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帶來的狂潮,正以一種肉眼可見的方式,重塑著龍河大學的聲望。
何宇的校長權限界麵上,代表著“信譽度”的金色數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跳動、攀升,每一秒都意味著一次巨大的飛躍。
這股洪流般的收益,足以讓他兌換出任何一項足以震驚世界的黑科技。
然而,何宇隻是靜靜地站在【稷下學宮】頂層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下方那片洋溢著無限生機與智慧火花的園區。
他的目光穿透玻璃,落在草坪上、露天咖啡館裡、全息討論區前。
那裡,一群群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歲的“怪才”,正以一種近乎野蠻的方式,肆意揮灑著他們那無處安放的才華。
一個數學係的少年,正用混沌理論推演著股市的非線性波動,旁邊的金融學博士生看得冷汗直流。
一個物理係的天才,正和幾個機械工程係的學生,為了一套“曲率引擎”的理論模型爭得麵紅耳赤,草稿紙上畫滿了凡人無法理解的時空幾何。
他們是如此的聰明,如此的耀眼。
何宇的臉上,本該掛著欣慰的笑容。
但此刻,他的嘴角卻慢慢抿成了一條直線,眼神深處,一抹深沉的憂慮正在悄然彙聚。
他看到了一柄柄被自己親手打磨到極致鋒利的“利刃”。
周思民院士的弦理論,是解剖宇宙的“手術刀”。
數學係的混沌模型,是撬動現實的“杠杆”。
【稷下學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賦予這些大腦近乎無窮的力量。
這,是“術”的極致。
可是,“道”在何方?
當一個人手中掌握了可以輕易顛覆世界的工具,卻沒有一個足夠堅韌、足夠寬廣的內心去承載這份力量時,他會走向何處?
是成為推動文明的巨匠,還是迷失在技術迷宮中,最終被力量反噬的瘋子?
這些絕頂聰明、思想又極度活躍的頭腦,他們的人文和思想層麵,還是一片需要開墾的沃土。
必須為他們,找到一根真正的“定海神針”。
這個念頭,在何宇的腦海中一旦生根,便瘋狂滋長。
他需要的,不是再多一位頂尖的“科學家”,也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
他需要的,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大師”。
那種學問與思想,都已臻化境,一言一行,皆可為這些天才們勘破迷障、指引方向的……泰山北鬥。
何宇緩緩轉身,離開了窗邊。
辦公室內的光線,仿佛隨著他的心緒,也一同沉靜了下來。
一個全新的計劃,在他的腦海中,被瞬間激活、命名。
“三顧茅廬”!
他的視線,越過萬水千山,最終鎖定在了一個名字,一個堪稱傳奇的名字上。
南懷瑾。
這個名字,在當今的龍國,本身就代表著一個時代。
年過九旬,學貫儒、釋、道,被無數人尊稱為“最後一位國學大儒”。
這位老人,早已勘破了世俗的名利,不問世事,常年隱居於終南山的一處茅廬之中。
何宇的情報係統顯示,即便是龍國最高層的領導人,想要上山拜訪,也時常會被拒之門外,吃一個不軟不硬的閉門羹。
對於這樣一位人物,任何金錢、地位的許諾,都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侮辱。
何宇閉上眼睛,靜靜地思索著。
他知道,唯一能叩開那扇茅廬柴扉的東西,隻有一樣。
那就是,讓那位老人,親眼看到“思想傳承”的真正希望。
一種超越時代、鏈接古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