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困難_十五輪回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44章 困難(1 / 2)

磨難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個檔次:災難。

這玩意最輕,如噩兆吞掉了果實,那便是災難,而麵對災難最為普遍的方式是妥協,或者說有三種應對方式。

其一:躲避。

其二:妥協。

其三:對拚。

對拚不推薦,因是兩敗俱傷,躲避也不是主流,或者說沒的辦法才躲避,有點辦法的話,妥協完事,就算這樣的妥協意味著不可挽回的損失,但卻是普遍的結果。

彆以為這很慫,很和災難妥協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比兩敗俱傷強,至於躲避的話,一般是轉世,另一個則是為了妥協,而這樣的妥協通常帶著一點威脅的味道。

如躲避功夫好的家夥,這樣的家夥既然能躲避災難,那能不能轉世?可以。那既然能夠轉世,是不是有可能獲得助力,這對於災難是變數。

這是以躲避為基礎,以轉世為威脅,逼迫災難妥協,說白了就是讓災難見好就收,彆太過分,可要是沒有轉世的機會呢?同樣的,躲避的功夫好,如同在世間紮下了一根刺,而這根刺可能時不時的出來紮你一下,以這樣的方式來完成兩敗俱傷。

到了災難的地步,本源可以說是老大了,生靈處於弱勢,作為弱勢群體,頂多是兩敗俱傷,這也是極限,而這兩敗俱傷的可能和希望差不多。

渺小而不可及。

沒錯。這兩敗俱傷是不可及的,它隻是可能,而這樣的可能是完不成的,因有些家夥不會站在兩敗俱傷的這邊,而這樣的家夥是誰?自己!

若誰完成了這個不可及的兩敗俱傷,不說它會後悔,而是會有遺憾,故不可及。

若有兩敗俱傷這回事,則不可及。

若無兩敗俱傷這回事,則不可能,理論上若無,應該有可能才對是吧,但這樣的不可能,來自一些家夥的不同意,比如說我等,我等不同意兩敗俱傷,所以不可能,因不可能,所以妥協成了必然。

誰要是能一直躲避,那妥協是必然的,但怎麼說?妥協不是主流,因需要有實力才能辦到,較為正常的則是逃避災難,可同樣不是主流。

這是渴望。

渴望能妥協,但不強求,類似於偏頗,偏向妥協的那部分,但卻不是徹底倒在那邊,要是逃避的話,則是失望,而這樣的失望影響並不大,如失去渴望,形成的是欲望,有所虧欠的欲望。

或許欲望可以彌補,但也有可能彌補不了。

如誰都逃避災難,致使失敗,那則是欲無窮儘,這樣的欲望類似於對某些事物的需求無窮無儘,滿足不了,這是小問題,隻不過這小問題有一天會長大,它們會收斂一項事物的所有,比如說隻有我有,也隻有我能有,類似於守財奴的角色,孜孜不倦的收斂全部,哪怕這全部是源源不斷。

其造成的結果是窮,其窮無儘,但可取儘,要我們說,這樣的家夥長大之後是一件嫁衣,什麼時候窮儘,在於什麼時候取儘。

取儘時,一無所有,所生是寄托。

如把它們收斂的財富給取儘了,它們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其精神會寄托在財富身上,而這樣的精神是可以轉化出來的,欲望的病可以治,隻不過有些麻煩而已,填麻煩。要是世界很變態,解決這樣的麻煩不失為一件善事。

要是簡單的取儘,這即是利益,雖說利益有得有失,但它們已經失了,所以這樣的利益是純粹的,隻不過...取儘一個守財奴的東西,這個守財奴未免有些可憐,有些心懷不忍,但...

它們可是收斂了一項事物的全部,會心懷愧疚嗎?理論上不會,要是會...品德吧,品味得失。

要是不會,那就是失德,而這失的德僅是這一生,如這一生不會從收斂的事物上轉化出來而已,這欲望的病,品德可以治,不過一般是功德,轉生之功德。

有些功德是不會褪去的,例如品德。而有些功德是會蛻變成功績的,如幫一個家夥轉生了,它會記得你,當功德沒有了,它還記的這麼一份功績,記的這麼一份再造之恩。

功德可以賺,但品德這玩意是咎由自取,若無仁慈之心,自然沒有品德這回事,所得僅是利益。

在說白了,逃避者是寄托,而這利益相當於撫養費,不過想要得到這份撫養費,需要解決一些麻煩,如等待欲望長大,等待因果報應,一般是等得起,但不一定養得起,因失望所代表的是一項事物的缺失。

