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危險,事後總結經驗,得!完整的死。”
“在死期中間,總結危險的經驗,這就是一個大寫的死,經驗總結的越完善,那麼危險也來的越完整,根據你已經總結的經驗而完善,從而更好的完成替身的過程,讓其更加平滑更加順暢。”
“總結經曆的危險沒問題,但要確定這份危險是不是由詛咒形成的。”
“聽說過替死娃娃沒?詛咒道具。”
“它們的形成便是附加詛咒,當一份詛咒本來已經完成了替身,下一次則是主角必死了,可必死的危險,卻被彆人給救了,本來是該死的,卻因為巧合而沒有死,成為了一個替死娃娃。”
“功效簡單明了,替彆人去死,而利用替死娃娃的家夥,雖說擋過了死劫,但卻接過了詛咒。”
“當它們迎來了最後的死亡,那是誰來救都沒用了。”
“必死娃娃。”
“救了必死,不救也是死了,但救了會得到一個娃娃,這個娃娃可以詛咒彆人,讓彆人迎來一次死劫。”
“死劫嘛,單靠自己肯定是必死的,但要是有人搭救則不一定了,算是詛咒娃娃,就算沒有咒死,人家估計也會成為替死娃娃,隻不過這個替死娃娃可能不完整,同樣可以替死,但卻是被動的,需要使用才行。”
“不過由於不完整,這類娃娃更容易複原。”
“用了必死娃娃的家夥,也將遭受詛咒,這樣的詛咒自然更加深沉了。”
“危險不在是從小到大,而是每一次都是死劫,直至死亡為止。”
“如果替死娃娃的形成是危險,詛咒娃娃形成是凶險,那之後則是死咒。”
“死咒娃娃,你不死,總有誰死,隻要死咒開啟了,這個娃娃變形成了。”
“死劫不一定會死,可以分擔,但要是死劫中誰死期了,往後每一次至少都是死一個。”
“要是死咒娃娃第一次就死了,那就看誰撿到了這個娃娃好了。”
“由於這樣的詛咒是附加型,所以它們死後都會留下一個娃娃,就算是替死娃娃沒人救也是一樣,但要是救了倒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複原。”
“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娃娃,得要到死咒之上,才算是擺脫附加,比如撿到死咒娃娃的家夥。”
“它們在不停的咒死周圍的人,而自己則是處於死咒的中心。”
“當這個娃娃動不了了,則宣布被融化,成為什麼呢?比如咒語!”
“死亡了怎麼能開口說話了不是,但它們是屬於融化的那一種。”
“說出救救我,救救我之類的語言很正常。”
“咒語娃娃,逐漸虛化。”
“誰要是聽到了這樣的咒語,誰就是替身,危險從小到大的那種,一步步成為咒語的替身,這樣的替身娃娃不僅會跑會動了,還會說話了。”
“而要是成為替身之前,當事人主動回應了咒語,更是重複了咒語,那也沒有替身這回事了,直接變娃娃。”
“撿到這樣娃娃家夥,不能回應,更不能訴說咒語。”
“彆看這樣的詛咒是附加型,長大了也不可小視。”
“替死娃娃,替身娃娃,替生娃娃,三個類型。”
“替死不可怕,替身不可怕,替生才牛嗶。”
“咒語隻需要兩個替身。”
“一個替身是回應以及述說的直接變娃娃。”
“一個替身是撿到這樣娃娃的又重複了一遍咒語以及回應,它們不在會直接變娃娃,而是傳播。”
“滿世界囔囔救救我,誰都是替死娃娃,也誰都是替生,詛咒替生,隻要聽到了都算。”
“當咒術得到第一個替身時,第二個替身無法是時間的問題,就算第二個替身不說出咒語,它們死後也是會說的。”
“如果把回應以及咒術分為兩部分,以最好的程度來計算,替身需要四個。”
“兩個替身回應,兩個替身念咒。”
“但正常來說,一個替身就可以完成咒語以及回應,通常隻需要兩個。”
“滿世界的替死娃娃,詛咒覆蓋,而中了詛咒的家夥,都會不自覺的念一遍咒語,回不回應在這時候不重要了,因往後便是回應的過程,這樣的一句咒語就像是吹響了開始的號角。”
“或許對於當事人來說並不好玩,但對於娃娃來講是不是挺好玩?”
