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分古今,王族亦是一樣,但也不要想的太複雜。
古老的王族,或者說王族的王。
娘娘!
她們負責養育王族,但隻是養,單純的養。
娘娘的娃娃,吃喝不愁,保證你餓不死,但沒有其他的。
簡單來說,養一生即是王。
每日一餐,家常便飯,就算這一餐你不吃,但始終會為其留著。
所以王族的子嗣不多,根本原因是養不起。
每一餐都要留著,如天荒地老一般的持續下去,若王族的娃娃多了,試問娘娘養的起嗎?
每一個凋零的娃娃,是生也好,是死也罷,亦或者離世,它們都會成為王族的負擔,因那一餐始終會為其留下。
一子養一世,更是生生世世,就算世界亡了,但隻要它沒有滅,可以新生,這樣的負擔會一直存在,除非那一位娘娘的隕落了,那負擔全部消失了,相應的此世在無這一族,視為絕滅。
正常來說,就算世界掛了,這位娘娘也不會掛,隻不過在世界掛了同時,這位娘娘可以掛,活膩了。
世界掛掉了同時,娘娘掛了,此世就算能新生,也在沒有這個王族存在,因它們的王滅了。
當然,要是娘娘不利用世滅,而是自己消亡,那這個王族才是存在的,但卻無王了,而相應了,王族帶來的負擔,將會由一位娘娘的隕落全部抹平。
那麼...第一位娘娘會隕落嗎?
它們通常都會。
因每一個世界,一般都是負的,這也意味著娘娘給予王族的養分並不純淨,無論給的是什麼都是這樣,因是負。
給的越多,不說虧欠世界的越多,而是世界的負債會越重。
入不敷出,這是通常世界的狀態。
所以王族隻有一子,雖說可以有更多,但卻不能,隻能養一個,入不敷出,隻此唯一。
作為王族的娘娘,它們對子嗣的死活並不關心。
死了正好,又可以養一子了,但會留下它們的屍骸以及飯食,子嗣死多了,直接以化生的方式,轉負為正,萬物之母,不外如是。
這也是世界常用的方式:祭祀。
以一生為祭,更衣。
就算是祖宗,那也是一樣,祖宗十八代?扯蛋。
一祖即一宗,隻不過它們和娘娘的方式不同,它們合二為一,一子絕代,亡一子分一子,最終的結果和娘娘差不多。
為大義獻生,世負生償,為償更多,負更多,與世共榮,若世界充盈,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處於虧空的狀態。
祖宗是不是需要複蘇?需要。
娘娘是不是需要複蘇?需要。
為了複蘇一個又一個的先天變態,世界很常一段時間都會在虧空的狀態掙紮徘徊。
娘娘養一子,若子不亡,絕子無後,若子亡了,娘娘又會養一子,直至子亡。
這是死亡的亡。
子亡歸入幽冥,但這是不一定的,還有一種歸屬則是無紀,歸無不生,若歸無,它們會成為娘娘掌握的養分。
純淨的養分。
比純淨幽冥可沒有無紀純淨,它們通常叫歸墟。
王子歸墟,娘娘飼養,可創造一位王子就是為了讓其歸墟?不存在的。
若僅僅隻是死亡,作為娘娘不會阻攔,或者說漠視,但要是歸墟,這娘娘就會詢問了...
娘問:為何歸墟?
子說:其生無意。
娘娘:即無意,應死亡,而不是歸墟,你們可沒有到那種程度,以死亡的方式靜候芳華,若在世界繁華之時歸墟,那時我們不會阻止。
王子:若不曾有誰歸墟,氣息真的是源源不斷的嗎?
娘娘:那輪不到你們來操心。
王子:娘娘不該來阻止的才對。
娘娘:是。我們阻止了,會讓源源不斷的氣息壟斷,但仍會阻止。
王子:為什麼?
娘娘:為了希望。
王子:要是我們攜帶著希望歸墟...
娘娘:氣息會更多,負債會越重,永無清算之際,因你們歸墟的,帶著希望歸墟的。
王子:那至少氣息會更加潔淨一點不是嗎?
娘娘:潔淨的氣息會更加難以處理,身具希望不應歸墟,更不該,死亡才是歸宿。
王子:那要是有一天...
娘娘:那歸墟就算是毒藥也得喝下去,以毒攻毒。
娘養一子是王子,亦是王冕。
多少王冕會死?不知。但不死才是好事,這樣負擔便不會加重。
不死不滅,一王一冕。
允許死亡,不代表希望誰死,故終無生送。
可憐...待世界的喪鐘敲響,為生送終。
葬禮嘛...給死人辦的,因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誰送終,那時或許亦存在死亡,但卻是孤獨終老。
那什麼時候敲響喪鐘?
