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很大方地將話語權交給了方默,在他看來,方默無非是補充一些兵力部署、彈藥調配的具體事宜。
方默站起身,走到牆上懸掛的巨幅全國地圖前。
他沒有立刻談論金陵的城防工事應該如何加固,炮兵陣地應該如何調整。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
有人向他點點頭,露出了微笑,也有人不忿的看著他。
片刻後,方默的聲音開始在會議室裡回蕩:
“唐司令,諸位同仁。
感謝唐司令的信任。在討論金陵一城一地之防務前,我想先請諸位將目光,從我們腳下的這座城市,投向更廣闊的天地。”
他拿起指揮棒,點在了地圖之上。
“如今,全國抗戰的形勢,已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此言一出,原本有些鬆懈的會場氣氛,瞬間為之一肅。
所有人都坐直了身體,目光聚焦在方默和他手中的指揮棒上。
不管他們本身喜不喜歡方默這個後起之秀,以方默如今在金陵打出的赫赫戰績和無人能及的威望,當他談起這種關乎國運的戰略大局時,沒有人會覺得他是在誇誇其談,反而都凝神靜聽。
大家都想聽聽看這位屢創奇跡的年輕將軍,有何真知灼見。
“倭寇入侵大夏,其戰略野心絕非僅限於一城一地。諸位請看……”方默的指揮棒從東北劃到華北。
“在北方,鬼子華北方麵軍占據平津,沿平漢、津浦兩路(圖)南下,兵鋒甚銳。
民國唯一的兩條南北交通大動脈
而在我華中,我輩雖在滬上、金陵浴血奮戰,重創其華中派遣軍,暫時遏製了其沿長江仰攻的勢頭,但……”
他的話音一頓,指揮棒重重地點在了地圖上魯省與蘇省、徽省交界的位置。
“但華北之敵,與華中之敵,如同兩隻鉗子。他們最終的目標,是企圖打通南北聯係,連成一片,進而西進,攻占我如今實際上的軍事政治中心——江城,以及中原腹地。”
“而連接這兩隻鉗子的關鍵節點,就是這裡——彭城。”
方默的聲音提高了些許。
“彭城,地處津浦與隴海兩大鐵路乾線的交彙點,是溝通華北與華中的咽喉要道,更是屏障江城、拱衛中原的戰略樞紐,其地位,至關重要。”
他環視眾人,看到許多將領露出了深思和恍然的表情。
“我可以斷言。”方默斬釘截鐵地說,“無論我們金陵戰線接下來是攻是守,是戰是和,已經攻占華北大部分地區的鬼子,其兵鋒下一步必然直指彭城。
他們絕不會坐視徐州這個戰略要點掌握在我軍手中,阻礙其南北對進、會師中原的戰略企圖。”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方默這番高屋建瓴的分析,將金陵的戰局放在了全國抗戰的大棋盤上,頓時讓所有人感到豁然開朗,同時也意識到了更深的危機。
原來,金陵的暫時穩固,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另一場規模可能更大的風暴,正在北方的彭城上空醞釀。
唐司令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發現自己在如此宏大的戰略分析麵前,之前那些自吹自擂的話顯得那麼蒼白無力,隻好又尷尬地閉上了。
方默放下指揮棒,目光再次掃過全場,最終回到了金陵的位置:
“因此,諸位同仁,我們固守金陵,意義重大,它挫敗了鬼子速戰速決的野心,提振了全國軍民的士氣。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抗戰是長期的,是全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