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回京城了。”賀夫人說道:“回京城之後,有你忙活的事情。今年迎來送往的事情,都是你的。你回去快點學起來。”
武寧侯與兩個兒子出外數年,賀夫人支撐門庭,有些交際就不好參與。而今賀重安算是賀府男丁,上了族譜,掛在她名下,自然是嫡子待遇。
享受嫡子待遇。就要承擔這方麵的責任。過年前後,迎來送往,都需要他出麵了。
這也是賀夫人對賀重安抬舉,讓賀重安在陝西人,或者秦軍將領的小山頭中先露個臉。
賀重安一回京師,直奔鄭家。
鄭邦承知道賀重安為什麼而來。寒暄兩句,就直入正題了。
“鎮國公牛孝卿老奸巨猾。”鄭邦承想起前幾日的事情,還憤憤不平,說道:“我覺得,最少在樞密院十二房中任一房知事。他卻以我熟悉宮廷,將我打發去駐守宮城,兼掌鹹陽宮學。”
“我都成了我同僚的下屬了。”
皇帝身邊有數名侍衛大臣,值日輪流掌管皇宮防務。
皇帝豈能將自身的安全放在一人手中。
皇宮的防禦其實是錯綜複雜。
有貼身的禦前侍衛。
有皇帝直屬的禦林軍。
更有每月從禁軍中抽調一支,負責宮廷外圍防禦。等等。
總之。不會讓一個人,一支軍隊掌控宮城。彼此之間互相牽製。
具體涉及各衙門,更有禦前侍衛,內務府,樞密院,兵部等等。
少數野心家想搞事,必須打點大半個朝廷。
反過來說,如果這些衙門聯合起來造皇帝的反,說明皇帝也不用擔心什麼政變了。已經眾叛親離了。
樞密院也有人專門負責這個事情,在皇帝麵前辦事的人,品級都高,也是三品。但與侍衛大臣不同,沒有什麼前途可言。是一個養老的差事。名義上,是服從侍衛大臣的調度。
也就是鄭邦承要聽曾經同僚的領導。
鎮國公牛孝卿,將鄭邦承當皮球踢:不要以為進了樞密院就能如何?牛孝卿要讓鄭邦承在樞密院寸步難行。
“更讓我生氣的事情,我一問鹹陽宮學的事情。下麵人居然告訴我。一切安排妥當,讓我不必操心。”
鄭邦承說到這裡,忍不住怒火中燒,大罵道:“我操你媽的。這擺明要架空我。”
賀重安說道:“鄭叔息怒,此事當從長計議。”
鄭邦承深吸一口氣,似乎壓製住怒氣,說道:“你的事情,我試探幾次,也不成了。他們說讓我避嫌。所以實在對不住了。”
說起來鄭邦承心中憤恨無比。
之前他沒有直接管鹹安宮學,反而能夠安排人。現在直接管了。卻什麼也做不了,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不過放心,此事不成。我一定會補償你的。重安,你沒有定親吧。要不我,給尋一門好親事如何?”
“我的事情是小事,鄭叔的事情是大事。不知道鄭叔有何想法?”賀重安連忙說道。
賀重安並不排斥娶親,甚至不介意娶一門貴親。從而讓自己政治上有助力。但絕對不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