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門在身後合攏,隔絕了外麵壓抑的討論聲。
何宇獨自一人走在空曠的走廊裡,腳步聲清晰而穩定。剛才會議上,那些國內最頂尖的材料學家、工程師們臉上凝重的表情,依然曆曆在目。
“龍鱗”材料的問世,是一場奇跡。
但將這奇跡塑造成型的過程,卻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
連國家級實驗室的設備都對其束手無策,那近乎絕對的物理強度,讓一切切割、打磨、塑形的嘗試都變成了徒勞。
對於這一點,何宇早有預料。
他從未指望過讓師生們從零開始,去攀登一座以當前地球科技水平而言,根本不存在頂峰的絕壁。
那不是科研,是浪費時間。
回到校長辦公室,他甚至沒有開燈,整個房間被窗外透進的城市夜光籠罩。
何宇徑直走向辦公桌,指尖在個人終端光滑的表麵上輕輕一點。
一道淡藍色的光幕在他眼前展開,構築成一個簡潔到極致的界麵。
係統商城。
他的視線沒有在那些琳琅滿目的未來科技上停留分毫,意念直接鎖定了搜索欄。
一個詞條被輸入。
下一瞬,一行散發著金色微光的文字,清晰地懸浮在光幕中央。
【高頻分子共振切割技術全套理論與工程方案】
【兌換所需信譽度:15000點】
何宇的目光平靜如水,兌換的念頭在腦中閃過的瞬間,便已執行。
“兌換。”
沒有確認框,沒有延遲。
15000點信譽度瞬間蒸發。
與此同時,一股龐大到足以撐爆任何凡人大腦的信息洪流,化作一個被層層加密的數據包,精準地投射了他的個人終端之中。
那是一份完整的技術藍圖。
一份蘊含著遠超這個時代物理學認知,足以被稱之為“神諭”的智慧結晶。
何宇沒有片刻耽擱。
他指尖輕點,將這份加密文件,通過絕密內部通道,同時發送給了兩個人。
陸建華院士。
方振國教授。
……
深夜,國家重點材料實驗室。
陸建華院士正對著一塊“龍鱗”材料的樣本發愁。他花白的頭發顯得有些淩亂,桌上的茶水早已冰涼。
“滴。”
一聲輕響,他手邊的加密終端亮起。
一份來自龍河大學校長辦公室的加密文件。
陸建華皺了皺眉,扶正了老花鏡,有些疲憊地點開了文件。
幾乎在同一秒,千裡之外的龍河大學物理學院,光學中心。
方振國教授正煩躁地踱步,實驗室裡彌漫著一股濃烈的咖啡味。他和他的團隊已經連續攻關了七十二個小時,毫無進展。
“滴。”
同樣的聲音,同樣的發件人。
方振國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煩悶,點開了那份文件。
下一秒。
兩個不同的地點,兩位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歲的老科學家,身體同時僵住。
陸建華院士的瞳孔,在一瞬間收縮到了極致。
他看到了什麼?
圖紙上,不再是任何已知的激光、水刀、或者粒子束。那是一種匪夷所思的構想——利用特定的高頻波段,引發材料內部特定分子鍵的劇烈共振。
當共振的頻率與分子鍵的固有頻率達成完美同步時,分子鍵會自行“鬆開”。
不是暴力切斷。
是和平解體。
這是一種在原子層麵上,對物質進行“說服”,而非“破壞”的切割方式!
“啪嗒。”
陸建華手中的老花鏡滑落在地,鏡片碎裂的聲音在寂靜的實驗室裡格外刺耳,但他渾然不覺。
他的雙手死死抓住桌子的邊緣,指節因為過度用力而發白,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