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海東要離開之時,李誌堅又想起一點事情,於是沒有再外出,隨他一起回到了作戰室。
“這次部隊擴編,新兵們的物資都準備齊全了嗎?”
“嗯,日軍的幾個倉庫裡存放的被服不少,都可以直接使用,我們優先給暫編39師發放了,他們收到裝備後就要到濮陽整訓。其餘不足的我們考察了在石門的一些棉紡廠,已經在最大的大興紗廠下單訂購。
武器方麵,新兵都是使用的日式準備,可以實現給每一個新兵都配備一杆步槍,彈藥方麵,我們留存了一些作為戰略儲備,暫時給每個新兵配發了三十發子彈。”
“這個不能省,新兵們不經過一定數量的實彈射擊,很難培養起來射擊的感覺,石門日軍不是有一個軍械維修部嗎,你們去考察過沒有,可不可以生產子彈?”
這個問題顯然餘海東也不知情,他將目光轉向了指揮部中的一名參謀身上,“王參謀,你過來一下。”
這個參謀李誌堅認識,叫王武成,是當初李誌堅從北方軍官學校要過來的畢業生,一直在參謀處工作。
在餘海東將李誌堅的問題重述一次後,王武成說到:“司令,餘主任,是我去日軍這個軍械維修部實地查看的,之前隻能進行子彈複裝。但是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那裡原有的日軍青壯技師大多都參與到了石門的戰鬥中,留下看守的老弱日軍在城破的時候又損壞了一些主要機械。
我們已經聯係了長治兵工廠,他們正在派技師過來,不過有些機械已經被損壞,所以短時間內想要複產的條件不滿足。”
“哦,你們最近對石門城內的重工業企業都進行一次摸排,查看一下全城內有多少工礦企業,並確定有什麼樣的生產能力,為下一步我們建立完整的軍工廠體係摸清基礎底數。
然後你們再和長治兵工廠來的技師們一起做一個方案,評估一下如果我們想要達到自行生產的水平,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武成,這個事情你具體負責起來,務必要快和準確。弄好後,直接向我彙報。”
被李誌堅親自安排任務,這對於王武成還屬首次,王武成很是激動的馬上應承下來。
這讓餘海東都不由的看了一眼王武成,王武成能力是有,但是由於沒有直接帶兵的經驗,所以一直沒能被重用。在任何地方,能力都並不是絕對的憑靠。他知道一旦這個事情做好了,那麼王武成也就或許會進入李誌堅的眼中,被重用也就指日可待。
在王武成離開後,李誌堅繼續安頓餘海東:“在暫編39師離開的時候,另外再給他們帶上七千支步槍,他們路途較遠,補給並不方便,給他們新兵的彈藥量按照每支槍80發子彈來配備。”
餘海東明白李誌堅的意思,這是為暫編39師繼續擴編提前準備好武器。這樣一來,武器肯定不夠用,不過李誌堅已經從長治兵工廠又采購了一批裝備,隻能先抽調石門周圍部隊的裝備,然後再給他們補上了。
“我們倉庫中現在還有多少火炮?”
餘海東不明白李誌堅為什麼突然又問起火炮的事情,不過這些數字都在他腦海裡放著,於是馬上利索的回答:“隻剩下22門九二步兵炮了。其餘能用的火炮都已經分給了暫編39師、暫編40師和新8師。”
“抽出12門給劉超仁的補充旅送過去。剩下的10門送給教導隊,讓他們成立一個炮兵學習班,在新兵中挑選挑選有文化的人來培訓炮兵。”李誌堅稍微考慮了一下,就做出了安排。
對於李誌堅的安排,餘海東也很是讚成,“司令,的確應該給補充旅弄一些炮了,他們每個團編製裡隻有一個迫擊炮連,還是劉旅長四處收攏彆人不要的三七戰防炮和一些膛線都快沒有的山野炮,又湊起一個炮兵營,不過這些炮用的彈藥型號、口徑都不一致,每次給他們補給都挺費勁。”
“哈哈,是嗎,這家夥還挺機靈,自己都拉起了一個炮兵營。等你再見他的時候和他說一聲,下一步就讓他們擴編成常備作戰旅,把補充旅的帽子摘了。不過暫時先用這些步兵炮湊合一段時間,等一段時間再給他們換裝。”
劉超仁的補充旅從成立起後就一直在後方備戰,已經整訓多半年時間,在這種戰爭時代已經算是相當長的時間,李誌堅準備再有戰事之時將這個旅拉到前線去。
喜歡抗戰之新晉綏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新晉綏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