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無奈之舉_抗戰之新晉綏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8章 無奈之舉(1 / 1)

移民們的要求不多,隻要能讓他們吃飽飯就可以。

墾荒費時費力,從黃泛區過來的這些移民根本等不及,即使明年開春就全力著手開荒,一年最多不過幾十萬畝,對於這麼多移民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況且這些移民還能等這麼長時間嗎?

光靠救助,根本無力養活這些人。

李誌堅隻能從彆的方向想辦法。最後不得已,還得從本地儲量最大的煤上著手。

李誌堅也知道,晉東南基本沒有工業基礎,隻有一些小作坊,耗能最大的也就一個長治兵工廠,即使新建一個煉鋼廠,但是這也用不了太多的煤炭。

李誌堅還是義無反顧的四處開花建煤礦,也是沒有辦法,不這樣做,根本解決不了太多移民的生活問題,最起碼一個上工的崗位,會讓一個家庭安定下來。

雖然現在的煤礦危險,可是讓人總比餓死強,一旦一個地區有人富足,而另外一部分人麵臨餓死的境況,那麼這個地區絕對難以太平安寧。

不過這麼做也有個好處,至少冬季所有家庭的用煤問題解決。建礦時采出來的露頭煤,也作為薪酬發放給移民們,解決了他們的冬季取暖需求,有些周圍縣城的住戶,也開始向本地的這些煤礦開始購煤,多少開始產生一點收益。

新鋼鐵廠建在平順縣,這裡有周圍最好的鐵礦區,距離長治縣也不遠。

隨著新鋼鐵廠的設備陸續運達,鋼鐵廠也就運作了起來,戰爭時期,隻能一切從簡,有什麼條件先上。

平順鋼鐵廠的設備也是借鑒了在陽泉時建的低矮高爐的經驗,普遍建的比較矮小,鋼鐵廠的很多車間也是效仿的長治兵工廠,都是挖山而建,大多數人在山洞裡生產。

鋼鐵廠的高爐煙囪排出的煙柱,和家用煙囪的規模完全不相同,根本瞞不過日軍的飛機的偵察,所以隻能提前做好防空準備。

現在被日軍的飛機所逼迫,重工業企業沒有辦法,都選擇了進入山裡麵,做起了山洞中人。並且想要進山洞,設備就必然不能大。

雖然這些爐子煉出來的鐵質不如大型高爐的質量,人力需求也多,資源浪費大一點,但是在現在都不是問題,李誌堅巴不得能多安排幾個移民進去,多用一些煤。

在1940年的冬天,李誌堅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安頓移民上。

戰爭的損害,不光在子彈炮彈或者刺刀的殺傷,更多的在於對更多的人賴以生存的家園的毀滅,因而造成的更多的人在饑餓和貧困中默默無聞的死去。

普通人的命運被卷入國家民族的大命運中,國家命運衰微,大多數個人就會遭遇到更多的不幸。

山西最大的招牌就是超越彆的地方的經濟民生,這比任何的口號和號召都有說明力。

哪裡過的好,人們自然會用腳來投票。

三民主義中包含民主,民族,民生,民主是個舶來詞,在五四運動時稱為德先生,這個在中國幾千年曆史上從未用過的政治手段,在民國以來的上位者,用的是戰戰兢兢,百姓們也是雲裡霧裡,不知所謂。

民族的口號所有勢力都在喊。

唯有民生,這種百姓能實實在在看到、感受到的東西,上位者用心可以運到的事,國內喊的少,大多數勢力能做到的更少。

有些地方,已經將稅收到了後麵的幾十年。不光是地方軍閥們,就是中央政府,這一點做的也很一般。從民國初建,到現在民國二十九年,做的可以稱之為好,讓民眾真正分享到紅利的也隻有奉係老大帥和山西閻錫山。

就是當下東北被日本人所占,但是百姓說起來還有不少感念張大帥之恩。

所以,在現在,民生是山西不用言之於表的最大政治標簽。

李誌堅必須維護好山西的這塊招牌,在閻錫山已經準備上桌博弈之時,這個就更加重要。閻錫山自是也清楚這背後的意義,所以給李誌堅撥來為數不算少的資金。

李誌堅的幾個安排,迅速將晉東南移民的生活和內心安定下來。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綁錯係統給築基丹 劣性博弈 我在地下城討生活 成為外賣神探,從一份炸雞開始 修仙模擬器 驚!渡爺懷裡小美人馬甲有億點多 我在靈異直播間裡吃瓜 炮灰師尊一心殺徒,反被病嬌纏腰犯上 神祗:開局末日降臨 花開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