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的公開回應,為這場本就沸沸揚揚的求助事件,澆上了一桶最猛烈的航空燃油。
輿論的火焰,在短短七十二小時內,便從華夏境內,蔓延至全球。
三天後。
龍河大學官方平台,直播準時開啟。
服務器後台,一個紅色的數字正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瘋狂跳動。
三千萬……四千萬……五千萬!
最終,這個數字穩定在了五千八百萬上。
超過五千萬的觀眾,來自全球近百個國家,湧入了同一個直播間。他們帶著截然不同的心態——悲憫,好奇,審視,甚至是不加掩飾的輕蔑與懷疑,準備共同見證這場被冠以“重生”之名的醫學直播。
直播的鏡頭,並未對準任何一間充斥著消毒水氣味、擺滿了冰冷金屬器械的傳統手術室。
映入全球觀眾眼簾的,是一間充滿了簡約與未來主義美學的“治療中心”。
這裡沒有手術台,隻有一張懸浮在柔和光暈中的治療床。
牆壁並非實體,而是由某種特殊材料構成的全景屏幕,正模擬著舒緩的星空流轉。空氣中,隻有恒溫係統發出的微不可聞的低沉嗡鳴。
那個名為小石頭的孩子,正安靜地躺在治療床上。
他的臉上沒有病態的蒼白,更沒有長久臥床的萎靡,反而因為深度鎮靜而顯得格外安詳。
在他的身旁,那台通體由流線型合金與光潔陶瓷構成的【扁鵲一號】手術機器人,安靜地佇立著,宛如一尊來自未來的守護神。
另一側,龍河大學醫學院的院長,以及他身後由最頂尖師生組成的精英技術團隊,神情肅穆,嚴陣以待。
直播,在萬眾矚目中,正式拉開序幕。
沒有灼目刺眼的無影燈。
沒有閃爍著寒光的金屬手術刀。
更沒有孩童因恐懼和痛苦而發出的哀嚎。
整個治療中心安靜得隻能聽見儀器的呼吸聲。
隻見【扁鵲一號】的一條機械臂,以一種超越人類穩定極限的流暢姿態,緩緩伸出。
它的動作悄無聲息,仿佛滑過凝固的時光。
機械臂的末端,並非任何切割或穿刺工具,而是一個奇特的、如同含苞待放花蕾般的探針。隨著它的啟動,一圈柔和的、純淨的藍色光芒從探針頂端彌漫開來。
“各位觀眾,我們現在開始的,是微創的【靶向基因修複治療】。”
醫學院的院長,親自擔任本場直播的解說。
他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清晰地傳遞到全球五千八百萬觀眾的耳中,沉穩,自信,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我們將通過高精度機器,修複受損的血管和神經……”
隨著他的解說,直播畫麵應聲而變。
主屏幕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