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後,方默與兼任36師師長和78軍軍長的宋蔭國同乘一車,前往下關碼頭。
車上,宋蔭國望著窗外殘破的街景,歎了口氣。
到達碼頭後,他指著上遊一處林木茂密的江灣,對方默低聲道:
“方老弟,你要我辦的事,我做到了。船,大部分都藏在那個灣子裡了。”
方默由衷道謝:“萌國兄,大恩不言謝。”
他的係統空間如今容量巨大,船隻這類裝備,隻要不是戰列艦那種龐然大物,絕對是多多益善。
在華中華南水網密布的地區,有長江有淮河還有大量支流,有了船就能沿著水路,快速機動投送兵力。
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戰略價值無可估量。
傍晚時分,方默親自帶了一隊絕對可靠的警衛,前往那個江灣。
當看到灣內停泊的船隻時,饒是方默有心理準備,也忍不住吃了一驚。
隻見江麵上密密麻麻停著各式舢板、漁船、小型火輪,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體型碩大無比的火車運輸船(圖)。
火車渡輪
由於工業能力薄弱,民國時期的大夏無法在長江上修建鐵路大橋。
因此,從北方南下的火車,到達長江北岸的浦口後,需要將整節車廂駛上這種特製的火車運輸船,由拖輪牽引過江。
到達南岸的下關火車站後,再重新掛上火車頭,駛入京滬線(金陵滬上)。
眼前這艘火車運輸船,龐大的鋼鐵船體如同一條浮動的碼頭,甲板平整寬闊,足以容納多節火車車廂,其尺寸遠超尋常內河船隻,堪稱長江上的巨無霸。
方默心中震撼。
宋蔭國這家夥,真是夠意思。
連這種戰略級彆的大家夥都敢偷偷扣下來送給自己,這份人情可欠大了。
等到天色完全黑透,方默讓警衛部隊在外圍嚴密警戒,確保無人窺視。
他獨乘坐一條小船,進入江灣。
接著將手依次放在各個停靠的船隻上。
很快,江灣內所有的船隻,包括那艘龐大的火車運輸船,如同被無形的巨手抹去一般,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全部被納入了他的係統空間之中。
江麵重新變得空空蕩蕩,隻有微風吹拂的漣漪。
第二天,宋蔭國派來的心腹趕到江灣查看時,隻看到一片空闊的江水,還以為方默動作神速,連夜派人將船隊開走隱藏了。
消息傳回,宋蔭國坐在辦公室裡,內心五味雜陳。
他既希望自己沒看錯人,方默留下這些船是另有奇謀妙用;又忍不住擔心,萬一……萬一方默最終選擇乘船北撤,那他宋蔭國可就成了貽笑大方的冤大頭了。
“方默啊方默,你可千萬彆讓老哥我失望……”他望著窗外陰沉的天空,喃喃自語。
滬上,公共租界內,氣氛詭異而緊張。
雖然鬼子鐵蹄已踏遍滬上華界,但對洋人的租界,終究不敢造次。
大量大夏民眾和各類機構,紛紛湧入租界尋求庇護,使得這片“孤島”成為了戰時一個特殊的信息集散地和輿論戰場。
12月12日,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王,特意選擇在租界內一家豪華酒店,召開了一場麵向國際記者的新聞發布會。
鎂光燈閃爍下,朝香宮鳩彥王身著筆挺的陸軍大將禮服,臉上帶著一種刻意營造的“仁慈”與“威嚴”混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