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穀的校長辦公室內,燈火通明。
何宇獨自一人坐在巨大的辦公桌後,屏幕的光照亮他年輕卻沉穩的麵龐。
電腦右下角,郵件客戶端的提示燈,開始以一種固定的頻率,閃爍起來。
“叮。”
第一封郵件抵達。
發件人是一位材料學領域的知名專家,也是何宇親自登門拜訪三次才請來的核心成員。
“何校長,非常抱歉……我家裡情況比較複雜,我愛人堅決反對我離開現在的體係……她認為這是毀掉我們家庭未來的舉動,我……我無法與她抗衡。請您原諒我的懦弱。”
字裡行間,充滿了掙紮與愧疚。
何宇的目光在郵件上停留了十幾秒,沒有回複。
“叮。”
第二封郵件。
“何校長,萬分抱歉。我手頭這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項目還沒結項,涉及到上百人的團隊和數千萬的經費,我如果現在離開,就是不負責任。所以……可能……暫時無法履行與龍海大學的入職合同了。後續的違約金,我會全額承擔。”
“叮。”
第三封,第四封……
郵件的提示音,如同催命的鐘擺,一聲聲敲擊在死寂的辦公室裡。每一聲,都代表著一塊基石的鬆動。
緊接著,他的私人手機開始震動。
來電顯示,是一位已經公開發文,宣布全職加入龍海大學的、德高望重的教授。
何宇接通了電話。
“……何校長。”
電話那頭,老教授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和一種被現實壓垮的疲憊。
“我對不起您的信任……老了,本想再拚一把,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局麵。我的幾個博士生,都快畢業了,如果我一意孤行,他們的前途就全毀了……我……”
老教授說不下去了,電話裡傳來一聲沉重的歎息。
何宇安靜地聽著,沒有插話,沒有反駁,更沒有一絲一毫的責備。
他能清晰地聽到電話那頭,屬於一個學者最後的堅持,是如何被冰冷的現實一點點碾碎的聲音。
“我理解。”
許久,何宇才平靜地開口,聲音裡聽不出任何情緒的波瀾。
掛斷電話,他將手機放在桌上。
屏幕上,還亮著十幾封未讀郵件的提示。
窗外,是希望之穀璀璨的燈火,勾勒出未來校園的輪廓。那片承載著無數人夢想的土地,在夜色中,顯得宏偉而又孤獨。
何宇知道,龍海大學,正麵臨著自創辦以來,最致命的一次危機。
這股由國內最頂尖學者組成的“創世師資天團”,這支承載著華夏教育改革希望的先鋒軍,還未等到正式開學的那一天,就已站在分崩離析的懸崖邊緣。
一步之遙,便是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