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過青瓦時,祖母的木盆已浸著糯米。乳白的米粒在清水中舒展,像被揉碎的月光,浮著去年端午的餘溫。她總說端午的米要吸足五更的露水,煮出的粽才會裹著星光的甜。竹籃裡的箬葉還沾著溪澗的濕氣,葉脈間藏著山野的呼吸,被她指尖一捋,便發出細碎的聲響,像在複述某個古老的約定。
灶膛裡的柴火劈啪作響,映著祖母鬢角的銀霜。她包粽的手法極熟,箬葉在掌心彎成月牙,舀一勺糯米,夾進紅棗或鹹肉,指尖翻飛間,粽葉的清香便裹住了時光。線繩纏繞的動作帶著某種儀式感,像是給歲月係上一個結,把春生夏長的期盼都收進這方翠綠裡。我蹲在灶台邊,看蒸汽從鍋蓋縫隙溢出,在梁上結成細密的水珠,恍惚間,竟覺得這嫋嫋升騰的,是千百年來未曾散去的端午氣息。
巷口的菖蒲艾草已擺成小垛,賣花的阿婆戴著藍布頭巾,鬢邊彆著朵剛摘的石榴花。菖蒲的劍葉刺破晨光,艾草的氣息漫過青石板路,與鄰家飄來的粽香絞在一起。孩童們脖子上掛著五彩繩,在巷子裡追逐時,繩結上的鈴鐺叮當作響,驚飛了簷下的燕子。那些用彩線纏成的菱角、小粽,在胸前晃悠,像晃動著一個個小小的端午。
記得有年端午,雨下得纏綿。祖母把菖蒲艾草插在門楣,說這是“驅邪避瘟”的符。雨水順著葉片滑落,在門檻上敲出清響。我趴在窗台上,看雨簾中的石板路泛著青光,遠處的河埠頭,有婦人撐著油紙傘,提著籃粽走向水邊。水麵上漂著零星的花瓣,是昨夜孩子們放的紙船,載著艾草香,流向看不見的遠方。祖母說,端午的雨是老天灑下的甘露,洗過的菖蒲艾草會格外靈驗。那時不懂什麼是“靈驗”,隻覺得雨水裡的端午,多了層朦朧的詩意。
午後的陽光終於穿透雲層,曬得青石板發燙。巷裡的老人們搬出竹椅,坐在門墩上剝粽。粽葉剝開的瞬間,米香混著棗甜或肉香撲麵而來。孩子們捧著粽,邊吃邊在巷裡跑,嘴角沾著米粒,像長了白花花的胡須。有調皮的男孩把粽角蘸了糖,舉得高高的,引得雀兒在枝頭跳躍。祖母總把最大的肉粽留給我,說吃了有力氣,能像龍舟上的後生一樣健壯。那時不懂龍舟的激昂,隻覺得手裡的粽,是祖母掌心的溫度。
河岸邊漸漸熱鬨起來,龍舟的鼓點隔著柳蔭傳來。青綠色的龍舟泊在岸邊,船頭的龍頭雕得威風凜凜,龍須在風中飄動。槳手們穿著統一的短褂,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發亮,他們拍著船舷,唱著號子,聲音裡有河水的雄渾。隨著一聲鑼響,龍舟如離弦之箭衝出,槳片擊水的聲音整齊劃一,像大地的心跳。兩岸的呐喊聲此起彼伏,孩童們騎在大人肩上,揮舞著小旗,眼裡映著龍舟的影子。我擠在人堆裡,看浪花濺濕了前排人的褲腳,看舵手站在船尾,手持令旗,在鼓聲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那時覺得,端午的熱鬨,都在這龍舟的飛馳裡了。
暮色漫過河麵時,龍舟漸漸靠岸。槳手們扛著槳,說笑著走向茶館,汗水在脊梁上結成鹽花。河埠頭有婦人在洗粽葉,碎葉隨水漂遠,像一片片逝去的時光。我跟著祖母往家走,路過賣香包的攤子,五顏六色的香包在風裡晃悠,有老虎、石榴、葫蘆的形狀,裡麵裝著艾草、雄黃,散發著奇特的香氣。祖母給我買了個老虎形狀的,說能“辟邪保平安”。我把香包掛在衣扣上,一路走,一路聞著那混合著草藥和陽光的味道。
回家的路上,看見鄰家阿嬸在天井裡擺供桌。紅燭高燒,擺著粽子、鹹鴨蛋和雄黃酒,香爐裡的青煙嫋嫋上升,在暮色中畫出蜿蜒的軌跡。阿嬸說,這是祭屈原,要讓他知道,人間的端午依舊熱鬨。那時似懂非懂,隻覺得這升騰的青煙,連接著古老的時光。祖母牽著我的手,在供桌前站了會兒,低聲念叨著什麼,聲音被風吹散,像飄散在歲月裡的祝禱。
夜深了,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案頭的菖蒲上。葉片的影子在牆上晃動,像誰在無聲地書寫。祖母把五彩繩解下來,說要扔到房頂上,讓喜鵲銜去搭橋。我趴在窗台上,看那根彩繩在月光下泛著微光,被風吹得輕輕顫動。遠處傳來隱約的笛聲,不知是哪個少年在吹,笛聲裡有端午的餘韻,也有歲月的悠長。
如今,祖母的木盆已落滿塵埃,巷口的菖蒲艾草依舊年年盛開。當我在城市的高樓裡聞到粽香時,總會想起那個飄著艾草香的午後,想起祖母指尖的粽葉,想起龍舟劃破水麵的聲響。原來端午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節日,它是藏在菖蒲艾草裡的時光褶皺,是係在五彩繩上的歲月記憶,是流淌在血脈裡的文化基因。每當端午來臨,那些沉睡的往事便會被粽香喚醒,在時光的長河裡,漾起一圈圈溫柔的漣漪。
窗外,如水的月光傾瀉而下,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案頭的菖蒲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跳著一支優雅的舞蹈。
我靜靜地凝視著那片月光,思緒漸漸飄遠。我仿佛看到了祖母在灶前忙碌的身影,她那慈祥的笑容和靈巧的雙手,正將一片片粽葉包裹成一個個精致的粽子。那糯米的香氣、艾草的清香,還有陽光的味道,交織在一起,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到無比的溫馨。
巷子裡傳來孩童們歡快的笑聲,那是他們在追逐嬉戲,或是在玩著端午的傳統遊戲。那笑聲如銀鈴一般清脆悅耳,讓人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的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
這穿越千年的端午氣息,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我與過去的歲月緊緊相連。它從時光的褶皺裡溢出,帶著歲月的痕跡和溫暖的記憶,溫柔地包裹著每一個思念的夜晚。
喜歡持敬齋隨筆請大家收藏:()持敬齋隨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