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燁的指尖停在全息操控台上,蘇瑤的話讓他心頭一動。他拿起青銅羅盤,盤麵的銅綠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角宿”刻度旁刻著一行極小的篆書,是祖父晚年添上去的:“暗浪湧時,角木蛟引航”。
“角木蛟?”蘇瑤湊近細看,突然調出星圖數據,“你看!暗物質星雲的能量峰值點,正好對應二十八宿中的角宿天區。而且這羅盤的指針……”
話音未落,羅盤中心的指針突然不受控製地轉動起來,最終穩穩指向星圖上暗物質星雲的核心。更奇異的是,控製台的星圖竟隨著指針的轉動微微偏移,原本紊亂的能量數據流逐漸變得規整,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梳理過。
“這不可能!”負責觀測的工程師失聲驚呼,“星圖係統是獨立運行的,怎麼會受一個古董羅盤影響?”
林燁忽然想起祖父的日記:“天地自有刻度,古今不過一瞬。當星軌與人心同頻,青銅亦能通神明。”他試著轉動羅盤,將“亢宿”刻度對準星雲邊緣的能量亂流區,星圖上對應的區域立刻彈出一組清晰的參數——那是之前探測儀多次失敗都沒能捕捉到的穩定通道數據。
蘇瑤迅速將參數輸入計算模型,屏幕上瞬間生成一條綠色航線。“通道穩定性92!”她眼中閃過狂喜,“這羅盤不僅能定位,還能解析暗物質的能量規律!”
就在這時,星艦突然劇烈震顫,警報聲尖銳響起。“報告艦長!星雲外圍出現能量漩渦,正在撕扯我們的護盾!”
林燁立刻將羅盤轉向“氐宿”方位,同時下令:“按綠色航線全速前進!能源組給護盾充能,避開漩渦中心!”
羅盤指針如定海神針般穩定,星圖上的綠色航線實時更新,總能提前避開能量峰值區。蘇瑤一邊記錄數據一邊驚歎:“這羅盤就像個活體探測器,它能‘感知’暗物質的流動!古代領航員難道早就發現了暗物質的特性?”
林燁沒有回答,他正全神貫注地盯著羅盤盤麵。隨著星艦深入星雲,盤麵上的二十八宿刻度竟開始發光,從“角宿”到“箕宿”,依次亮起,像一串指引方向的燈塔。當“尾宿”亮起時,前方突然出現一片晶瑩的光帶,光帶中漂浮著無數半透明的碎片——那是之前失聯的三艘商船殘骸。
“探測到生命信號!”通訊器裡傳來驚喜的呼喊,“在最大的殘骸艙內,還有五名幸存者!”
林燁握緊羅盤,指針指向殘骸的方位,仿佛在說“往這走”。他忽然明白,祖父留下的不僅是一件古董,更是古人用數千年航行經驗凝結的智慧——那些看似玄奧的星宿之說,或許正是對宇宙規律最樸素的解讀。
蘇瑤看著羅盤與星圖同步跳動的光芒,在筆記本上寫下:“科技的終點,或許與文明的起點早已相遇。”星艦穿過光帶的瞬間,她仿佛聽見羅盤深處傳來一聲悠長的嗡鳴,像跨越時空的應答。
喜歡炎夏紀元:星際新星請大家收藏:()炎夏紀元:星際新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