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廳的調令與花旗提供的運輸機隊幾乎同步抵達。由於林譯要求每名士兵必須攜帶七日乾糧、一個基數彈藥及全套單兵裝備,單架運輸機運力有限,一次僅能運送一個排的兵力。
數十架運輸機的首輪抵達,雖為林譯部補充了急需的武器彈藥,實際運走的部隊卻僅有一個營。經過十餘次緊張往返,最終投送至前線的總兵力,也不過兩個加強團的規模。
而此刻,日寇已率先發起進攻,長衡會戰正式打響。在林譯所負責的作戰方向上,雙方兵力部署如下:
日寇方麵,第116師團與第68師團集結於新牆河正麵。其中第116師團雖番號在“一百”之後,卻是實打實的主力部隊,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另配有炮兵、工兵、輜重兵聯隊各一,總兵力約一萬六千人。第68師團則屬治安師團編製,下轄八個大隊,共計餘人,編為兩個旅團,戰力相對較弱。
日寇在此投入重兵,而國軍方麵僅部署川軍一個軍,不足兩萬人負責正麵抵禦。這是否過於高估了川軍的防禦能力?側翼掩護更是僅由幾支遊擊大隊承擔,力量薄弱,聊勝於無。
林譯對川軍的防禦能力早有清醒預判,心知他們難以持久抵抗,因此早已派出部隊利用鐵路與公路加速向戰場開進。進入敵占區後,部隊化整為零,利用日寇兵力調去參戰,防區兵力不足,采取晝伏夜出的方式,隱蔽而迅速地向湘省方向靠攏。
此次調往前線的兩個團,均由作戰經驗豐富的資深軍官指揮,不僅齊裝滿員,還特彆加強了火力配置。
每個營增配兩門九二式步兵炮,每個團另編配一個75毫米榴彈炮連,力求在遭遇戰中占據優勢。
部隊抵達嶽陽一帶時,花旗方麵承諾的支援也已到位:上百輛0.75噸吉普車連同配套彈藥與補給一並交付,極大提升了林譯部的戰場機動能力。
然而與此同時,果脯高層仍心存僥幸。基於我軍在空軍實力上的優勢,作戰廳判斷日寇仍將受製於後勤不繼,難以維持長期作戰,並推測其戰略目標僅為奪取粵漢鐵路一線。
為此,軍方從第四、第六戰區抽調部隊馳援,並命令王司令率主力集團軍加強側翼防禦。意圖在湘江與日寇進行決戰。
可惜戰爭從不囿於紙上推演。就在援軍仍在緩慢集結之際,前線局勢已急轉直下。戰鬥剛一打響,我軍側翼迅速被日寇擊穿,川軍第二十軍僅在稍作抵抗後便退入山區,新牆河防線頃刻間形同虛設。
日寇主力甫一發起進攻,便直撲嶽陽而來。守軍此前已按林譯指令,疏散百姓、轉運物資,隨即主動棄城,快速迂回轉移,完美避開了日寇的正麵兵鋒。
花旗航空隊在完成轟炸任務後,也迅速撤出機場,並在撤離前將其設施徹底炸毀,未給鬼子留下任何可用的基礎設施。
小鬼子進城後一番搜刮,發現毫無所獲,憤而縱火燒房,並對留在城裡的部分百姓屠殺。沒有得到補充的情況下,鬼子隻得放棄嶽陽繼續南下,與主力會合。
此時天降小雨,加之雙方空軍正在激烈爭奪製空權,日寇第116師團與第68師團謹慎點緩慢推進,直至三日後才與退入山區的川軍交火。
這三天時間內,花旗航空隊一邊與陸航戰機周旋,一邊派出十餘架次戰機為林譯部隊掃清前進通道中的障礙。
已先期抵達的兩個團接收了花旗航空隊大量情報,並派出偵察兵摸清了鬼子的具體動向。兩位團長經研判後,定下作戰方案:突襲鬼子輜重聯隊一部,力爭將其打殘。隻需擊毀其大量汽車騾馬,便可緩解前線壓力,為川軍防禦爭取時間。
湘省自民國二十八年以來推行“化路為田,運糧上山”政策,民間稻米統一上繳戰區,禁止私自買賣。
此舉雖損害了農民利益,卻也使民間存糧極為有限。尤其在五六月青黃不接之時,鬼子難以就地征糧,後勤完全依賴補給線。
按照東瀛步兵軍需條例,每名士兵每日口糧與副食應保證在1.6公斤左右,實際因儲存損耗,每人每日需至少兩公斤。兩個師團三萬餘人,僅一日糧草便需六十噸,這還未計入馬匹飼料、車輛油料與彈藥消耗。
鐵路中斷更使輜重聯隊壓力倍增,輜重聯隊士兵連續三天晝夜運輸,已疲憊不堪,步履虛浮。
林譯更特意請求花旗航空隊每日抽空進行襲擾,哪怕僅是俯衝掃射,也要使這些鬼子始終處於高度緊張之中,難以休整。
如此持續三天後,當花旗戰機再次空襲輜重部隊時,埋伏已久的湘軍兩個團突然發起猛攻!
這是保衛家鄉之戰,他們義不容辭。想起日寇在嶽陽焚燒房屋的暴行,湘軍將士個個奮勇衝鋒,麵對小鬼子反擊亦毫無懼色。
“娘窩裡娘,靠死你。”將士們怒吼著向前衝鋒,幾乎放棄了任何防護,眼中隻有前方的敵人。營、連長們身先士卒,指揮體係在熾熱的戰意中已讓位於最本能的進攻。
如同麵對世仇一般,湘軍徹底殺紅了眼。原定的戰術目標本是摧毀車輛與騾馬後即行撤退,此刻卻演變為一場不死不休的殲滅戰。
空中戰機編隊目睹了這一切,中隊長在無線電中沉聲道:“夥計們,再俯衝一輪,幫他們一把。”
“樂意之至!這才是真正的戰鬥,他們配得上我們的支援!”
戰機隨即一次次壓低高度,用機槍火力反複犁掃公路上鬼子;湘軍炮兵直至打光最後一發炮彈才停止轟擊;步兵更是前赴後繼,以血肉之軀撕裂敵軍防線。
此役過後,雙方均傷亡慘重。鬼子輜重聯隊幾近覆滅,車輛、騾馬損毀殆儘。湘軍雖幾乎全殲當麵之敵,卻在後撤時遭日寇快速增援部隊咬上,付出不小代價。
此戰湘軍以上千人傷亡的代價,基本摧毀了日寇兩個師團的後勤補給線。鬼子輜重聯隊傷亡近三千人,持續作戰能力被徹底瓦解。
第116師團被迫停止攻勢,原地固守等待補給。壓力驟減的川軍得以喘息,迅速組織求援,並接應主力有序後撤。
喜歡我的師座林譯請大家收藏:()我的師座林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