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晉綏軍整訓
在完成了反坦克和造飛機的目標的同步,李誌堅作為作訓部總監,著手進行晉綏軍軍官的訓練,這個對晉綏軍的影響更大,李誌堅準備先從第八集團軍開始,以自己的部隊作為試點,之後向整個晉綏軍展開。在征得閻錫山的同意後,李誌堅就回到了第八集團軍,開始了太原、晉城兩點一線的奔波。
在第八集團軍,李誌堅的考核先從營一級軍官開始,在提前通知安頓好工作之後,全集團軍所有的正營軍官全部聚集在晉城,總共一百多個營長。
第一項是用兩天進行越野跑、射擊、武器裝卸等技能比拚,全部進行評分製,在評比後公開成績;
第二項是由李誌堅親自出考題,為書麵考試,考察戰場形勢判斷、處置,作戰方案製定等,不會書寫或者書寫不暢的,可以由文員在考官監督下幫助書寫,最後包括李誌堅在內的集團軍師以上軍官全部參與閱卷,寫評語和打分。
在綜合評分後,最後隻公布前十名的成績,並將答案給全部參考人員閱覽,其餘人員的分數存檔,試卷放在集團軍人事部門,列入秘密,但是師一級軍官可以隨時查看。
之後由教官帶領所有營級軍官,對考核的指揮技能涉及內容進行討論。在晉升時,參考兩項成績,與戰功、屬下評語共同評定,每一年進行一次。
之後又分彆對副團級軍官和團級軍官都進行了相似軍事技能和指揮能力考評,軍事技能成績公開,指揮能力考評的成績隻有軍以上主官可以看,但是前三名的答案進行公開。
團級考評每一年半一次。之後考評結論全部上報二戰區作訓部,再由作訓部上報給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
經過認真的考慮和研討,作訓部最終認為,軍官們的考核培訓最好就定到營級至團級,到了旅一級後意義就不大,日常中與軍一級的主官的聯係就很多,在日常中就完全可以了解,不需要專門的考核,再向下,到了連排級軍官,看軍功就好,也是完全留給各部隊自由發揮的空間。
李誌堅將第八集團軍的考核結果上報給閻錫山後,閻錫山非常認真的看了團一級各主官的答卷和成績,看後又翻了下其他人的成績後,很認真的放在了自己的書櫃裡。
對於李誌堅的這種考評方法,閻錫山非常認同,命令將這個方法推廣到全晉綏軍各軍,之後都按照這個方案進行第一輪的培訓和考評。
李誌堅都是到了集團軍一級,李誌堅分彆與趙承綬、陳長捷、孫楚,商定下來指揮能力測評的題目,之後由各集團軍在內部組織考評。
由於方案安排周全,這些部隊總的考評也是平穩順利的開展,首先是閻錫山和李誌堅都對晉綏軍各軍的實力也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並且在各集團軍中,考評內容和方法也獲得了幾個集團軍以及軍一級主官的認同。
在這些部隊中,雖然考核由各自部隊獨自進行,不過在考核之後,還是由李誌堅親自對團級軍官的指揮能力測試的題目進行解讀和主持進行研討,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這些軍官麵對複雜情形時的見識水平。
同時在講解完這些之後,李誌堅會對當下的重大會戰或者戰鬥經過進行解讀,尤其是發生在1943年的幾場會戰,意義非凡。
1943年初以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作戰不利,開始表露出頹勢,在中國戰場上,日軍也沒有組織太大的會戰,隻是在鄂西和湘北、緬北等地區采取了一些以搶奪資源為主導的戰役,但是都遭到國軍的堅決地抵抗,兩場會戰氣壯山河令人可歌可泣。
第一場是在大同之戰街結束後不久,日軍進犯鄂西的石門,中日在石牌發生了抗戰期間規模的白刃戰,18軍11師的師長胡璉在留下遺書後親自上陣殺敵,幾千人在戰場上進行了幾個小時的白刃戰,最終守軍以血肉之軀擋住了日軍西進重慶的步伐。
到了11月,74軍餘程萬的57師獨守孤城湖南常德16晝夜,8000虎賁與3萬日軍死磕,最後僅83人生還,都令全國人為之震動。
李誌堅作為一個軍人,都為胡璉和餘程萬及身後的將士們所感動,18軍和74軍不愧是中央軍的王牌,能戰死至如此水平,的確是中國軍人的楷模。
在作訓中,李誌堅每次都將這兩次會戰的過程拿出來,講給所有的將士,這些英雄的所為,值得被所有中國軍人所敬佩和學習,這些不因為信仰和利益不一致而有絲毫不同。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