世界轉正之際,全麵轉正,那時會敲響喪鐘,可要是已經沒有了轉正的可能,同樣會敲響喪鐘,因那是誰帶著希望歸墟了,但這是一個矛盾題。
理論上帶著希望是不會歸墟的,除非誰的那份希望是毀滅世界,那樣世界會敲響自己的喪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正常嗎?正常。
世界很大,若希望僅限於一地,而那一塊小小的地方又充斥著絕望,那...毀滅吧!毀滅所有,包括自己,讓一切歸墟。
雖說它們會掙紮,但善良美好殆儘了,毀滅的希望誕生了。
那時世界會敲響喪鐘,那代表有誰在為世界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屆時...赴死吧。
為了阻止其歸墟,生靈赴死,任由殺戮,任由毀滅,直至這個家夥清醒,埋葬一切,雖說它們仍舊可能會歸墟,但這樣的歸墟超出了希望,僅僅以希望的方式歸墟,它們雖帶來了更多的氣息,但是利也是禍,而這樣的家夥不同。
它們的歸墟是純淨的,大禍已釀成,希望又以複蘇,它們歸墟了,生成的氣息變成了中立的,行善便是善,作惡便是惡,黑白分明,但這樣的氣息存在的量是有限的。
少有誰可以名正言順的除惡,但這等氣息誕生的惡卻是可以,它們可以名正言順的鏟平一個又一個黑暗之地。
那是作惡,罪大惡極的作惡,滿身罪孽,可那又關係嗎?沒有。沒有誰可以審判它們。
至於行善那就簡單的多了,複蘇那些赴死的。
作惡多端,罪大惡極。
行善積德,勞苦功高。
行善沒什麼可說的,倒是作惡挺有趣,黑暗之地和它們算是同根同源,它們會優先互相殘殺嗎?不。它們會優先在世界作惡多端,但積累的罪惡足夠多了,在反過來把同根同源的家夥捅一到,成為正義的化身。
是吧。它們除惡的過程中,總會救下一些無辜不是?它們會感謝這個家夥,哪怕它是罪惡多端的,就算它在壞,能有沉淪在黑暗之中的家夥壞?麼有。
這一個對比下來,這樣的家夥豈不是成為了正義?哈哈。
那麼誰能審判這樣的正義?哈哈。沒有。
由於收獲了一些感謝的家夥,它們會在那時象征著審判,直至成為審判,審判罪惡。
我算是作惡多端的了,你們比我做的還多?有罪!!!
我算是罪大惡極的了,殘殺了很多同根同源的同族,你們竟然殺的比我還多?該死!
我可能鏟平了無數黑暗,但你們竟然大於其中一個最小的黑暗之地?過分!迎接正義的審判吧!由審判親手放逐你們,放逐到很黑很暗的絕望之地,比如深淵,比如宇宙。
要是你們比我鏟平的最大的一個黑暗之地更大,我們會把你們這群惡鬼放逐到地獄。
一般來說,在未成為審判前,它們會鏟平黑暗,但成為審判之後,更多的是懲戒,隻要黑暗之地不大於最小的那一個,不至於放逐,比如審判會親手出手懲戒這樣的家夥,相信咱們,這樣的結果絕對要比放逐要好,可謂是仁慈。
當然拉,這群仁慈落到製造黑暗的家夥手中,怎麼看怎麼殘酷,怎麼麻木不仁,但那是因為它們沒有見過放逐者,作為放逐的家夥有一天要是回來了,它們會由衷的感覺到審判對於它們的懲戒簡直是太仁慈的,而放逐回來的家夥也將成為審判的劊子手。
大人!您太仁慈了,看我們的。
審判:行了。
放逐的懲罰,連審判都可能看不下去。
放逐:它們會感謝大人的憐憫。
不說有多了兩個生靈,但卻多了兩個路徑,一個是審判,一個是放逐,不過它們的形成條件可能會比較苛刻。
這是現象...
真到了毀滅的那一天,毀滅看到的赴死的現象,還會毀滅嗎?會。因它們不信,不信會有那麼聖潔的生靈,那麼這一幕會成真。
那麼生靈看到的毀滅的誕生,它們會赴死嗎?若存在著複生,它們會,可要是沒有呢?
