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社區“四季風物展”與時光裡的溫柔長卷_鏡頭裡的單身舞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鏡頭裡的單身舞步 > 第48章 社區“四季風物展”與時光裡的溫柔長卷

第48章 社區“四季風物展”與時光裡的溫柔長卷(1 / 1)

第四十八章:社區“四季風物展”與時光裡的溫柔長卷

立春剛過,社區活動室的玻璃窗上還凝著冰花,李淑琴就踩著凳子往牆上釘木框。木框是楊永革用舊木料拚的,邊角被砂紙磨得光滑,她往框裡糊了層棉紙,紙麵上印著淡淡的梅花紋,是從張大媽的舊床單上剪的。“這叫‘四季窗’,”她用手指撫過紙麵,冰花在指尖化成小水珠,“每個季節貼不同的物件,等年底看,就知道日子是怎麼過的了。”

活動室中央擺著張長條木桌,是從各家搜羅來的舊桌子拚的,桌麵鋪著塊藍印花布,布上的折痕裡還藏著去年的麵粉粒。楊永革正往桌上擺東西,他的藤筐裡裝著四季的“信物”:春天的柏枝掃帚、夏天的艾草繩、秋天的辣椒串、冬天的烤紅薯皮。“部落裡有‘時光袋’,”他把柏枝掃帚擺在最左邊,掃帚上的綠芽已經發黑,“每年埋點東西,十年後挖出來,就知道自己老了多少。”

石蛋抱著個紙箱衝進活動室,裡麵是他攢了一年的“寶貝”:春天的糖紙燈籠碎片、夏天的螢火蟲罐子、秋天的南瓜籽、冬天的紐扣手鏈。“這些都要參展,”他把螢火蟲罐子擺在桌子中央,罐口的小孔還沾著點蛛網,“楊大哥說這是‘我的四季’,比部落的時光袋還珍貴。”

張大媽拎著個樟木箱走來,箱子上的銅鎖已經鏽死,她用斧頭劈開鎖扣,裡麵露出層層疊疊的布料:春天的海棠花布頭、夏天的薄荷香包、秋天的芝麻糖紙、冬天的棉鞋墊。“這些布上都有日子的味,”她展開塊海棠花布,布角繡著個歪歪扭扭的“春”字,“去年做坐墊剩下的,上麵還有石蛋蹭的泥印呢。”

周硯田抱著個竹籃,裡麵是給老三做的“四季裝備”:春天的紅繩辮、夏天的鈴鐺、秋天的雞毛勳章、冬天的棉墊。“它也算社區的一份子,”他把紅繩辮擺在石蛋的紐扣手鏈旁邊,辮尾的玻璃彈珠在陽光下閃了閃,“這些物件比日曆準,看見紅繩辮就知道春天來了。”

王大爺背著個麻袋,裡麵裝著他的鵝卵石藏品:春天畫彩蛋的石頭、夏天納涼時墊屁股的石頭、秋天壓酸菜壇的石頭、冬天暖手的石頭。“石頭記日子最準,”他掏出塊畫著笑臉的石頭,石麵上的紅漆已經剝落了一半,“這是去年清明畫的,現在看,笑臉還沒褪色呢。”

“四季風物展”沒有固定的展品,誰想擺什麼就擺什麼,隻要能代表某個季節就行。李淑琴在門口貼了張紙,上麵寫著“展品不用貴,要帶著日子的溫度”。她還準備了個留言本,封麵是用舊掛曆做的,上麵畫著十二朵花,代表十二個月。“每個人都能寫句對季節的話,”她舉著本,封麵上的迎春花已經被摩挲得發亮,“等明年此時,咱們再讀,就像跟去年的自己說話。”

春天展區很快擺滿了物件。楊永革的柏枝掃帚旁,放著石蛋的糖紙燈籠碎片,碎片上的金粉還能照見人影;張大媽的海棠花布頭壓在周硯田的紅繩辮上,辮尾的玻璃彈珠在布上印出個小圓點;王大爺畫彩蛋的石頭擺在最邊上,石頭下還壓著片乾枯的海棠花瓣,是去年手作集時撿的。

李淑琴在春天展區貼了張紙條,寫著“春風吹醒的不隻是花”。她往玻璃框裡塞了片柏樹葉,葉子是去年楊永革編掃帚時掉的,已經變成深綠色。“這片葉子見過石蛋編燈籠,”她用手指點了點葉子上的蟲洞,“也見過老三在花樹下刨土,比咱們記得清楚。”

夏天展區最熱鬨。石蛋的螢火蟲罐子旁,擺著張大媽的薄荷香包,香包上的線已經鬆了,露出裡麵的乾薄荷葉;楊永革的艾草繩纏著周硯田的鈴鐺,鈴鐺被蟲蛀了個小洞,卻還能響;王大爺墊屁股的石頭上,沾著點去年的西瓜汁,已經變成深褐色。

楊永革給夏天展區寫的留言是“夏夜的蚊子比星星多,笑聲比雷聲響”。他往罐子裡塞了根艾草,是去年納涼會剩下的,草葉上還沾著點槐樹葉。“這艾草見過石蛋追螢火蟲,”他晃了晃罐子,艾草葉簌簌作響,“也見過老三偷喝綠豆湯,比故事裡記的全。”

秋天展區飄著糧食香。張大媽的芝麻糖紙疊成了小元寶,擺在楊永革的辣椒串下,糖紙上的油漬印出個小手印,是石蛋去年抓糖時留下的;石蛋的南瓜籽裝在個小布袋裡,布袋是用月餅紙做的,上麵還印著“中秋快樂”;周硯田的雞毛勳章彆在王大爺壓酸菜壇的石頭上,勳章上的雞毛已經發黃。