“詛咒娃娃名如其義,它們的玩法簡單而又粗暴。”
“當第一個替身製作完成,它們也不在是附加型,而是根源型。”
“下麵則是附加型詛咒的解法。”
“從替死開始。”
“它們最為擅長是潛移默化,初期很弱,所以有時候寫寫日記,回憶回憶曾經是好事,比如說小時候,更小更小的時候。”
“記憶之初,把它給記下來,寫下來。”
“這樣附加型的詛咒也將成為日記:詛咒日記。”
“當然,不寫也是可以的,但那段記憶可能會遺忘,一段幼時的記憶消除一段詛咒,有多少記憶可以消除?遲早把自己給消除的乾乾淨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記下來則是給詛咒一份轉移載體,當然幼時的記憶隻是一個參考,也可以是不存在的,但卻是記憶中的一部分,比如夢。”
“對症才能下藥,附加的詛咒是你的嗎?若不是,當然要用不是自己的東西進行轉移,但詛咒又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要用似似而非的東西,比如夢,比如對他人的印象,接下來便是載體的製作,也是消化詛咒的過程。”
“這種記載的詛咒對於他人來說是詛咒,但對於自己來說則是力量,因這樣的詛咒是從自身提取東西,本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或者說它曾並不明確是不是屬於自己,當製作完成之後明確了這個過程。”
“載體看得見,摸得著,但誰都可以拿走,但卻出於自己,消融了自己的東西,自然而然的將獲得自主,而彆人要是拿走了這樣的載體,那下場可不太好。”
“詛咒化身?差不多。”
“附加型的詛咒,在加上自身印象,以及製作出的載體,詛咒的化身,也是你們的化身。”
“載體是詛咒的根本,印象是你們的化身,附加是異己的爭奪,如彆人拿到了這份具備載體的詛咒則會產生異己,而異己再生的來源,則是載體,這是以身體來製造詛咒。”
“當這樣的詛咒製造完成,載體上的詛咒將消退,因它們獲得了更好的身體,但這份詛咒在身體裡的那一處?不清楚。”
“這便需要用到這份淘汰的載體了,讓身體的詛咒重新向載體聚集,而這需要用到印象。”
“當詛咒完成取代,身體對你們的印象已經深刻到無可複加,屆時就是把這份印象灌入在這份載體內,也不說多說什麼,隻需把這份載體交給身體,告訴它們這就是它們的一生就好。”
“這詛咒的身體將重新灌入載體之中,這樣的玩意就跟替死娃娃差不多,算是...咒印?嗯。”
“當然,這是屬於詛咒被竊取了的情況,算是比較次的咒印,可以交給彆人用,也可以自己用。”
“自己用代價很小,就是一道複原了的傷疤,而交給彆人用則是一道傷口。”
“咒印一生,可擋一死。”
“一傷一死一疤。”
“要是沒有被竊取就是另說了。”
“詛咒有了載體,又有了自身的印象,你們可以閱讀不是?閱讀之後,無論是載體,還是印象都會回歸到你們自身身上,當然,載體畢竟是多的,所以你們身上會多一道印記,同樣是咒印,但這道咒印卻是額外的。”
“而且這道咒印是可以恢複的,而再生的來源便是你們的印象,但這印象難免會遺忘,所以你們需要重新記錄一下,你們究竟記載了什麼,咒印消失了就常看一看。”
