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堅到各部的視察雖然是作秀,但是卻也將一戰區各部隊的底細更加詳細的摸了一個遍。
一戰區各部隊的戰鬥相對不高是事實,可是物資補給的缺乏也是實在的客觀情況,和二戰區的部隊待遇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令李誌堅也很是觸動。
從1938年黃河決口之後,河南之地天災不斷,土地的產出一年生活不如一年,當地疲弊之極。沒有了當地的供養,部隊也很不寬裕。
在豫中會戰之前,黃泛區使得日軍難以進入河南,但是也讓一戰區相對而言也不被重慶政府重視,7年多的抗戰讓整個重慶政府的經濟極其凋敝,隻能有所選擇性的重點補給第五、第九等戰區。
第一戰區也就成為一個雞肋,在武器和補給方麵能獲得的都不是很充足,這還要優先供給湯恩伯的嫡係部隊。於是有些部隊的士兵就在長官的默許和縱容下,開始滋擾當地的百姓來獲取物資,軍官則直接利用特權做起了買賣,這更激化了軍隊和當地百姓的關係,有些部隊都被視為當地一害,以至於在豫中會戰時,出現了很多百姓幫助日軍攻打當地守軍的事情。
物資不足讓官兵精神氣上不去,加上多年未經大戰又讓部隊普遍懈怠,有些部隊對軍紀的放鬆更是讓軍人的榮譽和責任感下降,所以才使得一戰區原有部隊的戰鬥力普遍不強。
李誌堅經過考慮,最終打消了先殺人立威來整治軍紀的辦法,未施恩而先立威,不是李誌堅慣有的方式。
他還是認為倉廩足而知禮節,首先還是解決物質上的不足,再從軍紀上著手。並且李誌堅發現自己之前的安排還是有一個漏洞,大量的物資進入豫北,而不是進入豫南,如果日軍有心觀察的話,一定會發現這個情況。
李誌堅決定自己先拿出部分資金來補充入軍費中,首先從晉南購入了大量的糧食,首要保障軍糧的充足,讓官兵至少先吃飽,這樣才有起碼的精氣神,部隊能展開日常的訓練作戰。
其次,讓在澠池的子彈複裝線全負荷運轉起來,也能解決一部分子彈的需求。剩餘的軍費,能買多少彈藥就向山西先購買多少。
這些舉動,很快讓一戰區對李誌堅的認同感加強不少,並且一戰區部隊的麵貌也有了一定的改觀。
加上有新7師、新8師以及第四集團軍這些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帶動,豫西會戰中一戰區部隊的總體表現還算不錯。
李誌堅在一戰區的這些表現,馬上起到了他想要起的作用,雖然他到各部視察完全不像在擔任二戰區作訓部部長時那樣用心和有針對性,但是輿論和飛揚的小道消息也讓重慶方麵和日軍都看到了他想在一戰區大展拳腳的雄心壯誌。
頂著名將之名的李誌堅,在國軍對日作戰滿盤頹勢的當下卻自行主動出擊,新7師和第四集團軍打的幾個仗也被輿論報道出去,一時間一戰區再次被寄予眾望,全國的眼光都盯向了一戰區。懂兵的人都知道豫西會戰前線的日軍實際已經堅持不了多久,後撤是遲早的事。
重慶方麵被此鼓舞,將答應給一戰區的補充人員和物資很快就送到了豫西。從山西過來的兩萬新兵也到達了澠池。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