!您好您好!”
陳品瞬間切換到晚輩模式,腰都下意識地彎了三分。
“我看過您的紀錄片,翻來覆去地看!那才叫真正的美食!”
“哈哈哈,都是些老黃曆了,不值一提。”
陶德正擺擺手,拉著他,指了指另外三位,“我給你介紹一下。”
他先指著那個山羊胡:“這位是簡承望,簡大師。新中式意境菜的開山人,他的‘鏡花水月’私房菜,在京城一座難求啊。”
簡承望這才緩緩睜開眼,眼皮撩起一條縫,對著陳品,從鼻孔裡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嗯”,算是打過招呼。
陶德正又指向那個西裝男:“這位是安托萬·李,剛從巴黎載譽歸來的天才主廚,最年輕的米其林三星華人廚師,一手‘法魂中骨’,玩得出神入化。”
安托萬·李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用一種刻意拉長音調的中英夾雜腔調開了口:“HellO,品一口。我看了你的videOS(視頻),你的那些data(數據),確實很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BUt(但是),你必須UnderStand(明白),COOking(烹飪)是一門art(藝術),而不是一堆冰冷的nUmberS(數字)。”
最後,陶德正望向那位角落裡的女士,語氣也鄭重了幾分:“這位,是蘇月禾,蘇老師。國內最知名的獨立美食評論家,人稱‘餐桌上的女皇’,她說一句不好吃,京城一半的餐廳都要抖三抖。”
蘇月禾聞言,從平板上抬起頭,目光像兩把精準的手術刀,清冷而銳利,在陳品身上停留了兩秒。
“品一口?”她的聲音如同她的眼神一樣,冷靜且不帶感情,“我看過你的視頻,數據分析很有趣,但煽動性太強。希望你的舌頭,能和你的視頻標題一樣犀利。”
陳品差點沒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