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堅在去36集團軍之時,劉戡已經到了門口等待。
劉戡的軍齡雖然比李誌堅要長一點,但是現在職務上要數李誌堅稍高一籌,所以劉戡首先向李誌堅敬禮,隨後笑著說道:“歡迎李副司令前來視察。”
李誌堅也馬上回禮,“麟書兄,這麼說可不敢當,兄弟我就是四處轉轉,今天正好到了麟書兄的地盤,哈哈,你可莫要嫌棄。”
“怎敢怎敢,李副司令請進。”
劉戡將李誌堅讓進集團軍司令部中,並在劉戡的指引下進了作戰指揮室。
李誌堅有些意外,去15集團軍和39集團軍時,都是將他帶到了會客室,而劉戡帶他來到的則是作戰指揮室,這樣的舉動讓他更對劉戡充滿了好感,這才是一個真正軍人的做派。在李誌堅進入作戰室後,就劉戡自己跟著進來,其餘的迎接人員全部散去。
劉戡的指揮室裡有一個巨大的豫西的沙盤,李誌堅瞅了一眼,在沙盤上插著標注有參加豫西會戰的中日各部隊番號的小旗,和現在的形勢完全是切合的。
不過李誌堅並沒有在這裡停留,還是按照劉戡的安排落座,一切是客隨主便的態度。
最終還是劉戡首先挑起了話題,“李副司令就任時日不長,就卻給一戰區帶來莫大的新氣象,除了在黃河北岸收複大片國土,當下在嵩縣周圍的作戰也是儘顯主動,一改豫中會戰時我軍的頹勢,讓劉某實在佩服。”
“麟書兄過譽了,都是前線將士們舍命相搏,我身居後方,不敢居功啊。”
李誌堅說自己身居後方,而劉戡和36集團軍同樣是在後方,所以劉戡瞬間明白李誌堅是意有所指,出言說道:“沒有後方籌謀得當,哪有前線不斷建功。李副司令,我們36集團軍在後方休整數月,將士都思戰心切,最近不停地和我請戰,想要上陣殺敵。”
“哈哈,麟書兄帶兵有方,不管到哪裡,哪裡的部隊的士氣都高。”
“非也,實乃國難之時,軍中熱血官兵都不忍再看著故土淪陷,百姓塗炭,所以軍心士氣都不需要怎麼鼓舞,求戰欲望就都很強。”劉戡是中央軍中少有的正直之人,又極其熱血,對日作戰很是勇猛,作為集團軍司令的劉戡如此,下麵的官兵自然有樣學樣。
李誌堅沒有想到劉戡上來就會和他請戰,這種高級將領身上表現出來如此的熱血,讓他有些感動。
“麟書兄,軍心可用,不過暫時36集團軍還不能動,還需要在本地繼續駐守,沒有36集團軍壓陣,洛陽周圍就幾無可戰之兵,瞬間又有可能不穩。
洛陽乃是通向山西、陝西之通道,是我前線之糧庫、兵庫,守好洛陽也是有功於國。不過我認為我們反攻的日子也不遠矣,到時候就是麟書兄大舉建功之時。”
“最近李副司令到各處視察,不是為了出戰而動員嗎?”劉戡有些奇怪,最近輿論和小道消息都是李誌堅在督促各部出擊日軍。
“沒錯,不過戰場之上,有攻之處,就需要有堅守之地,洛陽位置不同,也須有強軍鎮守。”李誌堅還是沒將自己真實意圖說出,他雖然欣賞劉戡,但是其畢竟是中央軍之人,說了之後,劉戡必然會將自己的意圖上報給重慶,到時候攻擊石門的籌劃就會泄露。
聽見李誌堅的話,劉戡明顯有點失落,他對豫西會戰最近的戰局每天都進行研究,認為隻要讓他的集團軍也加入進去,豫西會戰的局麵會馬上改觀,但是沒有想到李誌堅卻拒絕了他的請戰,隻不過劉戡又試著爭取一下。
“李副司令,現在豫西會戰,我中日兩方已經形成相持,日軍出戰時日已久,師老兵疲,勞而無功,士氣已經下降很多,如果讓我們上去反擊,說不準還能擊潰在前線的這3個師團。”
李誌堅此時完全明白了劉戡為這麼這樣接待他,這完全是蓄謀已久,沙盤上劉戡估計已經推演過多次。
“麟書兄,確實如你所言,日軍現在已經疲憊,士氣也下降了很多,據前線反饋日軍已經有了退意,還是12軍一直將兵員和物資進行補充,前線才維持住,並形成了這種僵持,否則現在已經後撤,我們也可以對外聲稱會戰的勝利。此時加一把勁,讓你們36集團軍上去,的確有可能徹底壓垮日軍。
不過日軍在豫西可不止這三個師團,12軍還有其他好幾個師團和旅團,沒有參戰的兵力比我們還要充足,這些部隊距離前線同樣不遠,我們能增援,日軍就不能嗎?但是如果你們也去了嵩縣,洛陽周圍哪有強軍可以憑靠,日軍還有足夠的兵力來進攻洛陽,一旦洛陽不保,豫西的局麵也將糜爛。”李誌堅明白劉戡的想法,但是卻不能拿洛陽來冒險,所以仍舊拒絕。
劉戡知道15軍已經傷了元氣,新8軍和騎二軍兵力也不充足,的確如李誌堅所言,一旦他的36集團軍調走,洛陽周圍就再沒有憑靠,到時候平衡就將打亂。原本覺得是非常好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此刻卻發現根本不是,心也就冷了一些,敷衍的回了一句:“李副司令說的是。”
看見劉戡的樣子,李誌堅連忙安慰,“麟書兄不必沮喪,打小鬼子的機會多的是,重慶方麵已經答應了給我們一些新兵補充,還有不少的武器彈藥等補給,我們先提升了實力,之後就是反攻之時。麟書兄,你說說看,36集團軍有什麼需求?”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