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長得這麼好,肯定能送食堂!”小胖伸手想摸,被陸星辰攔住。
“彆碰,沒成熟碰了容易壞。”陸星辰說,“再等兩天,摘下來送食堂。”
采摘那天,孩子們小心把豆芽從恒溫箱裡摘出來,裝了滿滿兩大竹籃。陸星辰提著籃子,帶同學們找校長。
校長看著新鮮的豆芽,驚訝得不行:“你們真培育出來了?這豆芽比供銷社賣的還新鮮!”
“校長,這是我們科研小組的成果,想送食堂讓全校同學嘗嘗。”陸星辰說。
校長高興地拍他肩膀:“好!送食堂,今天中午給大家做豆芽湯!”
中午,食堂大鍋裡飄出豆芽湯的香味。同學們排隊打飯,每人碗裡都有一勺,脆嫩的豆芽配著淡鹽味,好吃極了。
“這豆芽真好吃,是咱們自己培育的?”有同學問。
“對,陸星辰他們科研小組培育的,以後還能經常吃。”老師笑著說。
同學們都看向陸星辰,眼裡滿是羨慕。陸星辰心裡美滋滋的,覺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下午,校長寫了封感謝信貼在藥廠門口,上麵寫:“紅旗村小學‘小小科研小組’,以節約糧食為己任,培育豆芽送食堂,彰顯少年擔當。少年強則國強,此等精神值得讚揚!”
鄉親路過都圍過來看,有的還念給孩子聽。李寡婦笑著說:“星辰這孩子真能乾,學習好還會搞科研,以後肯定有出息。”
二柱子也說:“咱村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從小知道節約糧食,以後能為國家做貢獻。”
蘇瑤看著感謝信,心裡滿是欣慰。晚上陸戰野回來,聽說這事高興地說:“星辰這孩子,越來越像你,遇事不慌還會想辦法。”
“都是孩子自己努力。”蘇瑤笑,“以後多支持他們搞科研,說不定還能培育更好的東西。”
陸星辰和同學還在改進恒溫箱,發現米湯粘的玻璃時間長了容易開膠,想找其他辦法加固。他想起在藥廠看到的樹脂,問蘇瑤能不能用。
蘇瑤笑:“樹脂是工業用品,不能隨便用。不過用布條蘸米湯貼在玻璃和木板接口處,能更結實。”
孩子照蘇瑤說的做,果然加固了恒溫箱。他們還計劃培育小青菜、蘑菇,想以後給食堂提供更多蔬菜。
這天晚上,陸星辰在日記本上寫:“今天全校同學都喝到我們培育的豆芽湯,大家都開心。以後要繼續努力,搞更多科研項目,幫學校省糧食,為國家做貢獻。”
蘇瑤走進房間,見兒子認真寫字的樣子,悄悄退了出去。她知道孩子的科研路才剛開始,有這份熱情和堅持,以後肯定能有更大成果。她能做的,就是一直支持,給他們創造好條件。
窗外月光灑進院子,照亮藥廠招牌。蘇瑤站在院子裡,心裡滿是期待。她仿佛看到多年後,這些孩子都長成有用的人,在各自崗位發光發熱,為國家發展出力。而這一切,都從這個小小的豆芽科研項目,從那塊來之不易的玻璃開始。
接下來的日子,“小小科研小組”成了村裡的榜樣。其他學校的老師特意來取經,學培育豆芽的經驗。陸星辰也成了小名人,走到哪都有人誇。
但陸星辰沒驕傲,知道還有很多要學。他常去公社圖書館查資料,還向張教授請教種植知識。張教授喜歡這愛鑽研的孩子,常給他講農業科研的故事,鼓勵他好好學習,以後當農業科學家。
陸星辰把張教授的話記心裡,更努力搞科研。他和同學又培育出小青菜,雖長得不高但鮮嫩,送食堂後也很受同學歡迎。
校長看著孩子的成果,在學校大會上表揚“小小科研小組”,號召全校同學學習,從小培養節約糧食、愛科學的習慣。
蘇瑤看著兒子的成長,心裡滿是幸福。她知道,這20元玻璃專款,不僅解決孩子的急,更點燃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情。這份熱情會伴他們一生,成為前進的動力。
夜深了,藥廠的燈還亮著。蘇瑤坐在桌前,看著陸星辰寫的科研報告,臉上露出笑容。報告裡詳細記了豆芽培育過程、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還有未來計劃。字跡雖稚嫩,卻滿是認真和執著。
蘇瑤相信,隻要孩子保持這份熱情和執著,以後肯定能創造更多奇跡。而她,會一直站在他們身後,加油鼓勁,支持他們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