“當然,這樣的咒印也可以給彆人用,但效果上不如一生,勝在可以恢複,也可以給替死娃娃用,但給它們用了,則是不能恢複的那一種,但你們卻可以把重新記錄的載體給它們。”
“既然不能恢複了,那要這份用於恢複的也沒用了,給複原的替死娃娃唄,當然拉,載體對於替死娃娃來說是詛咒,既救了它們,當然要收費不是,總不能白救。”
“這樣的載體,會自行記錄,複原娃娃們遭遇過的詛咒,相當於詛咒日記。”
“咒印加強版。”
“這就相當於給無用的載體配上一個充電寶,至於衝到地步,看你們什麼時候用,或者說娃娃什麼時候死,而且這玩意吧,已經不限於詛咒了,要知道詛咒隻是世界的一部分。”
“至於原本的咒印怎麼增強,當然是給彆人用拉,輔助類詛咒,威力是不大,但勝在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容量。”
“給彆人用是提升容量,而自己的反複閱讀則是提升質量。”
“要是哪天又來了新的附加詛咒,又是一道新咒印。”
“咒印不會無故暗淡,又有了避免遺忘的載體,當翻開載體時,發現那些文字消失了幾個,這時候可以多加上幾句話了。”
“當新的咒印成熟,這加上的一段話,將成為新的咒印,而載體成空,這時對照著咒印填空就好。”
“隻不過貼在替死娃娃身上時,需要從中撕下來,當然,這也是不會遺失的根本。”
“沒有兩個咒印,誰知道這個複原的娃娃跑哪去了,扯蛋。”
“不過撕下來的話,咒書會產生裂痕不是,所以咒印呀,那自然是越多越好。”
“如三條咒印少一條,還用撕下來嗎?不用。”
“其中的一條就算廢了,也有另外兩條作為支撐,遲早會自己回來的。”
“咒印、咒書、咒符、咒生。”
“生命能承載的咒印是有限的,書上雖然承載的更多,但也是一樣,故而形成符,添加了不少書頁,但這些書頁和裂痕一樣,補上這樣的裂痕則需要你們,同樣也因為這樣的裂痕才能加入一生。”
“一生能有多厚不一定,無非也就是消融成一頁書籍。”
“滿腹經綸,僅此一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誰都可以看看,但誰也看不到,因其生太薄,所以呀,這一頁是空白的無字天書。”
“這一頁太厚,所以可以選項分薄,形成一本厚厚的書,這樣彆人就可以看到了,隻不過當這本書看完了,那一頁就誰都看不到了。”
“書生一頁,可覆一生。”
“這是作用,比如可以讓誰誰誰重新來過,逆轉光陰,回到從前。”
“有些事,一步之遙,有些人,半步之差,而這一頁抵得上半步,算是一葉扁舟隨行,但這一頁可不能蓋事,當然,如果有些人僅差半步,蓋事也是可以的,作用於個體,也可以影響整體。”
“接下來則是中型的詛咒。”
“有些詛咒是無形的,但有些卻是有型的,它們有具體的形態,來自聚合。”
“詛咒聚合體。”
“比如人死了,想要實現某種目標,但卻無法完成空留遺念,這樣的遺念配上無主的載體,既能完成聚合,當然,這無主的載體也是它們本身,比如燒成灰燼的屍體。”
“這是聚合詛咒,由於裡麵涉及的太多念頭,形成了呆滯狀態。”
“這樣的念頭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軟的,所以這種聚合詛咒會產生一定的範圍。”
“大範圍!”
