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空中突破
在巴祖卡火箭筒運到幾天後,航空發動機也陸續運抵運城。
李誌堅經過和閻錫山商量,最終決定將飛機研發製造廠設在運城。
一是運城不比太原,日軍的關注相對要少;二是運城可以直接接收發動機,防止因為繼續運輸而導致的發動機損壞;三是運城有著完善的金屬鍛壓企業,所以可以按照p51戰鬥機的原有氣動外形生產機身。
隨行的波音工程師看到鍛壓出來機身哭笑不得,完全是按照p51戰鬥機外形機身模仿,赤裸裸的進行侵權。
但是不得不承認,晉綏軍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p51戰機的確有著不俗的戰鬥力,氣動布局等方麵都非常優秀,並且各種性能是經過實戰檢驗的,可以說是現在盟軍最優秀的戰鬥機。
這時從重慶找到的航空專家們也陸續到達,王靖國還專門去找了全國最有名的專家王助,王助聽說晉綏軍直接仿製美國最先進的戰機後,也馬上趕了過來。
雖然運城造飛機的底子薄,但是有山西有著全國最好的工業基礎,以及波音的工程師的技術支持,且目標直接就是仿製p51戰鬥機,目標明確,有了成型的發動機,即使不是原裝的p51戰機的發動機,但是性能也算不錯。
仿製飛機的建造速度很快,並且有什麼無法製造的配件,直接向美國申請購買或者援助,最早鍛造的機身,被當做模型放在那裡,因為工序不對,根本無法使用。
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經過幾十天的晝夜趕工,第一架仿製p51外形的組裝機完工。
現在的飛機的研製和生產需要耗費的時間相對都不長,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研製時間稍久一點用了兩年,p51從研製到試產才用了四個月。
第一架組裝機初次試飛就非常平順的飛上天,試飛的晉綏軍飛行隊員在下來後還愛不釋手,直言單翼的飛機就是比雙翼的老飛機好飛,試飛場的眾人大喜,之後加裝了幾挺機槍後,也能進行正常飛行和射擊。
觀看試飛的軍官將試飛情況向李誌堅和閻錫山都進行了彙報後,閻錫山攜一眾晉綏軍高官也秘密到運城觀看了新飛機和新飛機的試飛。
看後,閻錫山直接命令,由航空隊進行進一步試飛,查找不足並熟悉新飛機,運城全力開始流水線生產飛機,並向美國增購更多的發動機及相關操控係統等配件。
同時,將在太原的飛行研究所等所有涉及飛機研製和生產的部門全部搬遷至運城,擴大規模和待遇,全力攻關飛機發動機和整機製造技術。
在現有製造飛機的廠房周圍,新建全新的飛機製造廠房,生產完全圍繞飛機製造展開,不再是依靠其他廠房改裝為飛機製造廠。
空中一直是晉綏軍的短板,之前由於政治、技術、燃料等原因,讓山西一直不能、也不敢生產飛機,抗戰以來,山西各地一直受到日本飛機的欺負,閻錫山也早就想建立自己有力的飛行力量,現在終於迎來了曙光。
美國人參戰以後,給他帶來了太多的好消息,山西和晉綏軍的發展簡直迎來了另一個春天。
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技術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進展,這兩年雖然其他地方還處於戰爭的困窘中,但是山西卻一方獨好,比戰前的情況都好了很多。
這幾年,閻錫山的精神頭更好,人都看著年輕了幾歲。閻錫山之後將最心愛的戰車營的油料都停了,石油儘量都提煉為航空煤油,最優先保障航空隊的燃油需求。
現在有了美國技術人員的幫助,在原有榆林地區的油井內加大了井架密度,向出油地區周圍增派了大量人員進行打井探測,雖然技術不到位導致探的不深,不過也又探出幾口油井來。
隨著飛機生產數量的增多,原先航空地的幾十名飛行員也迎來了事業的高光時期,他們本來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也進過初步的訓練,現在有了性能優良的飛機,還有飛虎隊員們的手把手教授戰術和日軍飛機的弱點,提升鬥非常快。
現在有閻錫山全力保障燃油供給,飛行員可以完全按照需要進行升空訓練,越來越多的晉綏軍飛行員飛上了藍天。
雖然這些藍天驕子們還不那麼健壯,但是確是在一天天的成長,在雷達的幫助下,竟然攔截了好幾波日軍的轟炸,日軍飛機開始不能隨意闖入山西的上空。
晉綏軍的陸軍戰士們也不用再不斷襲擾日軍的機場,用生命的代價換取天空的片刻安寧。到了43年底,已經有了一百多架仿p51戰機翱翔在山西的上空,扞衛著這片藍天的安全。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