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到年關時,李誌堅已經將移民的事情大體安頓下來。
趁著快要過年時,李誌堅決定趁著拜年的時機去拜訪一下兩個鄰居——第3軍和第98軍。準備和這兩個軍好好碰一碰,有條件的話儘量支援一點裝備彈藥,按照和第四集團軍打交道的經驗來說,應該可以和這兩個軍實現協同作戰。
第98軍作為陝軍一部,軍長武士敏一直是孫蔚如的下級,既然孫蔚如有心撮合兩軍的合作,武士敏對於孫蔚如這個老上級的好意,應該不會拒絕。
唐淮源的第3軍屬於中央軍旁係,且由於其駐地在山西,後勤補給不易,其裝備也不是很好。並且唐淮源是雲南人,令他想起了曲煥章,通過曲,讓他對雲南人都充滿了好感,並且抗戰以來,雲南人也變現出來了很高的氣節,李誌堅想嘗試一下,團結這兩個軍一同對日作戰。
首先李誌堅去拜訪了武士敏。
當初在孫蔚如給他舉行的送行宴上,李誌堅和孫蔚如了解到,武士敏屬於純粹的軍人類型,他有著非常強的行動力,能帶頭衝鋒,如果隻作為一名帶兵軍官,無疑是非常稱職的,並且也非常關照下屬,在下屬看來是值得追隨的長官。
不過作為軍長,其不善於與上級溝通,不會婉轉委屈的性格,也導致98軍一直不受待見。本來98軍就是雜牌軍,在軍長的這種性格之下,之前在隸屬十四集團軍時,就不能很好的融進去,因此獲得的補給也相對更少。
這次單獨分立出來,按照規定補給是由中央直接調配,不過情況也沒有好轉多少。
知道98軍的困窘,所以李誌堅在去的時候也沒有空手去,而是帶了十門迫擊炮和一些配屬炮彈,以及二十挺日式輕機槍,五萬發子彈。
李誌堅所帶的禮物令武士敏比較喜歡,沒想到李誌堅剛登門就先給自己帶來一批武器彈藥,這些東西要比給他金條財物更讓他高興。
武士敏與第四集團軍的趙壽山關係莫逆,兩人之間互相有通信,經常對軍情以及其他事務進行互相通報,從趙壽山處了解到,38軍通過和43軍的合作,隊伍的戰鬥力和裝備水平都上升了一個大台階。
在98軍到了晉東南駐防後,孫蔚如給專門寫了一封密信,信裡的內容讓他有些舉棋不定,反複看了很多遍後才用火燒掉。
孫蔚如在信中的意思隻有一個,要借著98軍在晉東南駐守的機會,通過李誌堅向晉綏軍輸誠!
孫蔚如率軍在山西駐防幾年,對於山西的情況已經比較了解,知道山西的實力,並且他能感受到閻錫山和晉綏軍對第四集團軍的誠意,孫蔚如自然清楚對方的意思。
他更清楚自己的處境,現在楊被囚禁,他們這些楊的舊部,就是無根之木,麾下的部隊的未來,最終不是被當作炮灰被消耗,就是被某個勢力收編。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尋找明主。他的第四集團軍目標太大,一直都有重慶中央的關注,並且第四集團軍暫時還有陝西的一部分財稅做支撐,多少還可以堅持一下,不必太早做出選擇。
但是對於一支同源的98軍,其被單立出來後,兵少彈缺,糧餉不濟,無人照拂必是覆滅的下場,所以應早做準備。
現在國內的強勢勢力,唯有重慶中央和晉綏軍,其作為楊舊部,歸順中央也難以善終,所以選擇最好就是晉綏軍。
從地理和傳承上,秦晉一衣帶水,98軍歸順的話,選擇就近勢力,也要比選擇其他的強。
並且遲不如早,在閻錫山就任全軍副總司令後,還有山西的一係列舉措,已經很明顯的表露出了自己的政治意向,之後要招納更多的人來投靠。如果98軍及早歸順,那麼閻錫山出於千金買馬骨,也要厚待98軍和武士敏。
並且通過晉綏軍的骨乾大將李誌堅來傳達意思的話,既不突兀,也不會引起彆人的懷疑。
在楊被囚禁以後,孫蔚如就是楊舊部當之無愧的領袖,在武士敏心中同樣如此。
在看過孫蔚如的這封信後,武士敏一直在衡量這件事的利弊,思慮良久,最終決定按照孫蔚如的建議來做。
不過卻等待李誌堅許久,在到了年關,李誌堅才登門而來。
武士敏天性是訥於言的人,雖說多年的官場經驗讓他也能從容接人待事,但是性情如此,不喜歡寒暄,所以再和李誌堅見麵之後,互行軍禮之後就招待李誌堅一行進入會客室。