“其次則是硬,大範圍裡麵具備強硬的頭頭,但這樣的頭頭隻是充當一個目標。”
“目標容易實現嗎?不容易。”
“強硬的目標實現不了,那麼小一點的呢?可以了。”
“等於說這是大範圍內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但小的比較弱呀,所以這樣的目標可以違反,至於違反的代價嘛...這可以詛咒聚合體好吧,違反的代價相當於被詛咒,一個聚合體的詛咒這就相當於直接把你變成傀儡。”
“接下來則是軟的,軟的就像是一種判定,判定你有沒有在做,要是違逆了,變成傀儡了,則是它們來做,但軟的倒是想做,但它們會為了小念頭做嗎?肯定不會。所以軟的更多的是一種判定。”
“判定你是否在完成,以及其中挑刺,當然拉,無論是做的再好也就那樣,不避免的遭受詛咒,滿足了小的,大的會滿意?不會。”
“做與不做都是錯,當進入的那一刻即是詛咒的開始,直至在詛咒中淪陷,所以很多時候這樣的詛咒是無解的。”
“具備自主的聚合體,但卻不能做主,這樣的詛咒生靈是沒什麼辦法的,隻有生物去解。”
“花草樹木同樣不能自主,但你能說它們沒有自主嗎?不能。”
“這樣的詛咒基本上是交給萬物,但這樣的詛咒範圍之內,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萬物凋零的狀態,那麼則需要外在的投入,將萬物投入進詛咒的範圍內,達到化解的目的,不過要是詛咒獲得了人力,它們可以會主動鏟平萬物的。”
“一個投入,一個鏟平。”
“就算鏟平不了,它們也能讓萬物另一種詛咒聚合體,雖消減了一定的範圍,但這樣的聚合體卻更多了,但這些聚合體不如原體,它們是受到封鎖的,也就是不能產生範圍影響,但是吧...不能產生範圍影響可不是什麼好事,它們長的可是飛快的那種。”
“畢竟聚合體裡麵有多少念頭?不知道。但它們卻因此有了眾多成長的方向。”
“這樣的東西怎麼說呢?食物!或者說咒食。”
“可以服用,但具備代價,在有則是吃的不如長的快。”
“服食詛咒,意味著遭受詛咒,而完成詛咒的一個又一個目標,相當於獲得詛咒的力量,這好像是最為容易獲得的詛咒之力了,聚合體裡麵具備多少個目標?那絕對是海量級彆的。”
“簡單來說,力量更強了,自主越弱,比如不做任務,躺平了,屆時就會不由自主的拉近與聚合體的距離,一旦進入聚合體的範圍內,玩完!”
“獲得的力量將加大這個範圍,從而形成籠罩的效果,一步步的蠶食,也許都不用等蠶食,隻需要等到聚合體籠罩到萬物的那一刻。”
“萬物相當於第一層封印,投入萬物的那一刻,便是解開第一層封印的開始。”
“生靈服食萬物之後,獲得詛咒之力,相當解封,當生靈在次進入籠罩範圍之內,萬物的封印解除了,聚合體不在懼怕萬物,當然拉,它們也從來沒怕過,隻不過萬物相當於一層封印。”
“屆時在投入萬物不在是減少詛咒的麵積,而是增加,當然拉,萬物的封印很重的而且多而繁,沒那麼容易一次性解除,但萬物也是會成長的,當封印解除了,聚合體也融入了萬物的特征,變的可以成長了。”
“大量的投入固然會減少一定的範圍,但架不住人家也長的快呀。”
“其實初生的聚合體很好解決,隻需要大量投入萬物,當看到詛咒聚合體之後,在交給生命啃食,在把生命殺光充當萬物的養分,直接完事!不過啃食了聚合體的生命不能交給詛咒萬物,而是沒有被詛咒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生靈也將獲得名為詛咒的食物,屆時在利用詛咒的力量,消滅一個個淪陷在聚合體裡麵的生靈,這就算是解決了。”
“但凡事呀...就怕不知道,就怕知道了的是錯的,所以需要嘗試。”
“前一句說的是你們,後一句相當是指我們,可以這麼解決詛咒,但不一定是對的。”
“保險一點嘛,就是投入萬物,在用生命啃食萬物,在把這些啃食了詛咒萬物的生命作為那些未曾感染的養分。”
“生命,比如小螞蟻,它們是啃食不了無形詛咒的,但啃食詛咒的萬物有問題嗎?沒有。而且它們也樂意去啃,因詛咒的萬物對於它們而言,意味著成長為生靈的誘惑,這也是生命的階梯。”
“作為新生的生靈,它們怎麼看待原本的舊日呢?”
“當然是全吞了。”
“萬物化生,一代換一代,在生命還未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前,這樣的敵對是沒商量,況且...生靈世世代代以萬物生命為食,是不是應該償還代價?是吧。”
“當禁圖在開,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時候,而你們的同學也有蒙物以及靈根不是嗎?”
“它們一個代表萬物,一個代表生命,但畢竟是同學不是,還是可以溝通一下的,而同學之間雖不允許互相殘殺,但偶爾打打架還是可以的。”
典型的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