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用意,老唐和方默都心知肚明——這就是做個順水人情,把這些搬不走的好東西,名正言順地“委托”給你69軍了。
你方默不是想要嗎?
拿去,算我老唐支持你的!
以後打了勝仗,彆忘了在功勞簿上給我也記一筆就行。
與金陵城內唐司令的“喜氣洋洋”不同,千裡之外的江城,白黨高層臨時落腳點裡,氣氛卻有些微妙和壓抑。
寬敞的會議室裡,煙霧繚繞。
幾位大佬看著桌上關於金陵空戰大捷的報告,臉上卻沒什麼喜色。
雖然對外宣傳上,他們慷慨激昂,聲稱要“保衛首都”、“與中山陵共存亡”,但現實是,他們沒有一個留在金陵,全都早早地飛到了相對安全的江城。
他們內心很清楚,金陵,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所謂的守衛戰,更多是一場政治秀,是為了在國際國內博取同情和聲望,同時也為了消耗鬼子的兵力銳氣。
但方默這場突如其來的空戰勝利,卻讓這場“秀”出現了意外的變數。
萬一……萬一因為方默的異軍突起,導致鬼子受挫嚴重,金陵真的守住了呢?
那到時候,所有的榮譽、所有的光環,都將屬於那個愣頭青方默,以及那個被他們留在金陵當牌坊的老唐。
而他們這些早早飛離險地的高層,豈不就成了徹頭徹尾的“逃兵”和“小醜”?
臉麵還要不要了?威信還在不在?
這簡直比丟了金陵還讓他們難受。
某種意義上,他們甚至比鬼子更擔心金陵打不下來。
“這個方默,到底是什麼來路?他的那些飛機,是從哪裡弄來的?”一位大佬敲著桌子,語氣陰沉。
另一人接口:“查,必須嚴查。如此重要的一支力量,竟然不在掌控之中,豈有此理。”
命令很快下達到了負責情報工作的軍統。
軍統二號人物鄭介民和實際負責人戴春風接到了來自上峰的嚴令。
戴春風眉頭緊鎖,對鄭介民道:
“介民兄,上峰的意思很明確,一要查清方默及其飛機來源,二要在他軍中安插我們的人。此事需儘快辦妥。”
鄭介民歎了口氣,揉了揉眉心:
“春風兄,談何容易。遷都事起倉促,大量人事檔案或丟失或滯留在路上,混亂不堪。
這方默的履曆,目前隻知道他原為黃埔學生,後留學漢斯,民國25年擔任滬上閘北警察局長,之後在滬上大戰中有表現,後被文白公看好,一路被擢升為軍長。
但其具體背景、人脈,尤其是這些先進戰機的來源,簡直是個謎。”
戴春風雙眼微微眯起:
“越是神秘,越要查清。
我懷疑其背後有國外勢力支持,否則無法解釋。
此事關係重大,你親自督辦,挑選精乾人員,務必滲透進去。
所需資源,優先調配。”
“明白。”鄭介民點點頭,“我會立刻安排。隻是這方默如今風頭正盛,又深得……某些人讚賞,我們行動需格外謹慎,以免打草驚蛇。”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凝重和無奈。
他們很清楚,上峰這並非簡單的論功行賞,而是對這位突然崛起的方將軍,產生了深深的疑慮和忌憚。
黨國內部的傾軋與猜忌,從未停止。
一場針對方默的調查與滲透,就在這慶功的喧囂背後,悄然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