張大媽給秋天展區寫的留言是“南瓜餅燙嘴的時候,日子最甜”。她往芝麻糖紙旁放了顆南瓜籽,是去年豐收會剩下的,籽殼上還沾著點麵粉。“這籽見過石蛋包歪脖子鴨餃子,”她用指甲掐了掐籽殼,“也見過老三偷啄餃子餡,比賬本記的細。”

冬天展區透著暖意。石蛋的紐扣手鏈纏在周硯田的棉墊上,棉墊上的線頭勾住了顆紐扣,像串會發光的冰棱;王大爺暖手的石頭擺在楊永革的烤紅薯皮旁,石頭上的溫度仿佛還沒散;張大媽的棉鞋墊壓在最底下,鞋墊上繡的臘梅沾著點爐灰,是去年故事會時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硯田給冬天展區寫的留言是“爐火邊的故事比棉被暖”。他往棉墊旁放了根雞毛,是老三去年掉的,毛根還帶著點血色。“這毛見過石蛋聽故事掉眼淚,”他把雞毛擺在棉墊的臘梅上,“也見過王大爺講楊子榮時掉的假牙,比照片留的真。”

展區的最後,李淑琴留了塊空地方,擺著個空陶罐。“這是‘明年的四季’,”她給陶罐貼了張紙條,上麵寫著“等著咱們添新物件”,“誰有想對明年說的話,就寫在紙上塞進去,年底開封時,說不定都實現了。”

石蛋第一個往陶罐裡塞紙條,他寫的是“想讓楊大哥教我編藤籃,讓張大媽教我做南瓜餅,讓李奶奶教我剪窗花,讓周大爺教我喂雞,讓王大爺教我磨石頭——還想跟大家過好多好多四季”。紙條是用糖紙寫的,字歪歪扭扭的,卻把紙麵占得滿滿當當。

楊永革塞進去的紙條上畫著個部落的篝火,旁邊寫著“想帶大家去部落看看,那裡的春天比社區的長”。張大媽的紙條上繡著朵小花,寫著“想給每個人做雙新鞋墊,比去年的軟和”。周硯田的紙條上畫著隻小雞,旁邊寫著“想讓老三孵出小雞,明年四季展多份物件”。王大爺的紙條上畫著個笑臉,寫著“想曬夠三百六十五天太陽,看夠大家的笑臉”。

李淑琴最後一個寫,她的紙條上隻有句話:“想看著這些物件慢慢變舊,就像看著咱們慢慢變老——隻要在一起,舊了也好看。”她把紙條疊成小方塊,輕輕放進陶罐,陶罐口的陽光突然亮起來,把每個人的影子都拉得老長。

來看展的人越來越多,有抱著孩子的年輕夫妻,有拄著拐杖的老人,還有背著書包的學生。大家在各季展區前駐足,指著熟悉的物件笑:“這不是去年風箏賽的尾巴嗎?”“這石頭我見過王大爺磨!”石蛋在一旁當解說員,指著螢火蟲罐子說:“這裡麵以前有星星,現在飛走了,明年還會回來的。”

傍晚閉展時,大家坐在長條木桌旁,分吃張大媽做的四季糕:春天的海棠糕、夏天的薄荷糕、秋天的芝麻糕、冬天的紅糖糕。糕上的花紋是用王大爺的鵝卵石磕的,歪歪扭扭的像朵永遠開不敗的花。

“明年四季展,咱們搞個‘老物件新用’比賽,”楊永革咬了口海棠糕,花瓣的清香在嘴裡散開,“用今年的展品做新物件,肯定有意思。”石蛋舉雙手讚成:“我要用糖紙做個更大的燈籠,比去年的亮十倍!”

李淑琴看著大家,突然覺得這風物展比任何博物館都動人。

四季的意義從來不是春花秋月、夏蟬冬雪,而是有人願意陪你把每個平凡的日子都過出滋味,願意把不起眼的物件當成寶貝,願意在時光裡留下彼此的痕跡,就算歲月把物件磨舊、把頭發染白,也覺得心裡踏實。這些沾著日子溫度的瞬間,就像展區裡的舊物件,看著普通,卻藏著最珍貴的回憶,把漫長的時光都釀得暖暖的,帶著股說不出的溫柔。

至於明年的四季會不會更好、陶罐裡的願望能不能實現?誰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隻要這群人還能聚在活動室裡擺展品、吃糕點、盼著下一個四季,就算物件丟了、記憶淡了、歲月走得太急,也會笑著往前過。因為最好的時光,從來不是完美的四季,而是身邊那群能讓你覺得“有他們在,每一天都是好日子”的人啊。

暮色漫進活動室時,大家開始收拾展品。楊永革把柏枝掃帚掛回牆上,說“明年春天還能用”;張大媽把海棠花布頭疊好,說“留著做明年的春字繡”;周硯田給老三的紅繩辮係了個新結,說“等開春給它戴上”;王大爺把畫笑臉的石頭揣進懷裡,說“晚上暖手正好”;石蛋把螢火蟲罐子放進紙箱,說“明年還要裝星星”。

李淑琴最後鎖門時,回頭望了眼牆上的“四季窗”,棉紙上的梅花紋在暮色裡漸漸模糊。她突然覺得,這個被舊物件、笑聲和四季香填滿的立春,成了心裡最沉的時光,比任何展品都珍貴,比任何未來都篤定。而活動室的燈光,像顆不會滅的星,照著那些舊物件,也照著那些慢慢變老,卻始終在一起的人。

喜歡鏡頭裡的單身舞步請大家收藏:()鏡頭裡的單身舞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左道重生從死魚正口開始 當兵發老婆,這個新兵有點猛! 四合院:傻柱重生,收養破局 開局撿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HP斯教慢慢靠近你 請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天山畫壁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