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社區“奇葩美食大賽”與酸甜苦辣的黑暗料理狂歡
社區活動室的橫幅還帶著跨年夜的喜氣,李淑琴就用金粉在紅布上寫了新主題:“奇葩美食大賽——酸甜苦辣隨便造,敢吃就算你贏”。金粉撒得不均勻,“贏”字旁邊堆了一小撮,像撒了把糖霜,倒讓這場“黑暗料理”大賽多了點甜蜜的懸念。
“家人們注意啦!”她舉著那隻掉漆的搪瓷缸喇叭喊,聲音裡還帶著點麥芽糖的黏糊,“今天不拚手藝拚創意!榴蓮拌韭菜、辣條燉豆腐、糖葫蘆蘸醬油……隻要敢做敢吃,冠軍獎品是‘百味大禮包’——楊師傅的花秋褲餐墊、李奶奶的辣椒麵盲盒、周大爺的雞湯味牙膏!”
參賽選手們像是打開了“腦洞開關”,拎來的食材能讓路過的狗都繞著走。楊永革抱著個麻袋,裡麵裝著野山椒和巧克力,“這叫‘冰火兩重天’,部落秘方改良版,當年虎叔吃了直噴火!”;李奶奶端著個黑陶罐,裡麵是發酵的野果子泡蒜,“山裡的開胃菜,吃一口能醒三天盹,比你那咖啡管用!”;周硯田最絕,他拎著桶雞膽汁拌野菜,“這叫‘清火氣’,老三上火時就吃這個,比涼茶還苦!”
張大媽的參賽作品堪稱“視覺衝擊”。她把紫薯泥和芥末醬混在一起,搓成小球串在竹簽上,外麵裹著麵包糠,美其名曰“彩虹能量球”。結果剛擺上桌,煤球聞著味跑過來,舔了一口就原地打了三個噴嚏,把芥末味噴了張大媽一臉,張大媽邊揉鼻子邊喊:“這是高級料理!你個土貓不懂!”
比賽還沒開始,活動室就飄起了“複雜”的香味:巧克力混著辣椒的甜辣、野果子泡蒜的酸腐、雞膽汁的苦澀,還有張大媽“彩虹球”的衝鼻芥末味,交織在一起,像把五味瓶打翻在了空氣裡。路過的快遞小哥探頭看了一眼,默默放下了手裡的外賣,說“突然覺得我的麻辣燙不香了”。
第一個環節“黑暗開胃菜”就把評委還是那三位被“坑”慣了的快遞小哥)嚇得直往後縮。楊永革的“冰火兩重天”是把融化的巧克力澆在生野山椒上,黑色的巧克力順著辣椒尖往下滴,像在流“毒液”。他夾起一個遞給評委:“嘗嘗!甜中帶辣,辣中帶脆,像生活一樣有層次!”評委咬了一口,臉瞬間漲成紅辣椒,咳著說:“這層次……差點把我送走!”
李奶奶的“野果泡蒜”更絕。紫黑色的野果子泡得發脹,蒜瓣被染成了深紫色,湯汁裡還飄著幾粒不明種子。她給每個人舀了一勺:“這叫‘歲月沉澱’,泡了三年,當年在部落缺鹽,就靠這玩意兒下飯!”張大媽嘗了一口,酸得直眯眼,卻硬撐著說:“有……有當年插隊時的味道!”結果下一秒就找水喝,把周硯田的雞膽汁野菜湯當成了白開水,喝了一大口,當場吐了出來:“老周你這是毒藥吧!”
周硯田的“清火氣野菜”長著蔫黃的葉子,上麵淋著黃綠色的雞膽汁,看著像剛從泥潭裡撈出來的。他解釋說:“這野菜叫‘苦儘甘來’,膽汁是‘清熱解毒’,吃完嘴裡發苦,回味是甜的!”石蛋他還沒回部落)好奇地嘗了嘗,臉皺成了包子,半天才說:“回味……是苦的,比楊大哥當年的檢討書還苦!”
第二個環節“創意主菜”更是刷新三觀。張大媽的“辣條燉豆腐”把整包辣條扔進豆腐鍋,燉得湯汁通紅,上麵飄著辣椒籽,像一鍋“紅油岩漿”。她給每個人盛了一碗:“這叫‘紅紅火火’,新年吃了準發財!”楊永革嘗了一口,辣得直哈氣,卻對著鏡頭豎大拇指:“夠勁!比部落的辣椒炮還上頭!”
楊永革的“花秋褲靈感炒飯”更絕。他把剩飯和胡蘿卜、青椒、火腿丁炒在一起,最關鍵的是加了“秘方”——用花秋褲布料過濾的野果汁其實是他洗秋褲時發現水變色了,覺得“有營養”)。炒飯顏色紫乎乎的,還帶著點布料的毛絮。“這叫‘歲月留香’,”他得意地說,“當年在部落沒菜吃,就這麼瞎炒,石蛋吃了三碗!”石蛋趕緊擺手:“我那是餓的!”
