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的聲音落下,會議廳內陷入了一種絕對的死寂。
那番話語,沒有一個字帶有強迫,卻蘊含著一種足以擊穿人心的力量。
格局。
擔當。
這兩個詞,在這一刻,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化作了實質的重量,狠狠地壓在了在場每一位“風神”專家團成員的心頭。
他們看著台上那個年輕得過分的東方男人,眼神中最後的一絲審視與懷疑,徹底冰消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敬服。
接下來的時間,才真正進入了這場“學術交流”的核心。
周思民等龍河大學的國寶級院士們,走上了講台。
他們沒有再進行任何鋪墊,也沒有任何炫技般的展示。
他們隻是平靜地,將【神農】計劃那幅完整而宏偉的藍圖,一筆一劃地,展現在了這些已經徹底放下了所有傲慢的西方同行麵前。
大氣環流的每一個變量。
深海洋流的每一股能量。
地殼板塊的每一次微弱應力。
太陽風暴的每一次粒子輻射。
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個前所未聞的龐大模型所囊括。它們不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變成了一個相互關聯、彼此影響的,活生生的,有機整體。
當那張覆蓋全球的,密密麻麻的基站部署圖被投影出來時。
當那個預算總額,後麵跟著一連串零,最終指向數千億美金的龐大數字,清晰地顯示在大屏幕上時。
整個會議廳的空氣,再次變得粘稠。
換做三天前,不,哪怕是三個小時前,這樣的構想和預算,都會被他們斥為天方夜譚,是徹頭徹尾的科學狂想。
然而此刻,沒有一個人開口。
專家團的成員們,隻是死死地盯著屏幕,身體不自覺地前傾。
他們的臉上,找不到任何質疑。
隻有無儘的向往。
以及,麵對這般偉大的文明級工程時,油然而生的,最原始的敬畏。
這才是真正的,屬於全人類的科學。
這才是,他們窮儘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答案。
會議的最後,那位之前還一心想要“戳穿鬨劇”的WMO專家團團長,那位來自歐洲航天局的頂級科學家,緩緩地站起了身。
他沒有看任何人,徑直走到了會議廳的角落。
他拿出了一個造型古樸,卻閃爍著特殊加密信號的通訊器。
當著所有人的麵,他撥通了那個直達WMO總部的最高權限號碼。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短短半小時的緊急磋商,對於會議廳裡等待的每一個人而言,卻漫長得如同一個世紀。
通訊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