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德連忙躬身:“回稟王爺、各位大人,此事......”說著將目光瞥向一旁的李大力。
“怎麼?有人阻止你辦案?”李泰追問。
李大力起身:“啟稟王爺、各位大人,錦衣衛奉命在欽差到達前對此事進行初步調查。縉雲館驛一乾人涉案人等,包括驛丞、驛卒、廚娘、雜役等,皆收押在驛館之內,嚴加看管,絕無疏漏!今日便可與鄭大人交接人員、案卷以及相關物證。”
“很好。”李泰點頭。
隻見李大力從懷中掏出一遝紙張,雙手奉上:“王爺,經初步調查,縉雲官驛夥夫王小二,與誠意伯病故有重大乾係,這是此人的供詞。”
在坐的人皆是一驚——已經查出眉目了。
朱樉示意李大力將供詞拿給他,大概瀏覽了一遍,心裡咯噔一下,暗道此事不妙:“你們也都看看吧。”說著將供詞遞給了李泰。
“豈有此理!王爺,諸位大人,此供詞荒謬絕倫,漏洞百出!簡直是一派胡言!”李泰看著那份供詞,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被侮辱般的憤怒,“一個卑賤的夥夫,為了一百兩銀子和一個空頭驛丞的許諾,就敢毒害誠意伯這樣的朝廷柱石?事後竟不逃走,還留著毒藥罪證?這合乎常理嗎?更荒謬的是,他竟攀咬什麼‘姓胡’的京城人士?還說什麼‘大靠山’?這分明是受人指使,惡意構陷!其心可誅!”
他猛地將供詞拍在右手邊的茶案上,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最後落在秦王朱樉身上:“王爺!此等粗劣不堪、意圖挑起朝爭的誣陷之詞,根本不足為信!下官以為,應立即嚴懲造謠誣陷的王小二,揪出主謀,以正視聽!此案,還應從劉公沉屙舊疾、旅途勞頓入手詳查,方為正途!”他的態度極其強硬,極力要將“姓胡”這條線索掐死在萌芽狀態。
就在李泰大發雷霆的時候,大理寺右少卿周誌乾瀏覽完供詞說道:“李侍郎此言差矣!”
周誌乾年近四旬,麵容方正,眼神堅毅,與左少卿王範都是劉基一手提拔的乾吏,此次前來縉雲就是要查清真相,還劉基一個公道。此刻他臉色鐵青,目光炯炯直視李泰:“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憑你一句話就定了查案方向?!死的不是尋常百姓,是功勳卓著、深受先帝和陛下倚重的誠意伯!僅憑‘不合常理’四字,就要將如此關鍵的證人證詞一筆抹殺?這豈是查案之道?!”
他拿起供詞,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持:“王小二所述,時間、地點、人物特征、許諾好處,皆言之鑿鑿!他親手下藥,藥效已驗證無誤!此乃直接人證!至於他為何不逃?為何留下毒藥?確實值得懷疑,也正是本案蹊蹺之處,更需深挖其背後是否受人脅迫或另有隱情!‘姓胡’二字,雖不可輕信,但亦不可因其可能牽連顯貴就避而不查!此乃掩耳盜鈴之舉!”很顯然,周誌乾已經將‘姓胡’二字直指胡惟庸。
周誌乾轉向朱樉,深深一揖:“王爺!下官懇請王爺明鑒!此供詞縱然疑點重重,卻是一條明線!若因畏首畏尾而棄之不顧,則真凶逍遙法外,誠意伯九泉之下何以瞑目?朝廷法度威嚴何在?下官請王爺鈞旨,立即提審王小二,詳查其口供細節,追查其所言‘胡姓’之人的來曆,以判定其所言真假!同時,徹查館驛上下所有人員背景、行蹤、財物情況!任何線索,皆不可放過!”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對恩公冤死的悲憤和對真相的執著。
堂內氣氛瞬間劍拔弩張。李泰臉色難看,正要反駁,一直沉默的監察禦史邢雄開口了。他捋著頜下短須,臉上掛著圓滑的笑容,聲音不急不緩,仿佛在調和矛盾:
“王爺,二位大人稍安勿躁。李侍郎維護朝廷重臣清譽之心,拳拳可鑒;周少卿為誠意伯劉公求一個真相的急切,下官亦感同身受。然則,”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手中的供詞,帶著審視,“查案之道,首重實證,亦需兼顧大局。王小二供詞,確如李侍郎所言,頗多疑竇。若按其所說追查,更是茲事體大,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朝野震蕩,動搖國本啊!”
