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前侍衛全部是勳貴子弟,或者士大夫恩蔭子弟。他們在皇帝麵前站崗。最重要是與皇帝混個臉熟,取得信任。
一旦朝廷有事,皇帝對下麵人不信任。或者因為各部門拉扯不能一碗水端平,皇帝可以直接抽調禦前侍衛參與其中。
作為皇帝的眼睛,耳朵,或者獨立承擔欽差的責任。
還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一個禦前侍衛一旦開始參與某事了。就代表他要被調走了。
一個禦前侍衛,一旦開始參與外麵的事情,他心思就野了,很難安心站崗了。同時,也與外麵有了牽連,就不是乾淨的白紙了。
一般就是參與什麼事情,就在哪裡任職。最少是平調。
皇帝讓他去樞密院調查。那麼如果沒有意外,他就調任樞密院。
樞密使以及幾個副手,是二品官。他這個三品侍衛統領,立即成為樞密院的實權人物,雖然距離鄭家在樞密院有一把交椅還很遠。但是一個很好的開頭。
同時,鄭邦承不是傻子。他很清楚一件事情,皇帝不會無緣無故地選自己。
他支持賀重安與寧國公打擂這一件事情,也瞞不過人。
鄭邦承心中暗暗揣摩:“莫非皇帝不樂晉王?賀重安壓對了。這是對我支持賀重安的獎勵?”
一時間心思浮想聯翩,但有一件事情,卻是確定的。
不管賀重安做了什麼。他也必須好好感謝賀重安了。而且能不得罪,就不得罪。這小子咬人又狠又準,將來萬不能讓他反過來咬自己。
“賀重安。”皇帝言語中帶著幾分和煦,似乎剛剛想殺他的人不是自己一樣:“賀子忠有子如此,可謂有福了。”
賀重安鬆了一口氣,知道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
“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不錯,但賀家為國效力,不能不賞。”皇帝說道:“晉王不能與民爭利。這豐裕號,就賞給賀家了。希望賀家不要辜負豐裕之名,讓百姓過得豐裕一些。”
作為維係天下人心的皇帝,最重要的是賞罰兩柄。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武寧侯賀子忠,就是這樣的老實人。就一定要賞賜。也順手讓武寧侯府與晉王結死仇。
一舉兩得。
賀重安大喜。
豐裕號幾十萬的產業,在權貴雲集的京城,都有一席之地。自然是一塊肥肉。
但賀重安更看重的是,豐裕號對煤業的掌控。
前文說過,門頭溝是京城最大的煤產地。因為這裡距離京城最近。
賀重安固然能找到很多煤礦,但總體上都比不上門頭溝方便。
豐裕號其他產業,賀重安可以不要,但煤礦拿捏在手中,賀重安就完成了,煤礦,煤球,整個產業鏈的掌控。
而煤業又能衍生出其他很多東西。
再加上這個時代慣例。
皇帝既然親口賞給賀家了。大部分權貴都不會刻意在這個領域裡與賀家爭了。
現在很多人看來煤業,不過是取暖而已。隻有賀重安知道煤業是多麼大的產業鏈。這代表多麼大利益空間。
至於為此得罪晉王。
賀重安對於得罪晉王,也是做過充分的準備。
一來,他沒得選。
從一開始與豐裕號作對,就已經得罪了。
二來,一個皇子,是公認的太子人選,但偏偏不是太子,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晉王如何能當太子,早就當了,何必等到今日。
晉王既然不能成為太子,將來的地位無非與寧國公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