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整。
悠揚而又帶著一絲神秘詭異的配樂響起。
陳曉卿那醇厚的聲音,如同一個向導,開始將所有觀眾,帶入【稷下學宮】這個既古典又未來的神奇世界。
然而,美好的感覺隻持續了不到三分鐘。
當鏡頭,真正聚焦到那三個“怪才”主角的日常研究時,所有觀眾,都漸漸地,陷入了一種“我是誰?我在哪?我在看什麼?”的集體迷茫。
電視畫麵裡。
那個被稱為“生物少年”的主角,正一動不動地趴在【稷下學宮】生態園的草地上。
鏡頭給了一個特寫。
他正在用一種比頭發絲還要纖細的柔性傳感器,探針的尖端,幾乎已經觸碰到了麵前一隻鳳尾蝶的翅膀。
旁白解釋道,他正在嘗試測量,這隻蝴蝶在不同情緒下——比如,當旁邊一朵花突然綻放時的“愉悅”,或者當一隻天敵模型飛過時的“恐懼”——翅膀每秒鐘振動的具體頻率和振幅差異。
這副景象,讓無數觀眾感到了第一波衝擊。
“他怎麼知道蝴蝶是愉悅還是恐懼的?”
彈幕上飄過一句靈魂發問。
畫麵切換。
另一邊,被稱為“音樂少女”的主角,坐在一台造型複雜的頻譜分析儀前。
那些從生物少年那裡收集來的,在屏幕上顯示為一堆雜亂無章的尖峰和波穀的頻率數據,被她輸入了進去。
她的任務,是試圖從這些凡人耳中的“噪音”裡,找到某種和諧的、可以被稱為“旋律”的數學規律。
她戴著耳機,一邊聆聽著由數據轉化成的、刺耳的電子噪音,一邊在旁邊的白板上,飛速地書寫著一長串複雜的傅裡葉變換公式。
“對不起,打擾了,我現在切台還來得及嗎?”
“前麵的彆走!我一個音樂學院作曲係的,也完全沒看懂她在乾什麼!”
最後的鏡頭,給到了那個自閉的編程天才,蘇曉曉。
她靜靜地坐在一個純白色的空間裡。
她的麵前,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全息屏幕,上麵正懸浮著一個由無數光點和線條構成的、不斷旋轉變化的複雜數學模型。
她的任務,是為那些即將誕生的“蝴蝶旋律”,賦予一種獨一無二的、非對稱的加密邏輯。
看著這三位“怪才”主角,為了他們那個聽起來就匪夷所思的課題,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在普通人看來完全無法理解的實驗和討論,全國的觀眾,都徹底懵了。
電視機前的彈幕,和網絡直播間的評論區,在經曆了短暫的沉寂後,瞬間被海量的“神評論”所淹沒。
評論區,徹底炸開了鍋。
“請恕我直言,這……到底是科學,還是玄學?”
這條評論,在一秒鐘內,被點讚了十萬次。
“我發誓,旁白說的每一個漢字我都能認識,但這三個人說的每一句話,連在一起,我是一點都聽不懂啊!”
“樓上的彆走!我一個985的在讀博士生,也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他們說的什麼‘用亥姆霍茲共振原理修正蝴蝶振翅的背景噪音’,這真的是人類能想出來的東西?”
“我終於明白龍河大學為什麼能培養出那麼多妖孽了,他們的腦回路,跟我們根本就不在一個維度上!”
“我感覺我的大腦正在被這部紀錄片強行升級,雖然過程很痛苦,但……但是為什麼感覺有點爽?!”
節目首播,便以一種“雖然完全看不懂,但感覺大受震撼”的奇特方式,成功地、徹底地,引爆了全網的好奇心和討論度!
國家電視台的後台監控室裡。
總導演看著那條代表著實時收視率的紅色曲線,以一個前所未有的、近乎垂直的角度,瘋狂向上攀升,嘴裡叼著的煙掉在了地上,都渾然不覺。
收視率,節節攀升!
一種全新的、名為“智商被碾壓的快感”的觀影體驗,正在席卷整個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