它們會看到另一幕,某些個家夥在嘗試複蘇它們,但始終沒有成功,因它們並沒有死,所以它們看到的是失敗的複生。
奇異的現象。
一群模糊的光影,阻擋著毀滅,任由毀滅宰割,沒有誰可以聽清這群光影在說什麼。
好奇為什麼不反抗?猜猜唄。哈哈。
或許其中有些光影是清晰的,但可能沒有。
不是每一個先天生靈,都能活到毀滅誕生之日,所以光影是模糊的,更聽不清它們說什麼,不過除了先天的家夥之外,有些是清晰的。
比如向死者。
它們會赴死,為了名正言順的死亡,所以它們的光影是清晰的,同樣的向死的家夥看不到複生的一幕,若世界充盈,或許會為向死的家夥展現未來,可要是負債的,那就算了,給你們一個向死的理由,世界需要你們去死,而你們也樂意。
這樣的一份現象,即是世界給予的生機,若不需要這份生機,那麼在現實中歸墟吧。
歸墟的家夥,將成為行善的家夥,那沒有那一幕,它們已然歸墟,不存在後生,至於怎樣行善,那就是其他生靈看到的那一幕了。
三幕。
一幕:行善。
一幕:死亡。
象征:生機。
生機的一幕本來是展現未來的,若世界表示能量不足,不足以向死亡展現未來,那它象征的便是生機,而不是一幕未來,況且生靈各自的未來,我們又不知道,若非世界充盈,不會展現未來,哪怕這樣的未來僅僅隻是起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喪鐘敲響之日,向死!見證毀滅的誕生。
當毀滅見證了向死了現象,它們會歸墟嗎?會殺戮所有嗎?它們可能會在現象成為現實之際清醒,當清醒了,還會歸墟嗎?不一定。
若屏蔽毀滅那邊的現象,毀滅可能真的會殺光所有才會清醒,看著遍地屍骸整齊劃一,那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就需要有誰來告知毀滅這一切是怎樣形成的了。
真相:它們很強大,很多比你還要強,但為了讓你放下屠刀,選擇了一個個的死在你麵前,就是這樣,你可以繼續選擇殺下去,但第二批隻有我一個了,赴死的全死光了,剩下的全是膽小鬼了,它們是第三批。
在你殺戮它們的同時,它們會哀求,直至你心生憐憫,真正的放下了屠刀,至於咱們...咳咳!屠刀嘛,當然要足夠狠辣。
唉...不該死的全死了,該死了卻成為了主流,以後就交給你了:毀滅。
記住了,不要對任何誰抱有仁慈,因我們全死了,要是你能殺光所有膽小鬼,那麼你是毀滅。
但真的能殺光嗎?
若告知真相的慫恿或許有可能,但它們不會慫恿,也不會求情,更不會告知殺光膽小鬼就能成為...嗯...極致的毀滅。
不會慫恿,不會求情,若有幸存,它們會成為第四批。
親手放過了第三批,又宰殺了第四批,毀滅誕生。
不能說出的話:不能對第四批幸存者,心生憐憫,心生仁慈。
是毀滅的傀儡,還是毀滅本尊,取決於第三和第四。
殺光了第三批便是傀儡,殺光了第四批即是毀滅。
真相表示不能毀滅自己,所以唄,這樣的秘密不能說,不能以現象的方式照做,那是假的,但真相亦可以告訴毀滅一個答案。
若第三批幸存,去禁區尋找真相,它們會告訴你,不要憐憫,不要仁慈,全部殺光,毀滅它們,在毀滅自己。
這樣真相隻能存在於禁區,隻要進去了便能知道,因我們在禁區公開過,但在世界隱瞞了。
若屏蔽毀滅一遍的現象,它可能會殺至第三層抵達第四層,前提是毀滅能殺光第一批所有。
正常來講能殺光嗎?哈哈。
小小毀滅而已好吧。
要是第一批的家夥足夠強大,毀滅會清醒,或許是以清醒的姿態繼續毀滅一番,至於極限那就是毀滅第一層留下真相,但能到極限才怪,屬於赴死的家夥特彆不給力,第一批直接給速通了,被一個小小的毀滅掐死,簡直不能忍,但又不得不承認。
世生變弱了,小小毀滅竟然能做大做強,簡直奇芭,那估計真相也得嘎。
要是世生不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毀滅極限抵達第二層為止,那真相又會怎樣對待第三批?那真相可能會成為黑暗的締造者,給第三批的生靈加那麼一些殘酷的折磨。
黑暗:你是不是很不能忍?
毀滅:是!
黑暗:世界本不是如此扶弱的,第三批都是膽小鬼,它們本是該死的,但又沒有死,不該死的死了,而該死的卻活著,怎麼辦?那該死的成為不該死的唄,我將締造黑暗,又黑暗中誕生的毀滅來消滅我,讓本該死的混蛋重新誕生,明白?而這也是你的來源,隻不過你所在的那處黑暗是沒有光明的殘次品,那是生靈的模仿和學習釀成的錯誤。
毀滅:我的初生是一個錯誤?
黑暗:你的初生不是一個錯誤,而是不該初生,本不該初生的家夥初生了怎麼辦?第一批送給你殺的家夥便是補救,讓你成功的誕生,這樣的真相本該又它們來轉告,可惜你要是把它們殺光了,那就由黑暗來說唄。
光明已亡,黑暗籠罩。
毀滅:那麼我是什麼?
黑暗:你是毀滅,亦是光明,要是有一天,我在黑暗中沉淪了,由你來毀滅我,那時你將是黑暗中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