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有種莫名的神聖感。
李苗接過針線笸籮,鄭重的點了點頭。
這些日子家中爹娘和奶奶的矛盾她都看在眼裡,也明白了若不是娘親堅持她是絕不可能有機會來到崔家的。
拜師結束之後,李苗就正式留在崔家開始學習了。
蒟蒻囑咐齊圓作為師姐要給新來的小師妹做好榜樣,所以齊圓今天學習的更加認真,也會主動替李苗解釋不懂的地方。
兩個小姐妹相處的很愉快。
李家的李苗也去了崔家學女紅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槐花巷。
安靜了一個冬天終於有了新鮮事可以八卦的婦人們很快聚在一起。
“哎,這秀才閨女是比咱們厲害哈,你看人家不聲不響就和崔家的人搭上關係了。”
“可不就是,我看著李苗那丫頭從崔家出來帶不少東西。”
有人奇怪,“還有東西拿?”
“可不就是我看的真真的。”
“哎,那敢情好,要不我也讓我家兩個丫頭去學。”
人性裡本身就有從眾性和趨利性,之前李嫂子頻繁往崔家去的時候就有人在心裡犯嘀咕,如今看李苗竟然真的去了崔家就更是要多想。
大家或許並不清楚崔家教的女紅和彆人家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但若是沒好處,李家媳婦能削尖了腦袋把閨女往崔家送。
看大家說著說著竟真的都要把閨女往崔家送,有那沒有閨女的甚至拍著大腿覺得自己吃虧了。
眼看著眾人再說下去就要當場跑到崔家去,有和李嫂子還算熟識的人急忙出聲打斷:
“我聽李嫂子說,去崔家學女紅一年要交十兩銀子的束脩,逢年過節還得給送禮。”
話音剛剛落地,婦人中齊刷刷抽了口氣,“什麼!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一年要十兩銀子,有十兩銀子夠全家一年的嚼用了。”
“嘶,可不就是,搶錢呢這不是!”
“李嫂子也是錢多燒的慌,一個丫頭片子將來長大也是要嫁出去的,什麼金貴命一年花十兩銀子。”
短短兩個瞬間,婦人午後閒話的功夫就將這人間百態體現的淋漓儘致。
因為李苗的進度比較慢,所以蒟蒻安排她每天都上課,直到能勉強跟上齊圓的進度再調整成隔天一次。
李苗在崔家過的很開心,她每天都會跟李嫂子分享今天師傅講了什麼,吃到了什麼好吃的點心,還有崔姑姑說她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李苗沒能完全理解這句話,但很確定她被崔姑姑誇了。
雖然是在崔家學習,但崔姑姑除了會經常招呼她和小圓吃點心之外並不多理會她們學習的事情。
也正因為這樣,能得到她的一句誇獎,讓李苗高興了一整天。
回到家,李嫂子拉著李苗詢問,“這兩天有沒有人去崔家拜師?”
李苗利落的搖了搖頭,“沒啊,沒見有人來。”
李嫂子:“知道了,去做你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