李誌堅進入之後,發現會客室內部也比較簡單,通過細節對武士敏的性格也有印證,這的確是一個習慣清苦生活的純粹軍人。
落座之後,李誌堅率先開口道:“勉之兄,貴我兩部都是初來晉東南,以後我兩軍就是友鄰,有力所不及之處,還想請兄長多多幫助”。
“振武客氣了,我們同為國軍,既是友軍,就應互相扶攜,殺敵報國是我軍人之本分,無需說幫助,況43軍為國之強軍,兵強馬壯,戰功赫赫,非98軍可比。隻要是抗日殺敵之事,98軍自不會推脫,振武無需顧忌,隨時直說無妨”武士敏笑著回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誌堅對於98軍也沒有多大的期望,98軍人數不多,總共不足兩萬人,裝備一般,還要守住滏口陘,所以對於讓98軍在來年可以與43軍一同出省作戰,他也是抱著可有可無的想法,不過增加一點力量總是好事,同時,他還有著通過共同作戰,來將98軍拉到一個戰壕的想法。
李誌堅就將之前和孫蔚如等人說的出兵山西到省外作戰的意義又說了一遍,說過之後,武士敏也深表同意,作為一名純粹軍人,其軍事眼光自是高明。
並且還建議李誌堅43軍可以從白陘和太行陘同時出擊,98軍願意獻上微薄之力。
在聽完武士敏說的之後,令李誌堅很是吃驚。雖說孫蔚如說過,會協調43軍和98軍的合作,但是武士敏的態度如此主動,還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看到李誌堅稍微有點吃驚的表情,武士敏發出了一個令李誌堅更吃驚的建議,讓李誌堅隨他一起視察98軍。
這可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建議。很多部隊為了防止被彆人了解根底,都是對外藏著掖著,主動將部隊給彆人看的,絕對是異數。
李誌堅雖然心中奇怪,但是卻沒有拒絕,說道“客隨主便”後就隨著武士敏走出了會客室。
在走出會客室後,武士敏讓98軍的隨行人員離他們遠一點,這個舉動讓李誌堅敏銳的意識到武士敏是有事要和他說,於是他揮揮手,讓自己的副官等隨行人員也退後一些。
此時,武士敏左右看下,周圍人都離得比較遠後,才向李誌堅問道道:“振武,你可看過唐初徐績、程知節等人投靠唐王之故事否?”
李誌堅此時心中一大震,武士敏原來存的是這個心思,怪不得要將他帶出來在空曠的地方說。唐王是說李淵,是在山西起家反隋,徐績、程知節都是當初跟隨瓦崗寨反抗隋朝的起義軍,之後兩人投靠李唐,這是人儘皆知的事情,武士敏在此環境之下提出來,自然是說效仿二人的行為,行投靠之事,唐王自然就是說閻錫山了。
李誌堅雖然心中巨震,但是卻不敢表露出來,武士敏如此謹慎,估計周圍有重慶方麵的探子,否則沒有必要將他從會客室帶出來。現在重慶方麵給不少雜牌軍都派了特務進駐。
在斟酌了一會後,才說道:“勉之兄,小弟自然知道,勉之兄?”
武士敏點了點頭,正色說道:“正是為兄,還望振武將為兄之意通傳給閻主席。”
一個軍投靠,雖然是一個雜牌軍,但是也意義絕對巨大,此刻,李誌堅想起在送行宴中孫蔚如的話,才理解了當時孫蔚如為什麼說一事相求,他還以為是孫蔚如那麼說隻是一個照顧他感受的說辭。
“勉之兄的決定,蔚如兄是否知情?”
“知道,這最初就是他的建議。”武士敏依然平靜的答道。
李誌堅此刻心中徹底了然,不過這種大事,他不敢單純以口相傳,口說無憑,他想知道武士敏是否有信物,又問了一句,“勉之兄,可有物品由小弟代為轉達?”
“為兄有一封信,要勞煩振武轉交閻主席,待稍後給你。”
兩人再不言語,在武士敏的介紹下,李誌堅隻是裝作興致勃勃看了98軍的一個連隊的大刀表演,就返回了營地。
在第二天,李誌堅又馬不停蹄的到第3軍駐地拜訪了唐淮源後,就急匆匆的趕回太原。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