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多心經
【近日,辛海城內部分地區出現不明生物,目前已發生74起傷人事件。辛海城執法局方麵稱,不明生物的產生係某化工廠非法排放汙水導致,已增派執法力量進行巡邏,同時宣布辛海城進入三級警戒。】
【辛海城市政府在此呼籲市民,減少非必要外出,若遇緊急情況請撥打執法局緊急電話。】
一一和阿標正一邊吃著早餐,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早間新聞。裝備師顯然昨晚又喝了酒,這會兒還沒起床。醫生則站在一一的身後,為作為主攻手的他按摩肩膀。
在探訪雪山島嶼的節目組休息期間,他們也可以得到一段短暫的假期。可一一閒不住,還是會跑出去接任務。小隊的成員漸漸地習慣了他的做法,並且還在其他方麵儘可能地支持他。
“東秋,你過來一下。”
黑玉衝一一招手,後者跟著來到黑玉的房間。
“坐,喝點水。”
黑玉安排一一在椅子上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溫水。
一一沒有動那杯水,就這麼直勾勾地看著黑玉。
“放心,沒有毒。你是我的隊員,我不會對夥伴下手的。”
「我不渴。」一一拒絕道。
“好吧,我叫你過來呢,是有件事想聽聽你的建議。”
黑玉的目的,令一一有些疑惑。
「為什麼不叫大家一起來?」
“哈,他們呀,他們與我成為夥伴這麼多年,我了解他們,所以也能猜到他們的態度。”
黑玉自豪地笑著,拿起那杯水就喝。
“隻有你,東秋。你加入隊伍的時間最短,我對你也不夠了解。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意見。畢竟你加入了這個小隊,就是我們的一員,我會尊重你的想法。。”
「你說吧。」
黑玉點點頭,從一旁拿過來一份檔案。
檔案的格式,正是暗殺任務的樣例。而目標照片上,是一個年幼的小男孩。
“辛海城市長周凱,他的兒子身患絕症。受到《蘭德醫療管理條例》的限製,不能得到一等公民級彆的治療。周凱為了兒子,背叛蘭德政府暗中與基金會合作。”
《蘭德醫療管理條例》規定,能夠治愈某些疾病的醫療資源,需要對應的身份級彆才能使用。
雖然就算沒有這個條例,患了絕症的人,也很少有能支付得起醫療費用的。
彆看林戎細胞有強效的治愈能力,如果不使用藥劑加以限製,其狂暴的生長因子會使人失去理智,變成一頭隻知道攝取營養壯大自身的怪獸。所以林戎細胞係列藥劑,通常隻有身體素質強悍的執法官使用。
而其他醫療藥劑的開發,被蘭德研究院把控著,銷售途徑也被基金會壟斷。
周凱的兒子得的病,僅靠二等公民級彆的醫療資源,是不可能治好的。
“為了調查海上禪院,首都執法部派遣了一支外勤隊來到辛海城。他們發現了周凱的背叛,在公司發布任務,暗殺他的兒子,將周凱徹底逼上絕路,與辛海城金融中心聯手,然後再由外勤隊出手肅清辛海城,一舉掌控全部權力。”
“我在政府的人脈,希望我們小隊能接下這個任務,去暗殺那個隻有四歲的孩子。”
黑玉看著一一的眼睛,眼神閃爍。
“你有什麼看法麼,東秋?”
許多陰影的殺手,接任務都有自己的標準。有的不殺女人,有的不殺孩子。不管他們心裡的真實想法是怎樣,至少他們認真地去扮演自己創建的角色了。
老實說,伍鈺在接到上級給的任務時,作為執法官的信念發生了極大的動搖。
執行正義的執法官,應該這樣做麼?
想起這些時,糾結猶豫的神色飛快從黑玉的臉上閃過。一一捕捉到了他的表情,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這有什麼好糾結的呢?隊長。」
「我們是殺手啊!做這些肮臟的事情,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命運。」
「在這方麵扭捏作態,隊長,難道你是什麼正義的執法官麼?」
一一的話嚇了黑玉一跳,同時也不禁想起了自己作為執法官的那段時光。
連一個殺手都明白,執法官是正義的。
可當他以正義為由質問上級時,卻得到了對方的反問。
“你效忠的是正義,還是政府?”
黑玉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
索性不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過來問問一一的意見。
現在黑玉明白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對正義完全無感,沒有任何底線可言。
見黑玉陷入掙紮,一一的笑容更甚,提醒道。
「隊長,你我都是代號殺手,你比我更清楚,你的身份是怎麼來的。不管你有怎樣正義的初心,可你畢竟已經殺了那麼多人,不是麼?」
「這就是泯熵機為你規劃好的人生,做一個冷血的殺手。」
黑玉愣住了。
命運已經被泯熵機注定,這是每個人生來就被告知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個人的想法,完全不重要。
黑玉的心亂了。
為了逃避這些多餘的想法,他隻能轉移話題。
“東秋,你厭恨人類對麼?”
如此頻繁地接取任務,就算報酬不高也樂此不疲,仿佛那些加班到猝死也要評個勞模的打工人一樣。
除了憎恨人類,黑玉想不到還有什麼原因,會讓一一這樣做。
“你一定是曾經遭遇過天大的委屈,才會這樣厭恨生命。願意和我說說麼?”
