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犢牛_持敬齋隨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章 犢牛(1 / 1)

晨霧未散時,田埂上總浮動著老牛的剪影。它們脊背起伏的弧度與遠處山巒如此相似,讓人恍惚覺得是山靈顯了形。我蹲在田壟邊看那頭黃牛咀嚼沾露的草葉,它的睫毛沾著細碎水珠,像星星墜入古井般的眼瞳裡。草葉斷裂時發出的細微脆響,混著遠處布穀鳥的啼鳴,在潮濕的晨霧裡織成透明的網。老牛忽然停下咀嚼,仰頭望向天邊的魚肚白,脖頸褶皺裡積攢的露水便順著毛發滑落,在初春的薄寒中劃出銀亮的弧線。

牛蹄踏過的土地是溫熱的。嘗聽老人說,泥土裡藏著冬夏的溫度,牛的蹄印是大地量體溫的刻度。記得那年倒春寒,老牛在結霜的田埂上留下梅花狀的足跡,牧牛的老人用煙袋杆輕叩牛背:"瞧這蹄印裡的冰晶,像不像土地凍出的淚?"老牛拖著犁鏵行過時,春泥會翻湧出黑亮的浪,新翻的土腥氣裡混著青草斷裂的汁液。小時候總愛攀上牛背,看它馱著我慢慢踱過整片水田,仿佛騎著一座會移動的島嶼。牛背上的絨毛被陽光曬得發燙,隨著呼吸的韻律起伏,像是某種古老而恒定的心跳。當犁頭撞到深埋的卵石,老牛會從胸腔發出悶雷般的低鳴,震得我掌心發麻,仿佛觸摸到了地脈的搏動。

後來在古書裡遇見那頭青牛,才知老子的坐騎原是這般模樣。函穀關的雲煙裡,它馱著五千言的智慧向西而去,竹簡與牛鈴的聲響都化作《道德經》裡"大巧若拙"的餘韻。青牛踏過的路徑長出野花,蹄印裡蓄著露水,倒映出兩千年前的月光。我常想,老子撫過青牛脊背時,是否也觸摸到了天地運行的紋路?那些"道法自然"的箴言,或許正是牛背上觀星時參悟的——它低頭啃食帶霜的秋草,抬頭便是浩瀚銀河。當月光浸透牛背,老子看見星辰在牛毛間流轉,恍然驚覺天道竟藏在最樸拙的生命韻律裡。

七夕的葡萄架下,女孩們總說老牛才是真正的月老。它忍痛卸下自己的皮,送牛郎去追那抹飛天的彩練,讓凡塵的思念有了通天之梯。夏夜蚊蚋飛舞時,老牛在柳蔭下反芻星辰,它的瞳孔裡映著銀河緩緩旋轉。我在星空下撫摸牛欄的木紋,忽然懂得那雙溫潤眼眸裡,不僅倒映著稻穗與露水,還藏著成全人間的心願。牛郎肩上的扁擔壓著兩個竹簍,而老牛沉默的脊梁,扛起了整個銀河的重量。它的皮囊化作渡船,骨血滲入大地,在每年七夕的細雨裡,總能聽見曠野傳來悠長的哞叫,像是天地間最古老的祝禱。

暮色裡的牛棚總讓我想起魯迅先生筆下"俯首"的身影。煤油燈把牛與人影投在土牆上,晃動的影子漸漸分不清哪是彎曲的脊背,哪是低垂的犄角。祖父裹著蓑衣蜷在草垛旁,老牛反芻的聲響混著他斷斷續續的鼾聲,在潮濕的春夜裡發酵成溫暖的酒釀。這些不會說話的耕作者,用蹄印在土地上寫下最樸實的詩行。當鐵犁換成拖拉機,水泥覆蓋了阡陌,至今仍能在城市霓虹裡辨認出那些古老的輪廓——急診室徹夜不眠的白衣,淩晨掃過落葉的竹帚,工地安全帽下黝黑的笑臉,都在延續著青牛踏過的古道。他們的脊梁同樣彎成滿弓,將生活的重負化作向前的力量。

去歲深秋回到舊宅,看見廢棄的牛軛掛在農具間的梁上,積灰的軛木仍保持著貼合牛頸的弧度。撫摸那些被歲月磨出包漿的凹陷,突然聽見往昔歲月裡的鈴鐺聲從指縫溢出。隔壁阿婆說老牛臨終前仍在反芻,乾草混著血沫從嘴角溢出,卻固執地麵朝未耕完的田壟。它的蹄印永遠停在了那道田埂,第二年春天,野蕨菜從蹄印裡鑽出來,紫雲英在倒下的地方開成星圖。

月光漫過收割後的田野時,恍若看見無數牛影從曆史深處走來。它們馱著竹簡與星鬥,犁開凍土與光陰,把溫良刻進一個民族的血脈。拖拉機轟鳴的間隙裡,仍能聽見泥土深處傳來牛鈴的震顫,那是大地永不冷卻的體溫。老牛眼瞳裡沉澱的星光,終將在某個春夜重新升起——當城市困守的遊子推開窗,會看見霓虹儘頭浮動著溫柔的剪影,那些起伏的脊背依然馱著銀河,蹄印裡的露珠永遠倒映著初生的朝陽。

喜歡持敬齋隨筆請大家收藏:()持敬齋隨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詭秘凋零我不朽,舊神逝而我永生 不負冬 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 隱帝行 小嬌軟一紅眼,禁欲傅醫生拿命寵 掏空家產後,大小姐揣孕肚去隨軍 我在修真當反派 逆淵通天 我主沉浮之沉浮之間 大唐鬼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