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能量:+145】
【食神辣評:時間的藝術,火候的結晶。將三種不同屬性的鮮完美融合,創造出了一加一加一大於三的味覺奇跡。這已經不是菜,而是一首用食物寫成的詩。哼,那個凡人廚子,總算沒辱沒廚師這兩個字。】
【食材溯源】:鹹五花肉(本地黑豬,農家古法醃製風乾,時長90天);鮮五花肉(當日宰殺,精選肋條部位);豬筒骨(當日宰殺);春筍(天目山產區,當日采摘空運);扁尖筍(天目山產區,陳年乾筍);百葉結(本地老字號豆製品廠手工製作)。
【食物熱量分析】:(以每份約1500g計)總熱量:約2100千卡。脂肪:120g。蛋白質:150g。碳水化合物:45g。
麵板的最下方,那行金色的字體,閃爍著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
【獲得美食點數:25】
陳品緩緩地睜開眼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放下碗,臉上沒有了之前那種玩世不恭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鄭重和肅穆。
他看向鏡頭,聲音沉穩而有力。
“這道菜,叫醃篤鮮。”
“它是整個本幫菜,乃至整個江南菜係的靈魂。”
“可能很多人以為,這就是一鍋鹹肉鮮肉燉的湯,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伸出三根手指。
“這鍋湯的靈魂,在於三種肉的完美平衡。”
“第一,鹹肉。”
“阿姨用的,是本地農家自己醃製的鹹五花,風乾了至少三個月。”
“它負責提供這鍋湯最基礎的鹹鮮味和一種獨特的陳香,這是整鍋湯的骨。”
“第二,鮮肉。”
“用的是當天宰殺的豬肋條,肥瘦相間,它負責提供鮮嫩的口感和肉質本身的清香,這是整鍋湯的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湯底。”
“這奶白色的湯,不是靠牛奶,也不是靠科技,而是用豬筒骨,不加任何多餘調料,慢火篤上好幾個小時,讓骨髓裡的膠原蛋白和脂肪完全融入湯中,自然形成的。”
“這是整鍋湯的魂。”
這番話說完,孫阿姨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她看著陳品,嘴巴微微張開,眼神裡全是“你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嗎”的震驚。
【我跪了,真的跪了,我以為我懂醃篤鮮,今天聽品哥一說,我發現我連門都沒入。】
【鹹肉是骨,鮮肉是肉,骨湯是魂!這總結,絕了!建議寫入百度百科!】
【孫阿姨的表情:這小子怎麼什麼都知道?】
陳品沒有停頓,繼續他的科普。
“再來說這道菜的名字,醃、篤、鮮,三個字,就是這道菜的全部秘訣。”
“醃,指的就是鹹肉,是時間的味道,是沉澱的風味。”
“篤,是吳語方言,就是用小火慢慢燉的意思。它代表的是耐心,是功夫。”
“這個篤字,就是這道菜的烹飪核心。”
“而最後的鮮,則是這道菜的終極追求。”
“它來自鹹肉,來自鮮肉,也來自春筍和扁尖筍。”
“四種不同維度的鮮味,在時間的篤定下,最終合而為一,達到了鮮味的頂峰。”
他端起那碗湯,對著鏡頭。
“這,才是真正的醃篤鮮。”
“它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一種飲食哲學,是江南水鄉,對於鮮這個字的至高理解。”
直播間裡,彈幕已經徹底瘋狂。
【彆說了!彆說了!我這就買去魔都的機票!誰也彆攔著我!】
【我宣布,這才是魔都真正的味道!不是三百多的蟹黃麵,也不是兩百塊的巧克力豆!】
【這已經不是探店了,這是文化遺產的搶救性發掘現場啊!】
【給分!快給分!我的心臟已經提到嗓子眼了!我賭一百包辣條,這鍋湯絕對上九十了!】
【前麵的格局小了,這不得衝擊一下萬元大獎?!】
在兩百多萬觀眾的狂熱期待中,在團隊成員緊張的注視下,在孫阿姨那充滿希冀與不安的目光裡。
陳品站起身,對著鏡頭,對著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對著這位用心做了一輩子菜的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直起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鄭重地宣布。
“孫記館,醃篤鮮。”
“我給出的評分是——”
他故意拖長了聲音,整個直播間,乃至整個小店,都安靜得落針可聞。
“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