最“驚喜”的是王大爺的“貓糧拌飯升級版”。他把煤球的貓糧碾碎,和米飯、肉鬆拌在一起,上麵還擺了顆貓薄荷糖,說是“人寵共食款”。煤球聞到味,跳上桌就想搶,王大爺趕緊護著:“這是參賽作品!你吃了算作弊!”結果煤球一爪子拍翻碗,拌飯撒了周硯田一身,雞膽汁野菜湯混著貓糧飯,把他的衣服染成了“迷彩服”。
壓軸環節“黑暗甜品”讓評委徹底放棄抵抗。李奶奶的“辣椒糖葫蘆”把野山楂串起來,裹上熬化的糖稀,再滾一層辣椒粉,紅通通的裹著白辣麵,像串“微型鞭炮”。“甜中帶辣,開胃解膩,”她舉著糖葫蘆轉圈,“當年阿花在部落偷吃這個,辣得直哭,還說‘比野蜂蜜甜’!”
張大媽的“醬油漬荔枝”更“上頭”。她把荔枝剝殼,泡在生抽裡,還加了點芥末,荔枝肉吸飽了醬油,變成了深褐色。“這叫‘鹹甜人生’,”她夾起一顆給楊永革,“生活不就是有鹹有甜嗎?”楊永革咬了一口,臉從紅變綠,說不出話,隻是伸出大拇指又迅速放下,像在做“抽搐式好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比賽到最後,評委們捂著肚子宣布:“今天沒有冠軍!因為……每道菜都‘實至名歸’!”大家哄堂大笑,紛紛搶著品嘗彼此的“黑暗料理”,辣得直喝水,酸得直咧嘴,苦得直搖頭,卻沒人真的生氣。楊永革的“花秋褲炒飯”被石蛋搶著吃完了,說“還是當年的餓肚子味”;李奶奶的辣椒糖葫蘆被孩子們分著吃,辣得跳腳卻還要搶;周硯田的雞膽汁野菜湯最“慘”,最後用來澆了花,結果第二天花盆裡的草長得格外精神。
頒獎時,李淑琴把用餅乾盒做的“金鏟子獎杯”頒給了每個人,獎杯上還沾著巧克力醬、辣椒粉和醬油漬,像件抽象藝術品。楊永革抱著獎杯,非要給大家表演“生吃野山椒”,被李奶奶用糖葫蘆打了回去;張大媽把“彩虹能量球”分給了流浪貓,貓聞了聞跑了,她卻嘴硬:“這是給高級貓吃的,土貓不懂欣賞!”
收攤時,活動室地上滿是糖紙、辣椒籽和飯粒。楊永革幫李奶奶擦桌子,發現桌縫裡還卡著顆辣椒糖葫蘆籽,他摳出來說:“留著明年種,長出辣椒樹,結的果子自帶甜味!”李奶奶笑著拍他:“你當年在部落種的辣椒,結的果子比手指頭還小,還好意思說!”
周硯田在給雞群喂剩飯,老三正啄著顆貓糧飯粒,吃得津津有味;張大媽把醬油漬荔枝的殼收起來,說要做“創意花瓶”;李淑琴編輯視頻時,鏡頭裡最魔性的畫麵,是評委們吃完美食後集體齜牙咧嘴的表情,配文“年度最上頭美食,敢試你就來”。
“下次做啥奇葩美食?”李奶奶舔著手指上的糖稀問,眼睛亮晶晶的。
“我要做‘花秋褲布丁’!”楊永革比劃著,“用牛奶和雞蛋,蒸出來帶著花紋!”
“我要做‘雞湯冰淇淋’!”周硯田摸著老三的毛,“用我的雞湯凍,保證獨一無二!”
夕陽把活動室的影子拉得長長的,裡麵還飄著各種味道的混合氣息——甜的、辣的、酸的、苦的,像生活本身的味道。李淑琴看著這群捧著“抽象獎杯”還在念叨下次“黑暗料理”的老人,突然覺得這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動人。
美食好不好吃不重要,奇葩不奇葩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瞎折騰、一起嘗鮮、一起笑著吐槽“太難吃”的熱鬨。就像生活裡的酸甜苦辣,單獨嘗著或許難受,但一群人笑著鬨著一起嘗,再苦的味道,也能品出點甜來。
至於下次的“花秋褲布丁”會不會成功?誰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隻要這群人聚在一起,廚房就永遠不會安靜,那些奇葩又暖心的美食故事,就會一直繼續下去,把日子過得像這桌“黑暗料理”一樣,五味俱全,卻熱熱鬨鬨,有滋有味。
作者有話說
吾寫的這些奇葩搞笑的美食故事,其實更適合這幾類朋友:
壓力山大的打工人學生黨:生活裡已經有夠多煩心事啦,來這兒不用動腦子糾結劇情,看主角在廚房瞎折騰出各種離譜操作,笑一笑就能鬆快鬆快~
乾飯魂熊熊燃燒的“吃貨”:雖然劇情主打搞笑,但裡麵的“奇葩美食”會自帶畫麵感,比如用辣條做披薩、奶茶泡泡麵,吃貨們既能get笑點,又能腦補味道~
喜歡輕鬆無負擔閱讀的人:不想看勾心鬥角的矛盾,也不愛燒腦的反轉?那這些故事就像“快樂小甜點”,不用費心思琢磨劇情,跟著主角的腦洞哈哈一笑就行~
簡單說,就是給想在閱讀裡“純放鬆、純開心”的朋友準備的~畢竟生活已經夠複雜啦,看點搞笑的美食故事,吃點好吃的,多快樂呀~
喜歡鏡頭裡的單身舞步請大家收藏:()鏡頭裡的單身舞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