「恰恰相反。」
一一往椅背上一靠,眯起了眼睛。
「我過去的生活,隻有平淡和無趣。從未體會過生命有意義的一麵,所以為了樂趣而殺人,我就是這樣的人。」
黑玉目光下垂,看著潔淨的地板。
“謝謝你,東秋,你先回去吧。是否接取這個任務,我還要想一想,麻煩你先不要告訴隊員們。”
他這樣說著,正準備掏出酒壺喝一口,卻發現一一沒有動身的意思。
「隊長,你在迷茫。」
一一完全閉上了眼睛,但是黑玉能感覺到,他站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在看著自己。
「你的生命在閃爍,接下來你的抉擇,會影響你今後的路。」
「我隻是個喜歡殺人的變態,沒辦法勸慰你,但是我可以帶你去找專業人士。」
“什麼專業人士?”
一一睜開眼睛,微笑著起身。
「跟我來。」
他打開黑玉的房間門,徑直走了出去,黑玉也疑惑地跟上。
邁過門檻的瞬間,黑玉莫名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束光。
這束光身處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什麼都無法照亮,因為這裡什麼都沒有。
僅僅持續了一瞬,這種虛無感就幾乎要將他的心靈擠壓至崩潰。
幸好,前方出現了一個圓點,恰恰處於他的軌跡上,讓他得以鑽進去。
穿過這扇門,黑玉沒有看到熟悉的走廊,反而看到了一座雪山。
這是……雪山島嶼!!!
他震驚地瞪大了眼睛。
林戎在封鎖登上島嶼的途徑,儘可能避免研究院的人上島尋找迷霞,這一點黑玉是知道的。
而一一居然能不進入海域,跨越空間直接將他帶到這裡。
黑玉突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看透過這位少年。
“你是因果律能力者?”
「這不重要。」
風雪禪院近在咫尺,一一帶著黑玉走進去,找到了住持智信。
「智信先生,我的朋友心中有一件困惑的事,希望你能幫我開導一下他。」
“施主請講。”
智信對二人的到訪似乎並不意外,神態如同一汪寧靜的湖水,周身散發著可以使人安心定神的氣息。
「我的朋友不得不去殺死一個無辜的人,而他內心尚且懷有正義,隻是拗不過命運的驅動。這讓他感到十分苦惱,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消除他的痛苦呢?」
麵對這種令人生疑的描述,智信沒有多問,自然地將睿智的目光投向了黑玉。
在他的注視下,黑玉感覺自己的心思全部無所遁形。
“老衲這裡有一段經文,念與施主聽,施主聽完後,便可得自在。”
說罷,智信雙手合十,一雙朽目微闔,麵色虔誠。
玄奧高深的佛禪經文,緩緩從他的口中念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儘。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儘,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typoid="typo3047"datatag="菩3047"埵typo。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度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經文頌畢,清心靜氣的法門,已經悄然將黑玉的思緒鬆緩。
大部分詞他聽不懂,想必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佛禪詞語,但是這不妨礙他理解這段經文。
“施主,請問剛才的經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幾句?”智信笑眯眯地問道。
黑玉目光呆滯,在原地愣了好久。
“能度一切苦……”
他呢喃道,馬上又抬起頭,迷茫之中若有所思。
“敢問,這段經文的名字是什麼?”
“它的名字,取決於你的心。”
智信輕撚佛珠,為黑玉解釋道。
“這段經文,是一位名叫觀自在的僧人,對佛法的畢生心得。他聆聽世間苦難的聲音,思考生命的真實意義時徹底覺悟,認為世上的一切都是虛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世界的色彩,人類的情感,物質和心靈,是滋生苦難的源頭。有了這些,苦難便是必然要發生的。想要消除這些苦難,便應讓眾生進入虛無的世界。這裡沒有聰慧與癡愚的概念,沒有生老病死,什麼都沒有,所以也沒有痛苦。在佛禪宗教的典籍中,我們將它稱為極樂世界。”
“將痛苦的生命度化,這對每一位僧人來說都是必須經曆的,也是極為困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同時麵對他人的苦難和自己的迷惘。若是不能做到心無掛礙,行事便會畏懼困難,進而產生種種妄想,平添煩惱。”
說到這裡,智信稍作停頓,意味深長地看著黑玉。
“這段經文名為《心經》,若是聽聞者不能做到拋除雜念去思考,無法直麵自己的內心,那麼他聽到的便是《多心經》。”
“按理說,佛家以慈悲為懷,應當勸誡施主勿造殺孽。但老衲不會告訴施主,去殺死一個人究竟是對是錯,因為是非早已在施主的心中有了決斷,剩下的隻不過找到這份固定的答案罷了。”
智信的解釋,讓黑玉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將一切存在歸於虛無,那樣豈不是否定了生命的意義?
“生命……沒有意義麼?”
“非也。”
智信微微側身,露出了身後的佛像。
那是釋迦牟尼的彩塑像。
“世尊曾有言,每個人都是佛。佛無處生,無處寂滅,故而承載他的世界也無處生,無處寂滅。也就是說,我們不必對生命追根溯源,也不必對死後的世界妄加猜想。虛無即是存在,存在也是虛無。”
“況且,我們目之所及的,對我們而言都是真實的,不是麼?”
智信來到佛像下,躬身參拜,隨後從旁邊的桌上,取出一個小盒子。
盒子裡麵,有一顆黃白色的珠子。
“剛才的經文,實則是觀自在對他的好友舍利子所分享的心得。比起觀自在的虛無觀念,舍利子堅信,任何生命都會在世界上留下美好的痕跡。於茫茫的時間長河中,這些痕跡或許微不足道,但它是生命意義的具象化體現。”
“舍利子死後,他的肉身在火中涅盤,化作一顆寶珠。後人相信,舍利子成為了佛,而這顆珠子是他留給人間的美好。於是我們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顆珠子,也稱為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