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的戰事到了十一月後,也就都停了下來。
隨著33軍攻到宛平縣城外,打到抗戰開始的地方,重慶方麵下了電令,禁止繼續進攻北平城。
此時不光前線的傅作義,陳長捷等人疑惑,就連在太原坐鎮的閻錫山也很是疑惑。
在詢問原因後才得知,受盟軍委托提供日占區文物清單和地圖的中國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向盟軍司令部建議轟炸時要避免誤傷古建築,同時建議將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築進行保護。
最終盟軍駐中國戰場司令部向重慶建議,不予直接強攻北平,以保護北平的古建、文物。
收到這個建議,重慶方麵以軍令的形式發送給前線,閻錫山和傅作義等人也不願意因此違抗重慶,戴上破壞古都,毀壞文物的帽子,加上天氣愈冷,也就此歇兵。
35軍和暫3軍後撤到涿州駐防,61軍和33軍則進入淶水縣城,就此駐紮下來。
在得知原因後,李誌堅從心底感謝梁思成和盟軍司令部,如果不是他們,北平的這一場戰火恐怕不可避免。
縱使他心中萬般不願硬攻北平,但是他的部隊並不是當下包圍北平的主力,麵對收複故都的巨大誘惑,他根本無力進行阻攔,否則不光於事無補,還會被視為居心叵測或者擋人前進。
而此時,隨著桂林、柳州全部陷落於日軍之手,廣西的槍炮聲也停了下來。
除了滇西外,中國戰區其他地方都從廝殺喧囂暫時恢複了平靜。
此時,李誌堅又麵臨了一個讓他幸福而又燒腦的問題。
部隊剛整編不久,而現在也麵臨著再次擴編的問題。
集團軍參謀主任餘海東拿過在石門之戰後在新光複區招收兵員的詳細情況和他彙報,截止到現在,新複區入伍新兵一萬七千人,收編反正偽軍一萬六千人,其中劉超仁的獨立旅收編一萬二千人,其餘各部收編四千人。
這三萬三千人都需要進行安置。
“海東,最近部隊有多少傷亡,需要多少人來補充空缺?”
“最近各部的傷亡都很少,我已經一一征詢過意見,都不需要補充新兵。”
“暫編41師那裡呢,需要補充嗎?”
“我也問過於師長了,他表示暫時先彆給他增加新兵了,隨著天氣漸冷,野外再無法駐防,現在黃河防線處就有四萬多兵力,這些人的住處還都沒能安置上住處,如果再派去新兵,他更無法妥善解決,恐怕還會影響到戰鬥力。”
“嗯,這的確是個問題,四萬人的冬季取暖問題的確需要重視起來,你督促後勤部做好保障。對了,暫編39師那裡怎麼樣,剩下的那兩個旅的缺額招齊了沒?”
“還沒有,不過謝師長說差的已經不多,他準備繼續在當地招收,就不用我們給他分配新兵了。”
聽見餘海東的話,讓李誌堅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安置了,劉超仁已經給他和馬鳳崗都打了幾次電報,征詢他手下的這一萬多偽軍該怎麼安置,他一個獨立旅根本消化不了這麼多人,並且也沒有足夠的軍官去管理。
李誌堅也有些想撓頭,該擴的都已經完成擴編,六個師都剛擴為軍級,部隊還處於磨合期,絕對不適合繼續重編。
那就隻剩下一條路——籌建新部隊,可是他去哪裡去給這些部隊配備軍官呢?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