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1944年春節,陸續傳來日軍調兵的消息,日軍關東軍即抽調了大量部隊進入關內,也不斷有從日本本土運來的新兵從天津港等地登上中國土地。
還有就是各種作戰物資的調動規模空前,之前好幾年沒有大運動的港口和鐵路線又再次忙碌了起來。
一切都顯示,日軍的又一次大規模進攻已經迫在眉睫。
閻錫山等晉綏軍高層綜合收到的各種情報,這次日軍動員的部隊人數、裝備和物資數要遠超過武漢會戰,判斷日軍要發起的進攻規模應該要超過以往的任何一次會戰。
此時,連以往判斷日軍不會進攻山西的孫楚都不再篤定,這種規模的調動,誰都不敢保證日軍的攻擊目標沒有山西。
所以在這種備戰氛圍下,整個晉綏軍也都進入一種全軍備戰的氣氛中。
山西境內的幾個兵工廠都在生產彈藥等物資,以往山西每月的鋼鐵產量在幾萬噸,在有了空軍保護下,鋼鐵高爐都可以全力進行生產,並且在大同也建設了鋼鐵廠,產量又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這些鋼鐵大多用於生產武器彈藥。
生產出來的彈藥物資,源源不斷的向前線、向各個部隊輸送,同時部隊的訓練量也再次明顯大了起來,要在日軍進攻前再練一練兵。
此時19軍長劉召棠因突發腦溢血住院治療,閻錫山再顧不上考慮愛將王靖國的感受,立即免去劉召棠的軍長職務,將尉遲鳳崗任命為19軍軍長。
尉遲鳳崗是員有勇有謀的戰將,在第三次太原會戰時讓他印象尤其深刻,在日軍突破娘子關防線時,當時還是教導旅旅長的尉遲風崗臨危不亂,抓到日軍的舌頭,了解到日軍突入的原因,並且率部參與反擊,將娘子關主陣地從日軍手中奪回,關住了山西的東大門。
臨陣換將本是大忌,不過好在尉遲鳳崗在19軍已經有一段時間,並且作為閻錫山指定的輔佐劉召棠的人員,在19軍也有了一定的影響,並對19軍的情況比較了解。
尉遲鳳崗就任後,馬上開始跑遍了大同,查看地理情況和督促各部的駐防訓練情況。
到了3月以後,日軍的攻擊重點方向開始明確,一切顯示日軍的重點方向是在河南,並且是豫中。
華北日軍搶修了黃河鐵橋,讓平漢鐵路重新貫通。
同時日軍駐守山東的12軍主力,紛紛向魯西聚集,華北方麵軍岡村寧次也將在石家莊和安陽的日軍向南調動到新鄉和開封一帶。
在日軍的重兵壓迫下,李誌堅也將在豫北的兵力進行收縮,將暫編39師主力收縮到焦作、沁陽一帶,其他地方都隻留下一些偵察部隊活動。
為了加強豫中的實力,重慶軍委會下令將第四集團軍緊急調到河南。
雖然第四集團軍有投向晉綏軍的苗頭,但是此次河南麵臨大敵,二戰區再沒有理由阻止中央將第四集團軍調出山西。
在第四集團軍出晉之時,閻錫山再次向第四集團軍示好,又給其補充了12門晉造26式75毫米山炮,以及12門37毫米戰防炮。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