可以承受嗎?要是能,那就養的熟。要是養不起,那就是早夭了。承受不住一項事物的缺少,故提前收割。

作為逃避者,麵對的通常便是收割,和災難沒什麼兩樣,區彆隻是災難收割了很多次,而世界隻收割那麼一次利益,同樣的,逃避未嘗不是一種解脫,若收割一次便可解脫,比麵對災難強,更何況在解脫之前還有那麼一段成長的過程。

在有則是,有些環境是很特殊的,可以收割不錯,但未必需要,養不起可以不養,先儲存起來也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生靈的角度來考慮,逃避比躲避要好,要簡單,也更輕易。

那麼說說不逃避的結果,麵對災難的下場...這個...災難大成,你在能躲,它也能找到你,而每一次找到你,都是一次災難的收割,無非是收割你之後,下一次你還能躲避。

一次次的收割,一次次的躲避,看你能躲到什麼時候。

這可以說是拖延,總之就是在災難收割不乾淨,哪怕每一次收割災難都會更大更肥更胖,但災難一直都僅僅是災難,反正你它丫不拖延,我就一直擋著你,惡心你,非常賴皮的說。

你它丫可以割掉一個我,但還有千千萬萬個我,要是災難無所謂的話,那躲避的家夥就老遭罪了。

當然拉,要是災難真無所謂,這就是兩敗俱傷了,災難不可能無所謂,若有可能則雙敗俱傷,屆時災難不在是壯大,而是收縮,收縮的同時,遭罪的家夥亦在消磨,我完了,你也得亮。

躲避的家夥故然會消磨乾淨,但災難也會因此而成為小不點,屆時小小災難即是拂袖之塵,灰塵在多,甩甩也就乾淨了,就算這灰塵會一次又一次的沾染,但僅是舉手之勞。

一點灰塵能淹沒一生嗎?不能。而在多的灰燼,也僅能淹沒一生而已,而淹沒的這一生相當於解決的無量災難。

塵哀之說。

哀家這輩子最光榮的事跡,便是以一生埋沒了無量塵埃,建造出了沙漠。

誠然躲避者涼涼了,但災難也成了灰塵,可成了灰塵之後架不住後生埋沒灰塵構建出沙漠不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能忍?至於這後生是怎麼來的...

要是災難和生靈兩敗俱傷,彆忘記還有世,這一生可自世而出。

這樣算,誰是賺的?不推薦兩敗俱傷的原因之一:這一生雖可自世而出,但也是個囚牢。

誰都不賺,誰都虧了,而對於災難來說,虧的連褲衩都沒了。

這樣算的話,世界不虧,因災難虧的更慘。

當然拉,不可能無所謂也是需要一個理由的,那這虧麻了算不算?可以算。當不可能兩敗俱傷,那災難自然可以長大,比如說成為巨型娃娃。

收割多少次,無吊所謂,但此消彼長怎樣?以消至灰塵為結果,消多少長多少,當長至儘頭,是不是該褪了?嗯。

幸存者能餘多少不一定,但這一生叫餘生,因隻剩餘這麼多,其他的全部被收割走了,這是損失。

損了多少不清楚,反正有餘,且這樣的損是認可的,也叫止損,秋後算賬彆提了,到此為止。

若僅限於損,就算是到此為止,不過是損傷而已,損傷這可以是有愈合的那一日的,但要是人家褪了,那便是損失,無可挽回。

就算災難有一天,敗個精光,你也不能撈,除非是誰願意還,無可挽回的損失,隻可償還,這是有朝一日的說。

在通俗一點,這是血債,就算誰還了,也會流血,妥協之損失,血債血償,算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長長記性,而這個記性保證很深刻,深刻的不在會重蹈覆轍。

若有這回事,這就是買個教訓,至於向誰買,反正不是災難,災難要是不涼涼,這個教訓可買不到,想買都難。

欠債不還,血流不止。

有些血債誰還了,就算在貴,你也得認,因那是損失,不是用價值來衡量的東西,或者說買到的玩意它是無價的。

有種民,它們叫災民,由損失所成,由災難所化。

災難不涼涼,損失不計較,災難要是涼涼,買回來的不僅是教訓,更是災難化身。

當然,這不是詛咒災難涼涼,而是一山還比一山高。

世有同歸於儘之說,若災難有一天遇到硬茬,同歸於儘後被整成了沙漠,這也算涼涼了,而這無量沙漠裡麵的一粒恒沙,對於某些世界來說可是無價之寶,但有所需,自無不允的說。

想必災難也挺樂意被買回來,或者說給自己留條後路吧。

彆看妥協很慫,但不妥協...嗬嗬。誰來兩敗俱傷?當是放屁嗎?以為一次次的收割的結果很好受?知道什麼叫絕望嗎?

