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了,湯山敗了,鬼子打過來了。”
消息如同瘟疫般在城內最後殘留的十多萬百姓中傳開。
最後的僥幸心理被徹底擊碎,巨大的恐慌瞬間爆發。
人們扶老攜幼,推著獨輪車,挑著擔子,裹挾著僅有的細軟,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湧向下關碼頭,希望能過江逃難。
然而,等待他們的,是唐司令早已下達的嚴令:
下關碼頭戒嚴,片板不得過江,全軍需死守金陵,與城共存亡。
士兵們荷槍實彈,組成人牆,冷酷地阻擋著哭喊、哀求的百姓。
“長官,行行好,放我們過去吧!”
“孩子還小,求求你們了。”
絕望的哭喊聲震天動地,場麵淒慘。
一些士兵麵露不忍,但軍令如山。
眼見下關走不通,部分絕望的百姓開始調頭,嘗試從其他城門出城,前往城外長江邊的燕子磯碼頭——那裡,據說還在69軍的控製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人流,又開始向城東湧動。
中山門,由周衛國的新1旅精銳把守。
看著遠方隱約可見的重炮炮彈爆炸的煙塵,以及從湯山方向潰退下來的112師散兵遊勇,再聽到城內傳來的鼎沸人聲和哭喊,周衛國眉頭緊鎖。
很快,參謀跑來報告,大量百姓正湧向中山門,請求出城。
“旅座,怎麼辦?唐司令有令,嚴防死守,不得隨意開啟城門……”參謀麵露難色。
周衛國看著城外那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百姓,其中還有許多婦孺老人,他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揪住了。
他是軍人,但首先是大夏人。
讓這些無辜百姓困在即將變成修羅場的孤城裡,他做不到。
“接軍部,我要和軍座通話。”周衛國沉聲道。
電話很快接通,周衛國簡潔地彙報了情況:“軍座,大量百姓聚集中山門,請求出城前往燕子磯。屬下請示,是否開門?”
電話那頭,方默沉默了幾秒。
他能理解老唐死守的命令,但也深知困守百姓的後果。
現在民眾願意出城過江,這是好事。
“我以69軍軍長的身份,下令你部開門。”方默沒猶豫,果斷擔下責任,“放百姓出去。但必須提高警惕,派出偵察兵,加強城門內外警戒,嚴防鬼子小股部隊滲透。
必要時,可以開槍示警,甚至格殺勿論。”
“是,明白!”周衛國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放下電話,他立刻下令:
“打開城門,放百姓出城,各部隊加強警戒,偵察連前出1公裡,設立警戒線,發現可疑人員,立刻控製。”
沉重的城門在絞盤的吱呀聲中緩緩開啟。
等待已久的百姓們如同看到救星,蜂擁而出。
“謝謝長官,謝謝軍爺。”
“快走,快走!”
周衛國站在城門樓上,看著潮水般湧出的人流,麵色凝重。
他命令士兵們儘力維持秩序,同時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城外,不放過任何可疑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