他頓了頓,看向朱樉,語氣顯得語重心長:“王爺,下官愚見,眼下證據尚不明朗,若大張旗鼓地追查,恐正中奸人下懷,使其借機興風作浪,擾亂視聽。不若…先集中精力查清王小二本身,查其是否受人收買指使?所描述之人是否真的姓胡?待這些根基夯實了,若真有線索指向京中某位大人,再行稟報聖裁,徐徐圖之,方為穩妥。如此,既能查案,又可避免無謂風波,保全朝廷體麵。不知王爺與二位大人以為如何?”
“這還有什麼可查的?分明是栽贓陷害,擾亂朝綱?那個王小二沒準兒是元人探子?”李泰大聲吼道。
“當然要查。不查怎麼知道真相,也許正如李侍郎所言,那人是個探子!”周誌乾大聲反對。對麵的三個浙江地方官閉口不言,這供詞他們雖然沒看,但是聽也聽明白了,這水深得很,目前還是彆摻和為好。李大力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看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樉被這兩個人吵得頭昏腦脹,李泰的激烈否認,周誌乾的據理力爭,讓他這個隻想“玩玩”的王爺無所適從,腹誹朱標給他派了個什麼爛差事。他看看李泰,又看看周誌乾,最後煩躁地揮揮手:“好了好了!吵得本王頭疼!查,當然要查!那個…王小二,再審!再審!把他說的那個什麼京城來的人,給本王查清楚!是圓是扁也得有個說法!至於彆的…”他頓了頓,看了眼邢雄,“邢禦史說的也有點道理,先查著看吧!李侍郎,周少卿,你們…商量著辦!務必給本王…給朝廷一個交代!”
朱樉覺得此案絕對是個燙手的山芋,他實在不想碰,可在欽差的位子上又不能不說些什麼,穩定局麵,否則豈不顯得他這個欽差太無能。可他心中一點兒想法和頭緒都沒有,所以最終模糊了案件的焦點,將皮球踢給了李泰和周誌乾。
李泰心中暗鬆一口氣,邢雄嘴角勾起不易察覺的弧度。唯有周誌乾,眼中閃過一絲失望與不甘,但他依舊挺直脊梁,對著朱樉拱手:“下官遵命!必竭儘全力,查清此線!”
這時太醫院典簿杜天僖起身,對朱樉拱手:“王爺,能否允準下官查驗誠意伯的遺體以及藥粉,以便確認劉公的死因。”
“哎,對,你說得太對了。”朱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那個...杜...”
“下官,杜天僖。”
“好。杜太醫,你先去查驗清楚。有了結果之後,你們再商量個辦法,告訴本王。”朱樉大手一揮,“行了,各自去忙吧。”
眾人散去。李泰回到房間,趕緊修書一封,安排心腹送至京城。周誌乾立即以欽差協理的名義,動身去縉雲官驛提審王小二。邢雄則開始不動聲色地接觸地方官員,試圖摸清周誌乾查案的動向並設置“合理”的阻力。
一場堂會下來,三位浙江的官員,大眼瞪小眼,插不上話。
“二位大人,卑職該如何行事啊?”待其他人走後,鄭有德問安然和孫克義。
“我怎麼知道!”孫克義不耐煩地回道。
“錦衣衛不是要交接人員和物證嘛,先辦好這件事再說。”安然邊走邊說。
“是,卑職這就去辦。”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