在無位列,在無至高的前提下,災難那就是老大,小胳膊細腿的反抗老大?嗬嗬噠。不知好歹,經曆那麼一次絕望,保準乖乖聽話了,多數生靈連一次絕望都撐不過去的,皆是在絕望之下屈服。

民是民,生是生,民和生是兩回事,就算是一個平民那也得被屈打成招,隻不過平民可以抗罷了。

如平民是那麼一個天平,本身是中立的,當災難站在一端,平民可以站在天平的另一端保持平衡,使自身扛的主,但分的清站隊嗎?站錯了就要涼涼。

用災難的話說:你可以站對無數次,但不能站錯一次。

當然,若隻有一個平民,那這個平民站對一次也就夠了,可要是民眾很多,那它們站錯了,而你就要站對它們站錯的次數,且一次不錯,事事全對,這不僅僅是站隊的問題,災本身是一種難,這難是劫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所在乎的,你所擁有的,都將因劫難而一一失去,就算沒有在乎的,那災難也可以製造讓你在乎的東西,在讓你失去。

你沒有,讓你有,在劫難逃。

你有,讓你沒有,劫數難逃。

為什麼兩者都是逃?因麵對災難多數都是逃難。

災難,逃難。

災難,劫難。

逃難不丟人,至少咱們麵對災難也想逃,不想麵對劫難,而不逃隻是因為不能,想逃卻不能,這是困難,為難自己。

自己為難自己,這回事叫什麼?額...苦難。

於我等來說,這純屬受苦,非我所願,因我等是想逃的,而不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大多數都逃不掉,所以能逃掉的會因這大多數不能逃,而逃不掉。

想逃逃不掉,因大勢所趨的事實造成。

要是想逃真逃了,那就逃了好了。

不能逃的原因之二:不肯背叛自己。

要是孤家寡人,自然談不上背叛,逃了就逃了,就算因自己逃了會讓大多數家夥完蛋,但大多數家夥與我何乾,它們身上又沒有自己的一部分。

一種不逃是基於憐憫。

一種不逃是基於自由。

一種不逃是基於生意。

比如這生意覺的災難沒什麼大不了,覺的可以頂,可以抗,就是如此自信,自信都不覺的劫難是劫難,因可再生,因有在意,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樣的家夥心不在世了,或者說它們早跑了,生意不在此世,而在來世,這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

有這樣的生意嗎?有的。萬劫不磨可不說笑,有些家夥連磨難都不在乎,更彆提災難了。

當然拉,我們說災難的前提是那樣的變態都無了,所以不逃的原因更多的是憐憫與自由,這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說。

要是從世生...生靈的視角來說...雖說世界的硬骨頭挺多,它們想逃嗎?未必。而是不願逃,這是心有所屬的眷屬,不願背井離鄉,但同樣也不願麵對災難,但卻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自暴自棄。

這樣的不願逃和不肯背叛自己的情況差不多,這種大趨勢存在的本身即是一種影響,非我所願,生不由己。

另一種則是牽掛,若隻有少部分家夥能逃,那乾脆不逃了,要是大多數都能逃,那就可能跟著一起逃難了,前提是這樣的牽掛沒有掛在少部分家夥身上,比如說大部分家夥能逃,則是因少部分家夥不能逃,但大多數的家夥其中有一部分的羈絆掛在少部分家夥身上,所以沒有逃。

在一種則是全逃。


最新小说: 記憶縫補師與時間錨點的守護 照空鏢 先知的救世組織養成計劃 持敬齋隨筆 參加綜藝:一首海底致鬱全網! 星際美食:一家都是穿來的 揣雙胎帶靈泉,資本家小姐去隨軍 鬼滅手握彼岸花的我 大小姐,您吃錯藥了? 侯門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